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94918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师范类公共必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一、教育技术的根本概念1、对教育技术的根本理解: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智能形态两大类。有形技术是凝固和表达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卫星通讯等现代教育教学媒体。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技巧、方法和理论等。2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根底,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为方法论根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和手段,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目标,以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2、为研究和工作内容。3教育技术将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是实现高水平高效率教育、多种形式和性化以及终身化学习的重要途径。2、1994年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3、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而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及其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4、05定义与94定义的不同之处:(1J在研究领域,把“开发与设计合并为创造;将利用与管理保存不变;把评价贯穿于所有过程之中。2目的由一个变为两个: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对过程与资源作了技术限定: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

3、源。4将理论与实践改为实践,强调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并加了定语符合伦理道德的。5、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6、基于我国的实践,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D学科根底理论的研究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远程教学的理论与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观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7、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其核心是媒体技术。而教育技术是指在解决教

4、育教学问题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即应用系统方法,根据现代学与教的理论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学习过程,以及运用系统方法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学习资源。其核心是运用系统方法。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都有所区别,可认为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局部。8、现代”二字的含义有二:一是把自古就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当今建立在新科学根底之上的媒体技术、系统技术加以区别;二是指把教育技术界定为教育中的现代技术,包括卫星、电视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其涵义是强调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9、国外教育技术的开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视觉教育阶段

5、20世纪初30年代最重大事件: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学分会,极大地促进了视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运动的深入开展。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最重大事件: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改名为视听教育分会。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视听传播(Audiovisualcommunications)的概念;美国IBM公司于1958年首次将电子计算机用于辅助教学;伊利诺斯大学在1960年研制出著名的PLATO自动化教学系统。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成立,首次提出教育技术的概念并作出定义;1972、19

6、77、1994、2005年四次分别对教育技术定义进行修改,使之渐趋科学与完备;理论研究方面:确立了学习理论、视听觉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等作为自身的理论根底;实践方面:不断向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卫星技术、虚拟技术等纵深开展。其中多媒体技术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10、国内教育技术的开展历程也分为四个阶段:1电化教育的兴起1919年-1949年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2电化教育的初步开展(1949年-1965年)建国后,初步建立起了各级电教机构;1949年11月,在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电化教育处。3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1978-9

7、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重建各级电教机构;逐步开办电化教育本科、硕士教育;1993年,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专业。4教育技术的迅速开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以因特网的建设和普及信息技术课程为根底,在观念认识、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网络建设等方面提高与开展迅速。在组织机构、学科建设、理论与技术研究、软硬件建设、远程教育等方面开展迅速。11.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趋势:1多媒体化:教育媒体的多媒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优化组合形成的多媒体系统的应用;2网络化: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应用的急剧开展和卫星电视网络的飞速开展;3教学资源、教学软件

8、建设将取得更快的开展;4现代远程教育将得到迅速开展;5愈来愈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6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将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12、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U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2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3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4高速传输的便捷性;5人机交互的操作性;6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1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作用为深化教育改革奠定根底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表达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上述目标的实现必然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在教育中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具体表现在:在教

9、育观念方面;在教学模式方面;在教育信息呈现方面;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原则、教材形式和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如何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素质;逐步完善现代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库;构建网络教学新模式;拓展德育新空间。14、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福口网络通信技术为根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开展的新要求。*15、教育信息化的六大任务:1网络建设一根底;2资源建设一核心;3人才培养一关键;4信息技术应用主阵地;5产业建设一实效;6政策制定一保障。16、教育资源开

10、发的八个方面:(1)媒体素材库和网络课程;(2)题库;3网络课件;(4)案例;5教师资料库;6工具软件库;刀学生多媒体作品;8网站与资源库。17、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抖浮习的课程开发活动。*18、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根本属性:U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2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即指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表达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重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即指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

11、革一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一主体的教学结构*1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方法:1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立来进行整合;3要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4要重视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的搜集与开发,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5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2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Q)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2)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学生的根本认知工具;(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21、教师专业化:

12、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22、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有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助于未来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教师适应和创造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23、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学会认知;具有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第二章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根底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学习是刺激与反响的链接过程,公式:S-Ro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启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点关注学习者的外在行

13、为,有利于解释简单的学习行为。4、发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关注学习之前的准备与预期;行为的动力内驱力;必要的练习与复习;不断的反响和强化;强化的使用要恰当。5、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加涅。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加涅提出信息加工理论。6、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由认识、区分、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7、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启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注重研究学习者的内部心理机制,对学习过程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8、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主要表达在:根据学习者身心开展的水平和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进行教学;教学时考虑内

14、部和外部的条件,教师要从内部控制注意,使学习者主动选择注意;注重分析学习者在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反响;教育中的言传身教。9、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1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观性、选择能力和意愿;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饱满人性的形成,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他在学与教的活动中创造了接受气氛。1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启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具有真诚的态度;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

15、代表人物是皮亚杰。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是:学习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的过程,学生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己有的经验为根底,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启示:建构主义的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学习是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内部表述,在原有认知结构根底上同化、顺应并构建当前所学的新知识;学习是一种交互作用过程;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知识的建构起着关键性作用;学习的情境须真实丰富;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了是对真实情境的储佥过程;学习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媒体设备、工具、资料等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协作式探索。15、“鱼牛”童话的意义表达了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