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79714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 实施“六带”战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南宁市马山县:紧扣“两有”目标实施“六带”战略近年来,马山县按照“两有四驱六带”的产业扶贫思路,探索形成了一条从短期经济收入到长期机制建立、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有效路径。20162019年,全县实现73个贫困村摘帽,23196户9370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20.21%下降到2019年底的0.84%o产业扶贫带动了66.25%的贫困人口脱贫。2020年5月,马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一、做法与成效(一)紧扣“两有”目标,明确发展方向一是有特色产业。综合考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技术支撑和贫困户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立足本地实际,选准县级“5+2”(优质稻

2、、桑蚕、地方特色品种鸡、猪、羊、牛、金银花)、贫困村“3+1”特色产业。依托“体育+文旅+扶贫+县域经济”形成的发展平台,建设中西部优质稻、果蔬,东中部桑蚕、县域地方特色品种(鸡)、羊、生猪、肉牛等种养基地,优化升级特色产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各具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发展新格局。二是有村级集体经济。充分挖掘各村(社区)自然资源、人才资源、借助后援单位帮扶优势,围绕发展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扬长避短,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宜农则农,拓宽发展领域。鼓励支持大胆探索“异地置业、服务创收、村社合一、乡村旅游、主体带动、债权投资”等多

3、种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二)启动“四驱”模式,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是扶持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驱动人才资源活力。制定马山县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培训、培育、孵化工作,成功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400名。在农业贷款、科技服务、产销对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促进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提高扶贫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提升品种、品质和品牌,增强扶贫产业市场竞争力,创业致富带头人成为发展扶贫产业的主力军。二是扶持扶贫龙头企业,驱动经营主体资源活力。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从2016年的不足400个增加到2020年

4、的780个。统筹整合资金5100万元,在75个贫困村创建设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项目79个。同时,对招商引资的企业在登记、办照、用地、就业、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全程跟踪服务,全力打造审批、收费、效率最优的营商环境。2019年,全县累计完成区外境内到位资金38221万元,新签约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17.55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7.16亿元。三是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驱动扶贫对象内生动力。制定马山县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奖补暂行办法马山县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以奖代补工作实施方案等产业奖补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实行差异化奖补。4年来,累计发放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

5、以奖代补资金3.4亿元,受益贫困户98850户(次)。特色产业覆盖率稳步提升,全县“5+2”特色产业覆盖率从2016年的66.23%提高到2020年的96.84%;75个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超90%o四是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驱动集体智慧潜力。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和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投入资金26112万元,在75个贫困村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55个。执行县级领导挂点包村,精准指导、严密组织、精心实施。争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选派单位对发展集体经济在项目、资金、技术上的大力支持,打造了一批发展集体经济示范村、示范社。截至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1505.1

6、4万元,156个村(社区)收入均达到5万元。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53个,20万元以上14个,50万元以上3个。(三)实施“六带”战略,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一是全域旅游带动经济全面发展。整合资金支持创建了30个“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生态综合示范村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148个。创造性地把农业、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统筹谋划、统一推进,通过持续举办一系列重大赛事节会,带动民宿发展,加快推进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建设,探索形成的“农文体旅+扶贫”马山模式。20162019年全县通过旅游实现脱贫人数有16623人,15个重点旅游扶贫村全部实现整

7、村脱贫。全县年接待游客人数从2016年的269.65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603.82万人次,年均增长30.82%;旅游总消费从2016年的17.07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44.42亿元,年均增长37.54%,全县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式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二是村集体经济带动全民增收。充分发挥财政注入资金的集聚和放大效应,鼓励支持工商资本、有条件的创业能人、社会乡贤以投资入股、合作经营、村企共建等方式参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如古零镇羊山村、金钗镇龙印村通过“支部+村民合作社+示范园(公司)+贫困户”的模式,走出一条支部引领、主体带动、产业铺路,助推产业振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新路。村集

8、体资金入股公司、开发旅游项目、光伏项目和建立产业扶贫示范园等,盘活集体土地资源,以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两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均收入50万元以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三是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产业特性和优势延伸产业链、整合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一批带动能力强、组织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好的市场主体得到持久培育壮大。以华锐农业、乔利乐农业、粒粒香米业、顺源农业、沃康农业、泓源达、山山、精菲、菜根谱等为龙头的骨干企业,相继与全县近100个村建立生产经营合作关系。截至2019年底,全县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43个,面积约8.1万亩。其中,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

9、核心示范区2个,自治区“三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1个,自治区县级示范区2个,南宁市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24个,村级示范点III个,形成了每个乡镇都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示范带动的新格局。四是扶贫车间带动农民就近就业。持续落实“以就业促脱贫”工作思路,实现“一人稳定就业、全户基本脱贫”的目标,全县创建就业扶贫车间85家,其中已认定55家,实行动态管理销号8家。扶贫车间共带动就业57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有1300多人,边缘户、监测户接近50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社区扶贫车间全覆盖。“扶贫车间”成为贫困群众就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致富通道。五是能人兴业带动乡村振兴。按照“两培两带两

10、促”的发展思路(即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带动贫困村提升发展;促进本土人才回引创业,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实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战略。择优选聘致富带头人担任全县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156人,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0个,71名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4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一支“素质好、作风实、能力强、潜力大”的村级“领头雁”队伍为下一步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六是全产业链带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强链补链,不断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大体系,释放出了更多“三农”发展红利。如广西马山县

11、华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沃柑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把价值链的高端留在当地。每年为当地带来土地租金50多万元,发放劳务费15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72户参与生产经营,吸纳57户建档立卡扶贫户小额信贷注资,辐射带动163户贫困户脱贫摘帽。同时,还吸纳乐用、古楼、红旗湖、那料、鑫源、独秀6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资金52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6万元以上。企业通过产销一体化经营,打造全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进产业链多元主体参与,共享发展成果。二、经验与启示(一)早作谋划,规划先行是基础在产业谋划上下足功夫,结合实际,精准建立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体系

12、,对全县11个乡镇产业发展进行精准定位,合理布局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大范围调结构、上规模、抢市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以全域旅游为龙头,突出特色,三产融合,精准发力,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县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和蚕桑、畜牧、果蔬菜、中草药等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品牌,规模发展,逐步实现产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劣到优的跃升。实践证明,只有因地制宜,做足特色文章,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才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增强产业扶贫的广泛性、带动性和持久性。(二)政策引导,激发活力是关键立足县域实情,聚焦扶贫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从生产、加工、组织、品牌、销售以及产业布局到培育经营主体等各环节都给予政

13、策支持,系统集成,一体推进,久久为功。利用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顶层设计”实现“齐头并进”,找准推进产业扶贫的“原动力”,才能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探索创新,才能为产业扶贫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三)建立机制,助农增收是根本围绕“两有”目标,激发“四驱”动能,实施“六带”战略,贫困户将拥有的土地、劳力、技能、资产、产业等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订单回购、生产托管、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其中,既逐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拓宽了群众增收途径,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产业经营的主人翁热情,解除了贫困户“无项目、无技能、无市场”的困境。实践证明,只有推动贫困户、经济能人、新型经营主体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融为共同体,结成利益联盟,取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才能有效助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根本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