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决战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经济社会发展动员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决战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经济社会发展动员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决战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经济社会发展动员会上的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回顾总结2023工作,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5亿元、增长6.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2.4亿元,分别增长43.9%、72.3%;服务业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9.1%、7.1%,增幅均位列全市前列,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的经济工作“答卷”。谋划部署2024年一季度工作,我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聚焦工作重点,强势攻坚突破,全面实现“开门红”目标任务,为把“好
2、地方”我市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贡献更多“县域力量”。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延续项目引建攻坚态势,蓄足“走在前”的源头活水。聚力项目招引。坚持“双轮驱动”招商理念,围绕“233”产业体系补链强链,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链延链,聚焦“桃花节”“春节百日会战”两大招商战役,高频次、高效率“走出去”招商、“请进来”对接,确保再招引重大项目35个以上。建强项目载体。深化区镇共建,完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快新能源产业园一期、智慧物流园等平台载体建设,确保年内建成高标准绿电厂房4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地块处置,全年盘活存量低效用地1910亩以上。狠抓项目推进。继续落实
3、项目建设“分片过堂、集中约谈、督查推进”制度,加快列省列市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全年重大项目新开工23个、新竣工26个、新达产20个。二、发挥改革创新引领作用,激活“走在前”的强劲动能。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提升“一网通办”“一件事”改革等成效,持续推进6大类1196件事项全部进驻“一张网”,着力打造“好地方、事好办”的县域样板。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类惠企政策,持续完善“精准推送”和“直达机制着力推动优惠政策“免申即享”“不申自来”。培育创新主体。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全年新增国家高企55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新招引科技型项目55个。深入推进“智改数转
4、”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160个、“上云用数”项目70个,实现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强化人才招引。深入推进人才工作“星链工程”“青动力”培养计划,积极组织“双招双引”“百家企业进高校”等活动,全年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培养高技能人才300名,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三、构建城乡发展协调格局,提升“走在前”的内涵品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动盐蚌高速县域段、盐宝航道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稳步实施京杭运河县域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建设县域港城北作业区。扎实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创建,全面完成城镇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主城改造出
5、新,持续开展城区“三清三拆”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老旧小区28个,改造棚户区200户。完善新城功能配套,重点推进万佳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围绕荷藕、稻麦、水生蔬菜等特色产业,大力招引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预制菜等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实施列省农业重大项目25个以上。深入实施抓党建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发挥“兴村助力团”帮促作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年增长9%以上。持续推进重点区域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建设连淮扬镇铁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年新改建农村户厕2060座,改善农村住房条件720户,创成市级美丽宜居村庄14个以上。四、秉持人民
6、至上宗旨情怀,创造“走在前”的美好生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新城实验学校、实验初中西校区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县中学创建省高品质示范学校,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严格落实“双减”要求,扎实开展“润心行动”,全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安全。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实施镇区卫生院新改扩建工程,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确保国家卫生县通过复审。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启动县级失能失智特困人员照护机构建设,提升县域养老服务水平。织牢社会保障网络。严格落实稳岗补贴、创业扶持等优惠政策,扎实推动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
7、扩面征缴,持续提高低保、五保供养、重度残疾人和困境儿童保障标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五、营造党的建设浓厚氛围,筑牢“走在前”的坚强保障。坚持思想引领。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时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优化能力作风。深化干部队伍“六查摆六弘扬”问题整改提升,精准落实“三项机制”,推动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行动走深走实。打造坚强堡垒。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五常两聚”服务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到2025年
8、,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30%,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超70%o严明纪律规矩。全面做好省委巡视“后半篇文章”,举一反三整改问题,立足长效建章立制。深入推进种粮补贴、乡村振兴、灵活就业补贴等领域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国资国企、工程建设、交通事故处理等领域腐败犯罪行为,持续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积极开展“清风桃韵”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讲稿:心理雾霾常清除美好青春且珍惜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承受着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荷加大等诸
9、多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逐年扩大。可以说,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广大党员群众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成为影响单位安全稳定的现实课题。一、祸由心生,警惕心理疾患一一容易诱发案件问题的不良心理青年个性独立、自主意识强,面对社会与体制个人与集体、客观与主观等复杂关系,往往会暴露出一些不良心理反应,如果疏导排解不及时,很容易淤积演变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甚至诱发案件问题。从近年来发生的典型问题情况来看,突出的有7种不良心理值得高度关注。一是因攀比逞强引发的虚荣心理。具体表现为工作中“爱面子”,事事争高低、比上下,希望得到领导和同事们认可赞赏,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便感觉没有面子,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交往中爱说
10、大话,有的事明知办不了,硬说能办,明知自己不懂,偏要装懂,靠讲“大话”得到心理满足;生活中爱摆“阔气”,左攀右比讲排场,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二是因生性多疑产生的猜忌心理。主要表现是:排斥他人,甚至对所有人都不相信,总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算计自己;工作生活中处处防范、时时戒备,习惯于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三是因性格内向形成的自闭心理。主要有3种表现:一是沉默寡言。话少心事重,脸上没笑容,好像有一把沉重的大锁把心扉紧紧锁住。日常生活中遇事不与人交流,有困难不愿向组织汇报,即使经过启发疏导,与他人交流仍表现木讷。二是性格偏执。在较长时间里过于专注某件事或某种爱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集体组织的活动很难
11、引起他们的注意,同事之间的话题也很少介入,听不进别人意见,喜欢钻“牛角尖”。三是行为孤僻。自以为事事不如意,总觉得处处受冷遇,不善于敞开心扉、倾吐情感,生活中没什么知心朋友;常常受到一点挫折和打击,就变得忧郁、孤僻、抱怨和烦躁。自闭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矫治,很容易长期自我压抑,导致出现精神问题,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四是因自我否定产生的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时,就成了心理问题。这种心理主要来源于消极的自我暗示,如纠结于生理上的某些缺陷、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不能正确估价等,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
12、小慎微、多愁善感,行为畏缩、瞻前顾后。五是因疾病困扰滋生的沮丧心理。现在,绝大部分青年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温室”里长大,备受父母呵护、长辈关爱,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独立生活能力弱,自我调适能力差,应付外部压力的心理承受力还比较脆弱,一旦有疾病困扰时容易出现失望、沮丧、焦虑等情绪,意志薄弱者很可能选择自杀结束生命。某单位的办事员郑某,不到半年时间内,先后3次晕倒,虽经常就医,但查不出病因,身体一直不好,自己怀疑得了脑瘤,导致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厌世,最终选择跳楼结束生命。此类问题说明,病魔既可以直接夺取人的生命,也可以夺取人的意志,致使人精神崩溃酿成自杀悲剧。六是因愤懑淤积带来的偏激心理
13、。有的人为发泄心中不满,对他人恶意攻击,通过报复行为找到心理平衡,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导致恶性案件发生。某单位人员赵某,出差过程中认识了一位女青年,彼此产生了好感,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恋爱过程中致女方怀孕并堕胎,后因二人性格不合,赵提出分手,但女方坚决不同意,以自杀相要挟,并多次到单位反映情况。为此,单位领导经常批评他,还拿他的例子当反面教材教育大家。赵觉得面子丢尽了,美好前程也被毁了,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于是产生报复心理,将女友骗出后杀害,最终走上不归路。七是因进步不顺导致的挫折心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面对这些困难挫折,有的人水不言败、乐观应对,甚至愈挫愈勇,但有的人却经受不住这种心理落差,或意志消沉、郁闷压抑,或怨天尤人、迁怒他人,甚至产生自暴自弃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