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就诊流程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患儿就诊流程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202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发热患儿就诊流程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2024摘要发热,尤其不明原因的急性发热是患儿就诊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热患儿就诊时,应遵循最大程度保障就诊流程通畅及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的原则。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发热患儿就诊流程清晰化、发热门诊配置合理性、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甄别能力、急症危重症救治和传染病防控能力等方面发展尚不均衡。本共识旨在规范发热患儿就诊流程上的基本要求,为持续改进发热患儿就诊流程提供指导及建设性意见。关键词发热患儿;就诊流程;发热门诊;规范化;共识发热,尤其不明原因的急性发热是患儿就诊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儿科诸多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对J闲发热门诊的医疗软硬件配置的合理性、儿科急
2、症危重症救治能力和传染病防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023年上半年,由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牵头完成的一项涵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6家儿童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关于发热患儿就诊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设立独立儿科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占比84.12%(249/296),其中,76.71%(191/249)的J用发热门诊设有独立抢救室,但有51.41%(128/249)尚未配备高通量无创和有创呼吸机等抢救生命支持设备,急危重症抢救能力有待提升。同时,部分区域尤其是西部地区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病原快速检测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发热患儿的早期诊断和分诊管理,发热患儿就诊流程规范化管理亟须重视1o
3、在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学术指导下,国内儿科、感染、检验、院感防控和医院管理等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编写专家委员会滞IJ定发热患儿就诊流程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旨在规范发热患JL在医院的基本就诊流程,为持续改进发热患儿就诊流程存在的问题提供指导及建设性意见。1、就诊流程发热患儿就诊流程的设置是基于儿童疾病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最大程度保障患儿就诊流程通畅、患儿得到及时救治、并减少患儿交叉感染风险的原则制定,力求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本流程重点提示:(1)通过体征识别急危重症,优先紧急救治;(
4、2)通过症状及流行病学史,识别疑似传染病患儿,隔离救治;(3)进一步结合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等确诊或排除传染病,进行针对性治疗;(4)就诊流程中,确诊或排除传染病的患儿能快速流转到正确的区域继续治疗,如普通门诊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的高度疑似传染病患儿,应立即引导至发热门诊/诊室就诊;(5)医务人员应重视将健康宣教工作贯穿诊疗全过程;(6)预检分诊工作应结合传染病的季节流行特点、地区流行特点、疾病临床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当出现大规模传染病流行时,需更加关注流行病学史的询问。2、预检分诊发热患儿预检分诊是接诊和救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的是在患儿到达发热门诊或门急诊时,通过
5、快速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按照有无传染病相关流行病学史或传染病典型表现,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优先级分类处理,以便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救治患儿。2.1 预检分诊原则发热患儿应根据其传染病流行病学史和相应症状、体征及病情紧急和严重程度进行分诊,分诊时应兼顾隔离诊治需求以及就诊和处置的优先顺序。2.2 预检分诊标准2-3(1)无明确传染病流行病学史和相应症状、体征的发热患儿,应根据病情特点、病情紧急和严重程度,由预检分诊护士插卡(医保卡或健康卡)获取患儿的基本信息,记录患儿的主要症状和传染病流行病学史等信息,并初步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包括检查: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率、
6、脉氧、肢端温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体重等,必要时可行血糖检测。根据儿科急诊预检分诊专家共识(上海)2提出的儿科急诊5级预检分诊分级标准,分诊至门急诊相应区域就诊。(2)发热患儿有可疑传染病流行病学史或相应症状、体征,考虑为疑似传染病患儿、存在潜在传播风险时,应根据病情严重和紧急程序,分诊至发热门诊相应诊室或急诊隔离抢救室(表1I流行病学史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及权威学术组织发布的相关疾病诊疗方案及诊疗规范执行。(3)急诊和发热门诊诊疗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即抢救监护区,适用于1、2级患儿处置;黄区即优先诊疗区,适用于3级患儿,原则上按序就诊,超相应时限再评估,如有病情恶化,立即送入红区处置;绿
7、区即普通诊疗区,适用于4、5级患儿诊疗。预检人员可参照表1,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重点识别13级患儿。患儿候诊期间加强定期巡视,根据病情进展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患儿分级情况。(4)普通门急诊接诊的发热患儿,在就诊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可疑传染病流行病学史或相应症状、体征,怀疑患儿存在传染病时,再次引导至发热门诊,并按相关规定完成环境及物品消杀。(5)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根据疫情防控目标和传播风险,对有疫区旅居史、可疑接触史、聚集性发病、可疑症状等存在潜在疫情传播风险的患儿,第一时间分诊至发热门诊,并应高度关注陪诊人员流行病学史的调查。2.3 预检分诊信息化管理鼓励二级及以上的儿童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8、推动预检分诊的信息化管理,以提高发热门诊和急诊救治效率,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确保高风险患儿能够尽早获得紧急救治。儿科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嵌有发热患儿的症状、体征、病原检测结果、其他化验检查的危急值及5级分诊各指标的知识库,当护土完成发热患J噂病信息、生命体征及有无传染病流行病学史等内容录入后,呼叫显示系统中能自动按照就诊优先级进行编号分配,供医师按预检分诊级别进行呼叫,必要时护士可根据患儿疾病进展状态及时调整,有条件的单位可通过物联网将监护仪上生命体征监测指标自动填入预检分诊系统中。系统后台保留每个患儿的预检分诊信息,但只有最后一次的预检分诊信息录入至此次就诊病历记录中。有条件的
9、区域或医疗机构可配置预检分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会自动保留所有发热患儿就诊期间的录入数据,可实时统计当日或某一时段的各疾病类型就诊人数、等候时间、外院转诊人数、120急救人数等信息,便于随时调整出诊医师并进行医疗质控分析。基层社区一般无专门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大多设有发热或传染病就诊的相对隔离区域,在基层社区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工作站可将症状、体征、检查检验的各项危急值指标及某些重症诊断,如休克、惊厥、昏迷、病毒也齿炎、心肌炎、重症肺炎、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做成知识库嵌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并进行过程监控,当就诊的发热患儿符合上述异常指标,尤其是高度怀疑传染病时,诊疗过程中
10、会自动弹框提醒全科医师关注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危重症信息,并提示是否需要进行转诊,接诊医师可根据传染病转诊要求及患儿家属自愿原则,选择转诊至上级医院。3、病原学快速筛查发热门诊应根据临床诊疗和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开展传染病和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测项目,尤其是病原学快速检测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的儿科急性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1)易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高发流行的病原体,如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2)易造成急性病毒性感染腹泻的高发流行病原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省市级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具备急性感染常见和重点关注病原体的快速
11、检测能力,这对传染病筛查、窿和防控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有助于传染病和集中发病的感染性疾病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及院感防控。4、分级转诊不具备诊治法定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病原不明但高度疑似传染病或严重感染性疾病资质和能力的各级医疗机构,应该实施分级转诊4o4.1 转诊标准5-6符合下列任意一项者建议及时转诊:(1)非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接诊甲类或乙类甲管传染病患者时;(2)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但病原不明的发热患者诊治能力时;(3)疫情暴发或流行特殊时期,医疗机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执行对特定人群执行转诊任务时;(4)医疗机构接诊急危重症发
12、热患儿但感染性疾病危重症救治能力不足时。4.2 转诊流程74.2.1 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符合转诊标准的医疗机构首诊发现疑似或确诊甲类传染病或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例,应立即将患儿及其陪同人员分诊到隔离诊疗区,报告医务科、院感科并联系定点医院转诊,并立即电话上报到所在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和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zCDC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到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流行病学排查。专家会诊如确诊或疑似甲类传染病或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时,需联系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遣救护车将患儿转诊至定点医院进一步救治,转诊医务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首诊医疗机构应在转诊前完成转诊
13、病例信息登记及转诊病历文件信息书写,并在2h内完成传染病网络报告。4.2.2 乙类法定传染病符合转诊标准的医疗机构首诊发现疑似乙类传染病患儿应立即分诊到隔离诊疗区,同时请本医疗机构感染或传染病专家会诊,仍不能排除乙类传染病的病例且无收治条件时,应通知患儿及陪同家属到附近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并建议转诊患儿及陪同家属去定点医疗机构途中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做好个人防护。首诊医疗机构应完成转诊病例信息登记及转诊病历文书记录,在疑似诊断后24h内完成传染病网络报告。4.2.3 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危重症转诊需要转诊的传染病/疑似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危重症患儿应在首诊医疗机构实施心肺复苏等生命支持救
14、治,在生命体征评估满足转诊的前提下由监护救护车运送至定点医院进一步救治。首诊医疗机构医师或接诊的定点医院医师护送转诊。首诊医疗机构应为转诊患儿建立静脉通路,保持气道通畅,配备生命支持应急抢救药品及设施。运送车辆应配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吸氧及心肺复苏等设备以及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手卫生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等。4.2.4 其他传染病转诊其他需要转诊的新发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疑似传染病伴或不伴发热患儿的转诊参照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特定传染病转诊要求进行转诊,转诊流程可参照甲类或乙类传染病转诊流程执行。4.3 转诊前准备4.3.1 转诊文书记录转诊文书包括转诊前的门诊诊疗史、出院
15、小结、病史小结,上述文件需提交给患儿陪同人员(家属或医务人员),作为与转诊接受医院的交接参考。4.3.2 转诊期间个人防护及转诊后感染预防参照5.1和5.2执行。5、感染防控8-135.1 个人防护5.1.1 发热患儿及家属5.1.1.1 佩戴口罩患儿及家属在进入医院和与医务人员接触时应佩戴口罩,以减少呼吸道病原体传播的风险。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医用口罩或儿童口罩。疑似呼吸道传染病的患儿及家属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5.1.1.2 注意手卫生患儿及家属应经常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或进食前后,务必注
16、意手卫生。尽量减少公共区域接触,如电梯按钮、扶手等。如必须接触时,应加强手卫生或使用纸巾接触等。5.1.1.3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患儿及家属应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或用口罩遮住口鼻,以避免飞沫传播。5.1.1.4 保持距离在可能的情况下,患儿及家属应与他人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以降低飞沫传播的风险。5.1.1.5 遵循医院指示患儿及家属应遵循医院的规定和指示,如按时就诊、配合测量体温、提供相关诊疗信息等。经过预检分诊,如高度怀疑呼吸道或肠道传染病时,应引导患儿至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域就诊,不应随意走动,以降低院内感染风险,甲类和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儿及其家属需要立即隔离。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患儿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转运车辆、患儿及家属防护、医护人员防护均按照传染病传播途径进行相应防护与消毒隔离。5.1.2 医护人员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