《4.1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题夯实法治基础授课时间2021年3月26日授课九年级备课组授课班级九(3)班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法治”,前面的教学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法治常识,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治中国,所以我从“什么是法治”、“法治的要求和作用“、“怎样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即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模式,循序渐进,与学生一起探讨本课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法治;法治的要求和作用,学生懂得在生活中用法律解决问题;并明白怎样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从“运用你的经验”中思考“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发
2、展”谈起,再到“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引出“法治”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性,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法治和懂得在生活中用法律解决问题。然后再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法治进程”,让学生明白我国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要求。学点教重怎样建设法治中国?(重点)教学难点法治的有什么作用?(难点)学情分析学生己经学习了八年级下册的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关系”的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学习宪法主要内容,学生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这为第四课建设法治国家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治思维,没有形成坚定的法治信仰。而本课所讲的法治及全面依法治国给学生提出了更具时代性的法治要求,所以应进一
3、步学习,夯实法治基础。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法治、法治对个人和国家社会的重要意义。理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掌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教学准备教师:研读教材,了解教材体系和本课重点;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学生:课前预习;教学策略自主学习、讲授法、情景分析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社会井然有序、建国70周年举国同庆视频。集体回答吸引学生,引发思考一一“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发展”学生回答“法治”,引出新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能一、课前导学一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法治?2 .法治的有什么作用?(难点)3 .法治的要求和目
4、标?根据内容自学本节课的知识力,初步了解教材内容。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重点)二、课堂助学:环节一:选取的案例是非课本的视频君要臣死第一目:选择法治道路结合视频的内容思考并回答通过观看视频君要臣死案例和设计两个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效果,让学生初步明白什么是法治。观看视频之后,思考一一设计问题为:问题1.什么是法治?区别与人治的不同。教师小结环节二:选取的案例是非课本的视频设计问题:(1)假如你是律师,你会提供什么法律帮助和依据?(2)对香港暴动分子的处置(3)教师小结环节三:辨析“建设法治中国,只要有健全的法制制度就行了。”学生小组讨论:法治的
5、作用。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回答问题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法治对我们每个公民的作用法治对国家社会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法治不仅有良法,还要善治。环节四:(1)观看视频建设法治中国的十六字方针。(2)学生上讲台操作希沃白板小游戏。观看视频通过权威专家的解说,深入了解法治中国“十六字方针”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实现乐学。三、课堂演练通过巩固训练,对新知识进行适当地拓展,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四、板书1.什么是法治?2 .法治的有什么作用?(难点)3 .法治的要求和目标?4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重点)选择了非课本的案例,秉承有趣、热点、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对课堂上的案例做了选择。通过这节
6、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法治的意义,特别是良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明白了走法治道路的原因;通过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理解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及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教学反思环节一:选取的案例是非课本的视频君要臣死观看视频之后,设计问题为:什么是法治?区别与人治的不同。视频对话内容富有代表性,通俗易懂,通过此视频,学生能很快明白什么是法治。环节二:选取的案例是非课本的视频设计问题:假如你是律师,你会提供什么法律帮助和依据?对香港暴动分子的处置,此案例充分结合了时事热点,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法治对我们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法治不仅有良法,还要善治。总之,选择了非课本的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紧跟时政热点,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效果,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引用热点、学生关注的话题、关注时事、贴近生活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