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陶晶(宁波中学浙江宁波315100)一、教学背景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它的内容涉及物质的分类,常见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存在差异及原因,同时这节课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见的弱电解质的学习基础,对学习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的表现、离子共存、水的离子积、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起着关键的作用。笔者这堂课的教学对象为新疆班学生,他们基础非常薄弱,领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虽然学生在化学必修一中已经学习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相关概念,但知识体系较为零散,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不强。基于这种情况,
2、本节课以基础概念为主,不做过多课外拓展,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初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几种典型的代表物。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强、弱电解质概念学习,初步掌握学习概念性知识的常用方法。(2)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验证“HC1、CH3COOH电离程度不同”,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教学,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教学,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可能会触电?为什么电解水要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
3、钠溶液?思考问题,自由回答通过情境创设,引出“电解质”的概念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什么叫电解质?集体思考回答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PPT展示例题:NaCl溶液NaoH固体HCl盐酸CHsCOOHN乩0氨水乙醇CU电解质_非电解质学生自主分析答题通过具体的物质帮助学生加强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设计实验:根据例题中学生所选的物质进行导电性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问题:为什么盐酸的导电能力比同浓度的醋酸的导电能力强?学生思考并回答知识点的回顾: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引导学生做出猜想:盐酸的电离程度比同浓度的醋酸的电离程度
4、大。提问: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本节课的重点亦是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验操作与设计中学会合理控制变量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根据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请学生动手操作。学生自主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填写实验表格。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树立实验化学意识。PPT展示视频:Hc1、CH3COOH子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学生观看视频,得出结论:HCl在水中完全电离,CH3COOH部分电离通过具体的例子,构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学习书本活动与探究: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和氨水电离程度是否有差异?设计实验并加以验证。学生自主完成书本上的实验表格,并交流进一步巩固设计实
5、验方案的方法和过程PPT展示:强、弱电解质的比较总结习题巩固学生独立完成落实基础,随堂练习检验所学四、板书设计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强酸:HClH2SO4HNO3HCIO4强碱:NaOHKOHBa(OH)2Ca(OH)2电解质_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弱酸:CH3COOHHFH2CO3_弱碱:NH3H2OH2O五、教学反思1 .设计思路通常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给出科学事例一抽象出定义一解读概念一练习巩固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常常这样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且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较机械死板。为此笔者在常规教学基础上,采用了一种以实验探究为载体,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建构化学概念,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理解的方式展开
6、教学。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这一节内容的编排思路严谨,笔者遵循书本的思路,从“什么是电解质一“电解质有强弱”T“怎么设计实验进行验证”T“得出实验结论”出发,充分利用了书本上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去定性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学会合理控制变量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2 .反思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新疆班学生的基础普遍很弱,问题讨论、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等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会让他们无从下手,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时时设置问题加以引导,层层递进,帮助新疆班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过程。下面做具体分析:a.笔者在帮助学生回忆“电解质”的概念过程中,设计了一道例题:NaQ溶液
7、NaOH固体HCl盐酸CH3COOHNHyFhO氨水乙醇CU电解质;非电解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在这里会直接询问答案。但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展开,笔者所教的新疆班学生基础非常薄弱,为此特别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因此在解决这道例题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用排除的方法去选择:先剔除混合物,再剔除单质,最后在剩下的物质中进行分类。同时为了优化教学效果,笔者还将最后剩下的物质()配制成浓度相同的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电解质这一抽象概念。b.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盐酸、醋酸电离程度不同”这一环节,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较弱,笔者先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一点出发,积极引导学生
8、,具体如下:师:盐酸、醋酸电离程度不同,说明溶液中它们电离出来的离子的浓度一样吗?生:不一样,盐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大师:对,所以比较它们电离程度的强弱,只要比较哪个离子浓度就可以了?生:氢离子浓度师:我们已经学过,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比如说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就和氢离子浓度有关系,所以从速率的角度出发,接下去大家要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不一样。大家想想,有哪些实验可以设计?生:和碳酸钠反应冒气泡的快慢,和氢氧化铜反应看沉淀消失的快慢通过这样的设计,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以前学过的原理知识去进行自主探究,讨论得出实验方案后,笔者再借助PPT规范呈现学生设计
9、的方案,强调控制变量在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性,最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3 .反思不足之处:a.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还很欠火候,自己讲得比较多,留给学生讲的时间比较少,从始至终有种牵着学生走的感觉。比较明显的一点是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HC1、CH3COOH电离程度的不同”这一环节,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不足3分钟,同时学生在交流方案的时候过多的干涉,对于未在自己预设中的学生回答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未做点评,如学生提出的aHCl可以制取CH3C00H,uHCkCH3COOH和金属钠反应”这些方案,由于笔者之前未想到,因此就没有过多关注,于是此处的讨论就变成了教师强烈预设下的讨论,探究行大打折扣。b.衔接过渡不自然笔者在做完导电性实验,学生观察完实验现象后问道:为什么盐酸溶液的导电性比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强?一位学生解释道:盐酸完全反应,醋酸不完全反应。这个回答说明学生已经对强、弱电解质有了初步认识,但由于笔者课堂应变能力不强,无视了这个回答,继续用预设的话语进行过渡,这一块上显得有点突兀。经过课后的交流,笔者认为此时应该顺着这位同学的回答,继续追问为什么,通过他的回答过渡到强、弱电解质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