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人口集聚的若干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快人口集聚的若干意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快人口集聚的若干意见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健康良好的人口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为扎实推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加快城市人口集聚,保持城市长远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奋斗目标,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遵循发展规律,抢抓战略机遇,发挥本土优势,以引进经济活力型人口为主要目标,做大城市人口规模,优化
2、城市人口质量,推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将加快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创新”的美丽新城。(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吸引经济活力人口为重心,打造更有活力和创新力的新。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继续重视引入年轻人口,提升“海纳百川”的城市包容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二是坚持城市集聚、产业集聚为主线,促进人口发展。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城联动、园城互动发展。紧抓“人、产、城”三个要素,努力实现人、产业和城市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三是坚持人口规模与结构优化并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巩固人口结构既有优势,强化人才引进与培育,同步优化人
3、口户籍结构与素质结构,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四是落实三孩政策和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构建性别平等、儿童优先、老年幸福、代际和谐的家庭友好型社会。(三)发展目标按照“90万城区人口”目标,加快发展城市经济,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建品质,增强人口集聚力。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高中心城区人口比例,努力实现人口规模适度扩大、人口结构持续优化。按2020年常住人口99万计,力争到2025年底,常住人口达110万(其中新增的11万为:经济技术开发区4万、港新区4万、三星镇3万,不包含区内转移人口,其他区镇人口保持动态平衡),常住人口城镇
4、化率达75%o二、主要举措(一)打造互联互通的江户,以区位优势集聚人口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高起点、高质量推进同城化、一体化建设,积极承接上海超大城市功能疏解,承接上海和苏南的溢出效应,通过高性价比的房价水平、高端的物业水平,每年吸引100O人。L加快对外交通路网建设。加快新机场、北沿江高铁、海太通道等大交通项目的建设速度,放大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区域交通快速路网。进一步压缩周边地区居民进入的路程和时间,促进区域全面开放和人流物流等要素集聚。争取承接上海和苏南的人口外溢,主动增强对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吸引力,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定居成本优势,实现部分新上海人工作在上海、置业
5、居住在的职住分离。(责任单位:区交通局、住建局)2 .加快市内路网畅通。推进连主城、大通州湾的市内大交通快速路网建设,加快推进G40常乐互通、S356快速化、228国道段、长江路北延、港西路南延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公路的建设水平。推动与主城区的协同衔接,加快实现公交便利化。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深化“智慧交通”建设,畅通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双向通道,让人口资源在区域内充分流动。(责任单位:区交通局)3 .加快启动城市西联。加快“西城”规划编制,尽早实质性启动开发建设。立足家纺特色产业,抢抓家纺市场协同发展、空港规划建设、空铁枢纽建设等机遇,加快城市西联进程。放
6、大时尚家纺广场的地标效应,聚焦研发设计的关键环节,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和产学研结合深度,集聚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和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三和、天补、江心沙等“老镇区”有机更新,加快补齐城市西联进程中住房、学校、医院、商圈等生活性配套不足短板,满足家纺和南部临港产业人口对城市配套的需求,使城市能级和产业竞争力相互促进,增强经济活力型人口吸引力和稳定性。(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建局、教体局、卫健委、商务局、人社局、三星镇)(二)打造产业兴旺的智造名城,以优势产业集聚人口围绕“3+3”产业集群和“12+2”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提升产业集聚效应,通过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每
7、年吸引外来产业工人100OO人。4 .打造重大平台载体。围绕“一城两港六组团”空间格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载体、功能全面升级,不断提升区镇项目承载力和发展贡献度,打造人口新增长极。开发区打造一批特色化、品牌化“区中园”,以骞公湖片区为重点,强化创新驱动,突出科技赋能,着力招引一批科创类项目,扛起人口集聚的“半壁江山”;三星镇大力集聚家纺家居、直播平台、跨境电商、空港配套等产业人口,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港新区围绕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目标,再造一个新城。其余区镇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要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快重点产业人口集聚。(责任单位:各区镇、区科技局、发改委、商务局)5 .加快制造业发展。围
8、绕“3+3”产业集群和“12+2”产业链,放大“家纺”“建筑”“智造”“药谷”等品牌效应,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集聚度高、带动力强、吸纳劳动力多的大型工业企业,努力提升产业集群度和企业集聚度,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中心,通过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互动,实现中高端人才汇聚和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局面。积极引培与未来城市功能相关的产业人才和配套人才,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实现人口增长与城市功能提升的共赢。(责任单位:区发改委、项目办、投资服务中心、人社局、科技局、行政审批局、各区镇)6 .营造更优创新创业环境。积极承接上海和苏南产业人口的外溢,主动增强对长三角地区乃至
9、全国的人口吸引力。围绕的产业格局,不断壮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发展新局面。鼓励用人单位发挥人才培养作用,加强企业与长三角地区中高职院校联合定向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设一批与产业布局发展相匹配的实用型人才集群,实现产业领域技能人才梯队发展。抓好“东洲雁归”“海归聚海”等工程,不断优化各项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海就业。深入实施“东洲英才”引进计划,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布局,积极招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组织实施“东洲英才”培养计划,分层次、分行业、分领域实施杰出人才、科技企业家、教育人才、卫生健康人才、文创人才等重点人才培养专项,长效化构建人才培养
10、优质生态。(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委、教体局、科技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市监局、金融监管局、总工会、团区委、科协、各区镇)(三)打造智慧融合的立体园区,以楼宇(总部)集聚人口大力培育主题特色楼宇,招引总部企业,加快引进银行区域总部、财税咨询公司、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入驻,每年吸引100O人。7 .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积极抢抓上海同城化机遇,充分利用北部空铁新城和府南CBD优势,对标大虹桥商务区,积极打造有利于楼宇(总部)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切实提高楼宇(总部)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加快发展与优化布局相结合
11、,全球引进与本土培育相结合,总部经济与产业导向相结合,加大建设供给,促进产业层次提升和城市经济转型,为发展城市经济提供核心经济形态支撑。(责任单位:区发改委、项目办、投资服务中心、住建局、商务局、各区镇)8 .促进楼宇质态提升。重点培育总部经济、教育培训、数字软件、中介服务、电子商务、建筑地产、金融服务、商务商贸等主题楼宇,加快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全国500强企业、上市企业总部,进一步整合要素资源,破除共享障碍,增强内生动力,通过专业化运营、精准化服务,建设金融产业集聚区,培育基金特色小镇,推动楼宇(总部)经济逐步成为服务业集群和人口集聚的重要支撑。(责任单位:区发改委、项目办、投资服务
12、中心、商务局、金融监管局、各区镇)(四)打造加速成长的活力新区,以多元消费集聚人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丰富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供给,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打造一批重点商圈,每年吸引人口100O人就业集聚。9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服务业新兴业态。依托海港、空港、铁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大健康、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打造城镇人口集聚的重要支撑和重要渠道,增强城市宜居宜业的竞争力。各区镇紧扣自身发展基础,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效,围绕制造业,做大做优服
13、务业配套,以数字化升级拉动服务业品质升级,通过产业集聚引导人口集聚,逐步培育建设一批生态宜居、设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小城镇。(责任单位:区发改委、项目办、投资服务中心、商务局、各区镇)10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持续开展品牌化、品质化、系列化的消费促进活动,增加高端消费供给,引进一批国内外品牌“首店”,主动迎合新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提升以休闲、购物、健身、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夜间经济,加快消费人口集聚。培育壮大特色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双向融合。优化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提升便民商业服务功能,重点打造解放路、长江路、江海路等核心商圈。积极培育本土零
14、售、餐饮品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各区镇)(五)打造优质均衡的教育强区,以教育红利集聚人打响“学在”教育品牌,做大教育事业、做强教育产业、做优教育服务,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学生、家长、教师、科创人才等相关人员整体入迁,每年承接学生、家长、后勤保障等教育相关人员4000人。IL优势教育吸引人口。打造“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建设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区”。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造一批老学校、建设一批新学校,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周边人口来海购房就学。通过引进一批职业学校、发展壮大国际学校,吸引更多的周边学子来海求学、在海成长,享受高质量
15、的教育资源,厚植情怀。(责任单位:区教体局)12 .职业教育留住人口。大力发展学历型、技能培育认定型的职业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行业组织联合高校资源在海兴办职业院校,支持和引进有品牌和影响力的外地教育集团入驻,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技术合作,探索高校毕业生直接服务于发展的有效模式。支持中专建成全省职业教育领航学校;支持中天钢铁集团和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中天钢铁产业学院;支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支持更多的专业人才留海就业发展。打造本土的技能培训、技能考核、技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长三角区域产业人才集聚地。(责任单位:区教体局、人社局、港新区)13 .满足新人入学需求。对学龄儿童进
16、行地域预测,确保师资力量满足儿童入学需求。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机制,优化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统筹安排义务教育年龄段学生就读,满足新人入学需求。根据生源分布与学校规模布局,统筹安排义务教育年龄段学生就读,确保应入尽入,充分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六)打造创新友好的青春智城,以丰富资源集聚人打造青年友好城市,做好人才引进政策推介会、展现城市形象、讲好引才故事,吸引及附近学校、外地高校毕业生来海创新创业就业,每年集聚4000人。14 .打造青年友好城市。大力推进青年友好城市建设,推动青年与产城的融合发展,提升对优秀青年的吸附力、感召力,打造宽松舒适的青年发展平台。建立青年多层次需求供给体系,进一步凝聚在海青年共识。丰富青年社交场景,加强青年就业服务、加大青年创业帮扶,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全面塑造青年友好城市形象。组建成立张骞青年学院,充分挖掘本地青年企业家发展潜能,联合国内外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