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87379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3二、设计要求3三、列管式换热器形式及特点的简述3四、论述列管式换热器形式的选择及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8五、换热过程中的有关计算(热负荷、壳层数、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压强降等等)10物性数据的确定14总传热系数的计算14传热面积的计算16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16换热器的核算18六、设计结果概要表(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等)22七、主体设备计算及其说明22八、主体设备装置图的绘制33九、课程设计的收获及感想33十、附表及设计过程中主要符号说明37H-一、参考文献40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1、生产能力:17X104吨/年煤油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3

2、、设计条件:煤油:入口温度1400C,出口温度40C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30C出口温度401允许压强降:不大于IO,Pa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二、设计要求1、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2、要进行工艺计算3、要进行主体设备的设计(主要设备尺寸、横算结果等)4、编写设计任务书5、进行设备结构图的绘制(用420*594图纸绘制装置图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一剖面图,两个局部放大图。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三、列环式换热器形式及特点的简述换热器概述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以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又称热交换器。换热

3、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在换热器中,至少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的流体参加换热,但它的基本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且它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以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换热器按照换热介质不同可分为水水换热器和汽水患热器;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间

4、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和热管式换热器。L表面式换热器又称间壁式换热器。是指通过传热表面间接加热的换热器。由于表面式换热器冷热流体传热时被固体壁面所隔开,热流体和冷流体通过壁面进行热量传递,所以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相比,换热效率较低,常用在两种流体不容渗混的场合。主要有管式、容积式、板式、螺旋板式等形式。2 .管式换热器是指由圆筒形壳体和装配在壳体内的带有管板的管束所组成的管式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但传热系数低、占地面积大。管壳式换热器有固定管板式汽水换热器、带膨胀节管壳式汽-水换热器、浮头式汽水换热器、U彩管壳式汽.水换热器、波节型管壳式汽-水换热器、分段式水水

5、换热器等儿种类型。3 .套管式换热器是指由管子制成管套管等构件组成的管式换热器。4 .板式换热器是指不同温度的流体交错在多层紧密排列的薄壁金属板间流动换热的表面式换热器。主要由传热板片、固定盖板、活动盖板、定位螺栓及压紧螺栓组成,板片之间用垫片进行密封。由于板片表面的特殊结构,能使流体在低流速下发生强烈湍动,从而强化了传热过程。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拆洗方便,传热系数高,适应性大,节省材料,但板片间流通截面狭窄,易形成水垢和沉积物,造成堵塞,密封垫片耐热性差时易渗漏。此种换热器常用于供暖系统。板式换热器计算时应考虑换热便面污垢的影响,传热系数计算时应考虑污垢修正系数。其中列管式换热器的应用已经有

6、很悠久的历史。现在,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在很多工业部门中大量使用,尤其在化工、石油、能源设备等部门所使用的换热设备中,列管式换热器仍处于主导地位。同时,管板式换热器已成为高效、近臭的换热设备,大龄的应用于工业中。列管式换热器的资料较为完善,已有系列化标准。列管式换热器有三种类型,分别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IJ形管式换热器和填料函式换热器。L固定管板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封头压盖等部件组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在壳体中设置有管束,管束两端用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两端管板直接和壳体焊接在一起,壳程的进出口管直接焊在壳体上,管板外圆周和

7、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管程的进出口管直接和封头焊在一起,管束内根据换热管的长度设置了若干块折流板。这种换热器管程可以用隔板分成任何程数。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管程清洗方便,管程可以分成多程,壳程也可以分成双程,规格范围广,故在工程上广泛应用。壳程清洗困难,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采用。当膨胀之差较大时,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以减少因管、壳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图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是:旁路渗流较小;造价低;无内漏。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较多,比较紧凑;壳侧层清洗困难,加上膨胀节的方法不能照到管子的相对移动。比较适合温差不大或温差大而壳层压力不高的场合。固

8、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缺点是,壳体和管壁的温差较大,易产生温差力,壳程无法清洗,管子腐蚀后连同壳体报废,设备寿命较低,不适用于壳程易结垢场合。2 .浮头式换热器:其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完全固定,另一端课相对于壳体作某些移动,该端称之为浮头。此种换热器的管束不受壳体的约束,壳体与管束之间不会因为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热应力。而且在清洗和检修时,仅将管束从壳体中抽出即可。特点:该种换热器结构复杂、笨重,造价比固定管板式要高出约20%,材料的消耗量较大,浮头的端盖在操作中无法检查,所以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其密封,以免发生内漏,且管束和壳体间隙较大,设计图2.浮头式换热器时避免短路。该种换热器比较适合管壳壁间温差

9、较大,或易于腐蚀和易于结垢的场合。3 .U型管式换热器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于同一管板上。这类换热器的特点是: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因为管壳之间的温差而产生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为双管程,流程较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好;承压能力强;管束课从壳体内抽出,便于检修和清洗,造价便宜。但是管内清洗不变,管束中间分布的管子难以更换,管板中心部分布管不紧凑,管子数目不能太多。仅适用于管壳壁温相差较大,或壳程截止易于结垢而管程介质不易结垢,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情形。图3.U型管式换热器4 .填料函式换热器此类换热器的管板也仅有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采用填料函密封。特点为它的管束也可以自由膨胀,所以管

10、壳间不会产生热应力,且管程与壳程都能清洗。造价较低、加工制造简便,材料消耗较少。填料密封处于泄露,故壳程压力不能过高,也不宜用于易挥发、易燃、易爆、有毒的场合。四、论述列管式换热器形式的选择及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换热器形式的选择本次任务中两流体的温度变化:煤油热流体进口温度为140,出口温度为40;冷却介质水的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40。该换热器用自来水作冷却介质,受环境影响,进口温度会降低,由此可知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壁温之差较大,有上一步骤中对换热器形式及特点的陈述,课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在管壳式换热器的计算中,首先要决定何种流体走管程,何种流体走壳程,这需遵循一

11、些一般原则。宜于通入管内空间的流体不清洁的流体:因为在管内空间得到较高的流速并不困难,而流速高,悬浮物不易沉积,且管内空间便于清洗;体积小的流体:管内空间的流动截面往往要比管外空间的截面要小,流体易于获得理想的流速,而且也便于做成多程流动。有压力的流体:管子承压能力强,而且还简化了壳体密封要求。与外界温差大的流体:可以减少热量的逸散。宜于通入管间的流体当两流体温度相差较大时,值大的流体走管间,这样可以减少管壁与壳壁间的温度差,因而也减少了管束与壳体间的相对伸长,故温差应力可以降低。若两流体给热性能相差较大时,。值霄的流体走管间,此时可以用翅片管来平衡传热面两侧的给热条件,使之相互接近。黏度大的

12、流体,管间的截面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在低雷诺数下,管外给热系数比管内的大。泄漏后危险大的流体,可以减少泄露机会,以保安全。根据所查得的资料,不洁净或易于结垢的物料应流经易于清洗的一侧,对于直管一般走管内;温度较高的物料宜走管内一减少热损失,但要求被冷却的流体走壳程、黏度大的走壳程,且循环水易于结垢,所以使水走管程,煤油走壳程。流体流速的选取:换热器常用流速的范围如下表表一换热器常用流速的范围介质流速循环水新鲜水一般液体易结垢液体低粘度油高粘度油管程流速,m/s1.0-2.00.8-1.50.5-31.00.8-1.80.5-1.5壳程流速,m/s0.5-1.50.5-1.50.2-1.50.5

13、0.4-1.00.3-0.8由上表可得管内循环水流速范围为lms-2ms,现取管内流速1. Om/so换热管规格的选取换热管规格及排列形式如下表所示表二换热管规格及排列形式换热管外径X壁厚(dt)排列形式管间距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耐酸钢25X2.525X2正三角形3219X219X225选用25x2.5碳钢管。五、过程中的有关计算(热负荷、壳层数、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压强降等等)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设计步骤目前,我国已经制订了管壳式换热器系列标准,设计中应尽可能选用系列化的标准产品,这样可简化设计和加工。但是实际生产条件千变万化,当系列化产品不能满足需要时,仍应根据生产的具体要求而自行设计

14、非系列标准的换热器。两者的设计计算步骤如下:1 .非系列标准换热器的一般设计步骤i了解换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腐蚀性能。ii由热平衡计算传热量的大小,并确定第二种换热流体的用量。iii决定立体通入的空间。iv计算流体的定性温度,一确定流体的物性数据。V初算有效平均温差。一般先按照逆流计算,然后再校核。Vi选取管径和管内流速。Vii计算传热系数K值,包括管程对流传热系数和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由于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与壳颈、管束等结构有关,因此一般先假定一个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以计算K值,然后再校核。Viii初估传热面积。考虑安全系数和初估性质,因而常取实际传热面积是计算值的L15725倍。ix择管

15、长L。X计算管数N并校核管内流速,确定管程数。Xi校核对流传热系数及有效平均温差;校核传热面积,应有一定安全系数,否则需要重新设计。Xii计算流体流动阻力。如果阻力超过允许范围,需要调整设计,直至满意为止。2 .系列标准换热器选用的设计步骤i至V与1相同。ii选取经验的传热系数K值。iii计算传热面积。iv由系列标准选取换热器的基本参数。V校核传热系数,包括管程、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假如核算的K值与原选择的经验值相差不大,就不再进行校核;如果相差较大,则需重新假设K值并重复上述ii一下步骤。Vi校核有效平均温差。Vii校核传热面积,使其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一般安全系数取1.1-1.25,否则需要重新设计。Viii计算流体流动阻力,如果超过允许范围,需重新选换热器的基本参数再行计算。由此可知,换热器的传热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反复试算的过程,有时需要反复试算2-3次。所以换热器设计计算带有试差性质。传热计算的主要公式传热速率方程式Q=KStB式中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