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产业扶贫的探索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农业产业扶贫的探索与实践.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广西农业产业扶贫的探索与实践脱贫攻坚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产业扶贫牵头单位和农业产业扶贫职能职责,按照“前端抓好科技支撑、中间抓好生产组织、后端抓好市场营销”的发展思路,举全厅之力,集全厅之智,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综合保障,产业扶贫铸就了脱贫攻坚强大引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总体情况在广西86个扶贫特色产业目录中,有59个农业产业。2020年,54个脱贫县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35.6%、35.7%,粮食产业带动全区100多万脱贫户实现口粮自给;54个脱贫县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41%、3
2、8%,蔬菜产业带动全区30多万户脱贫户,户均增收超万元;54个脱贫县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43.7%32.3%,水果产业带动全区80多万户脱贫户,人均增收约2150元;54个脱贫县桑蚕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区的55.3%43.6%,桑蚕产业带动全区35.3万户脱贫户,户均增收2.12万元;54个脱贫县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69.9%67.4%,茶叶产业带动全区5万多户脱贫户,人均增收约1500元;54个脱贫县生猪存栏和出栏数量分别占全区的44.1%、46.9%,牛存栏和出栏数量分别占全区的48.5%、46.9%,鸡存栏和出栏数量分别占全区的40.9%、41.1%,畜牧业带动全区
3、16.37万脱贫户,户均收入约4500元;54个脱贫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占全区的46.31%,稻渔综合种养带动2.6万户脱贫户,人均增收约320元。二、主要做法(一)加强工作组织领导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厅党组将产业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将产业扶贫工作列为全厅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在厅党组召开的137次党组(扩大)会议中,就有56次涉及脱贫攻坚工作,研究部署推进产业扶贫。先后召开7次全区产业扶贫现场会,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二是组建专门机构。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尽锐出战”要求,专门设立厅产业扶贫办公室,从厅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抽调3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干部全脱产办公,协调
4、推进全区产业扶贫工作。2019年,厅产业扶贫办公室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组建粮油、蔬菜、水果、畜禽和渔业等19个产业扶贫小组,强化业务处站协同配合,发挥集团军作战合力。三是开展专项治理。以强化资金监管为重点,开展农业产业项目资金监管“抓系统系统抓”专项整治工作,会同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厅纪检监察组联合开展工作督查,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有力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一是立足全局工作抓规划。编制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广西“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和广西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发展目标、方法路径和支撑保障,周密
5、部署和统筹推进产业扶贫。二是围绕关键环节抓指导。在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扶贫政策的基础上,立足广西区情农情,会同自治区有关部门制定出台40多份政策文件,涉及产业到户、科技服务、主体培育、产销对接、三产融合、村级集体经济、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三是紧盯目标任务抓落实。每年由厅领导带队组成调研组,对有扶贫任务县(市、区)进行产业扶贫工作调研和监督指导。牵头自治区有关单位组成暗访组,对全区106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暗访监督,推动工作任务落实。(三)创新产业发展机制一是科学制定产业目录。坚持“长短结合”的原则,在开展生产调查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科学遴选86个
6、发展空间广、市场需求大、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制定全区扶贫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二是突出发展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县级“5+2”、贫困村“3+1”扶贫产业。有扶贫开发任务县、贫困村在全区扶贫特色产业目录中选择并报自治区审核认定“5”和“3”个产业,在脱贫攻坚期内集中力量发展,原则上不能变动;有扶贫开发任务县、贫困村自主选择确定“2”和“1”个产业,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1次。三是加强扶贫对象考核。将产业扶贫纳入市县党委政府扶贫成效考核重要内容,除考核扶贫产业覆盖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等关键指标外,还将扶贫产业产销对接情况、脱贫户产业单户规模、脱贫户家庭产业收入和经营主体带动脱贫
7、户比例等纳入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县产业扶贫工作常抓不懈。(四)加强科技人才服务一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升级“问诊把脉”。开展首席科学家(院士)进广西等活动,选聘22位国家产业首席科学家在内的H4名区内外知名专家,成立1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作为广西扶贫产业发展“高端智囊团”,帮助解决产业全局规划、技术创新等难题。二是充实基层技术推广队伍为生产经营“传经送宝、依托各级科技人才,牵头在全区组建了100个自治区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33个国定贫困县产业扶贫专家服务组、133个产业扶贫培训讲师团、3.27万人(岗)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等队伍,推进到村到户指导。
8、三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锻造“永久牌”服务队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培育,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截至2020年,54个脱困县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新型职业农民)73304人,占全区总数的58.8%o四是用好“12316”等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专家“零距离”。通过网络平台为农民免费提供网上农业专家咨询、技术培训以及农资代购、农产品代销等服务。强化广西12316“三农”信息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效能,20172020年,广西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总呼入量18475通。(五)强化综合支持保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16年以来,配合财政部门累
9、计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支农资金215.41亿元。其中纳入统筹整合的财政资金52.73亿元,统筹整合支持54个贫困县涉农资金34.81亿元,占统筹整合资金总量的66.02%,由贫困县自主安排。二是加强主体带动。指导各地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评定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完善和推广联贫带贫机制,带动40多万户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发展产业增收。三是促进产销对接。每年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等10余场大型农业展会,开展“广西好嚼”农业品牌认定,推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去、价格好。(六)防范产业扶贫风险一是制定指导文件。印
10、发关于切实加强产业扶贫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防范化解灾害影响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通知等文件,督促和指导各地围绕带贫主体、产业转型、产业扶贫项目开展产业扶贫风险评估。二是加强监测与防范。以贫困县为单位建立带贫主体目录,将参与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主体作为风险评估的主要对象,系统评估主要风险。同时,强化决策咨询、项目管理、产品销售、技术支撑、保险保障等风险防范措施,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三是强化业务培训。每年举办全区产业扶贫干部业务培训班,安排产业扶贫风险防范专题内容,累计培训学员2500多人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三、形势与展望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
11、。广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虽取得显著成效,但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链条较短、质量效益不高等困难和问题普遍存在,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推动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任务十分艰巨。下一步,广西将在持续推动产业快速覆盖向产业长期发展转变,产业布局由分散到统筹、由局部向全域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支持产前、产后两端转变上下功夫。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提质量加快构建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突出发展特色和差异竞争,加快提升特色种养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水平,提升扶贫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二)促销售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入实施消费扶贫活动,推动脱贫地区与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不断提升“广西好嚼”品牌,促进脱贫地区农产品顺畅销售,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三)壮主体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订单生产、就地务工、股份合作等模式,进一步完善联农带贫机制,推动脱贫户、小农户与各类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分享更多产业发展收益。(四)强服务稳定产业发展科技帮扶队伍,加大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实施力度,加强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指导、技术服务对接、产品产销衔接等服务职责,强化到村到户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