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纤维性修复.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81567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纤维性修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病理学:纤维性修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病理学:纤维性修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病理学:纤维性修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理学:纤维性修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纤维性修复.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病理学:纤维性修复纤维性修复是指缺损处或周围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的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并填充组织缺损,以后肉芽组织转化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修复便告完成。一、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由新生的薄壁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1)肉芽组织的成分和形态:镜下可见三种成分: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对着创面垂直生长,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在周围形成神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在此种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此外有大量的渗出液及炎性细胞。炎性细胞常以

2、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肉芽组织中一些成纤维细胞的胞浆中含有细肌丝,此种细胞除有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外,尚有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因此称其为肌成纤维细胞。(2)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肉芽组织在损伤修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肉芽组织在损伤23天后出现,向坏死或缺损处生长推进填补创口或机化异物。随着时间的推移(12周),逐渐成熟,炎性细胞减少甚至消失,毛细血管减少,闭塞。成纤维细胞产生越来越多的胶原纤维后转变为纤维细胞,至此,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逐渐转化为老化的瘢痕组织。二、瘢

3、痕组织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完成损伤修复作用后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瘢痕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往往呈均质性红染即玻璃样变。(1)瘢痕组织对机体有利的一面:1)填补连接创口,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2)胶原纤维可使这种填补及连接相当牢固,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完整性。(2)瘢痕组织对机体不利的一面:1)瘢痕收缩可使关节挛缩或活动受限,形成幽门梗阻;2)瘢痕性粘连;3)器官内广泛性损伤导致广泛性纤维化、玻璃样变,可发生器官硬化;4)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可形成瘢痕疙瘩三、创伤愈合创伤愈合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包括各种组织的再

4、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表现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1.皮肤创伤的愈合(1)伤口的早期变化:创伤数小时后即出现炎症反应,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2)伤口收缩:伤口收缩发生在创伤1-3天后,由伤口边缘新生的肌纤维母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与胶原纤维无关。(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大约在伤后1个月瘢痕完全形成。(4)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创伤发生24个小时内,伤口边缘的基底细胞即开始增生,并在凝血块下方向伤口中心迁移,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当接触抑制后,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伤口过大(直径超过20厘米时),再生表皮很难将

5、伤口完全覆盖,需要植皮。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如遭完全破坏,则不能完全再生,出现瘢痕修复。2.创伤愈合的类型根据损伤程度及有无感染,创伤愈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无感染、创缘整齐,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如手术切口的愈合是典型的一期愈合。(2)二期愈合: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移位、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这种伤口只有等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消除后,再生才能开始,形成的瘢痕较大,愈合时间长。3.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1)年龄:青少年组织再生能力强、愈合快,老年人则相反,与老年人血管硬化,血液供应减少有关。2)营养:如严重的蛋白质缺

6、乏,伤口愈合迟缓,维生素C对伤口愈合也有重要作用,微量元素中锌对创伤愈合有重要作用。(2)局部因素1)感染与异物:伤口感染,或有较多坏死组织及异物,必然是二期愈合。2)局部血液循环:局部血供良好时,可保证再生所需的氧和营养,并吸收坏死物质,利于感染控制,再生修复较为理想。3)神经支配:正常的神经支配对组织再生有一定的作用。4)电离辐射:能破坏细胞、损伤小血管、抑制组织再生。因此影响创伤的愈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1)器官和组织内循环血量的异常(充血或缺血);(2)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液内固有成分析出造成血栓和异常物质阻塞造成局部血管栓塞和组织梗死);(3)血管内成分溢出血管外(水肿和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