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血传播疾病与消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输血传播疾病与消毒.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医院输血传播疾病与消毒一、概述输血能拯救生命,但输入不安全的血液会直接威胁生命或把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因子传染给受血者。最早发现输血传播的疾病是梅毒和疟疾,并未引起更多的注意。待到临床发现很多输血患者在输血后并发肝炎时才注意到输血传播肝炎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将转氨酶、HBsAg等血清学指标列入献血员筛检项目。艾滋病被认识之后,医学界发现一些长期输注血液和血制品的患者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以很快认识到输血是艾滋病重要传播途径之一。近年来,由于发现了很多致病因子都可以通过输血传播,因此,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保证输血安全是医学界必须解决的重要医学问题。二、危害因素(1)
2、血型不合所引起的输血反应。(2)血液内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性生物因子。(3)不安全基因的传染。(4)血液内含有乙醇及其他化学毒物。目前最受医学界关注且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是血液传播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全球医学界都十分关注的课题,各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三、常见输血传播性疾病细菌类:输血后细菌感染并发症是最先发现的生物感染因子,但除细菌感染败血症期间血液内带菌之外,一般血液内不会长期携带细菌,个别血液携带菌主要有布氏杆菌和梅毒螺旋体。输血后的细菌感染主要是血液在采集、保存和输注过程中从外界污染的细菌。能引起输血后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
3、希菌以及真菌等。病毒类:病毒是输血后感染的主要病原,特别是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输血后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螺旋体:最受输血临床关注的输血后螺旋体感染是梅毒螺旋体。寄生虫:能通过输血传播的寄生虫主要是疟原虫和弓形虫。1 .病毒性肝炎(1)输血及血液制品感染:据近些年的研究证明,由于严格筛选献血员、增加了筛检项目、诊断试剂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得输血后肝炎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接触锐器损伤感染:含病毒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接触到人体的黏膜或破损皮肤发生感染。(3)其他途径医源性感染:因为内镜、透析器、口腔器械都会接触人体的血液和体液,所以不仅会被污染同时也会把污染的病毒传给其他患者。2
4、 .艾滋病(1)输血传播:在医院感染中输血是最危险的传播途径,其中包括输注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使用被HIV污染的输血用具。(2)接触锐器损伤传播:同血传性肝炎一样,HlV通过黏膜接触、伤口暴露和锐器损伤感染也是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3)其他途径感染:HIV同样可通过内镜、透析器、口腔器械等媒介传播感染。3 .巨细胞病毒感染人感染巨细胞病毒之后可表现出全身感染综合征,产生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受到损害、侵犯内脏,表现出肝炎、肺炎、造血系统疾病等。4 .人类嗜淋巴细胞病人类嗜淋巴细胞病毒是重要人类疾病病原体,这种病毒感染症是1997年首次报道,于19801982年病毒体外培养获得成功。5 .EB
5、病毒感染EB病毒也是人类重要病原体。6 .弓形虫和疟原虫感染(1)弓形虫病:虽然也可以经过消化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但输血是更为严重的传播途径,因为输血感染之后其发病率比其他传播途径高得多。(2)疟疾:时有发生,如北京市某军队曾报道4例输血后疟疾感染,并且分别在1060d内先后发病。四、消毒方法预防和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是把好血源和血液质量关,但搞好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消毒亦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血液制品的消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热力方法:由于热力对蛋白质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不适宜用高温处理血液制品,多采用巴氏消毒法,掌握适度可获得良好的效果。(2)紫外线消毒法:由于紫外线穿透力比较弱,单独用
6、紫外线对血液消毒比较困难。(3)化学消毒法:多数化学消毒剂都能有效灭活血液中病毒,但很多情况下在灭活的同时也明显地影响血液活性成分甚至残留毒性。(4)血液污染物消毒:血液中的微生物由于受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因而给消毒带来困难,大量的蛋白质对微生物起到屏障作用,阻碍理化因子的穿透,吸收物理因子的能力,消耗化学消毒剂,所以血污物消毒具有其特殊要求。(5)采血环境消毒:从事血液分离和处理的环境应按I类标准要求;采血室内包括街头采血车和采血屋应符合H类环境质量;其他工作环境应达到11I类环境要求。采血环境严重影响血液质量,因此要求采血环境卫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五、预防措施L把好血液质量关严格控制采血
7、环境质量和血液筛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筛检项目,使用高质量诊断试剂,严格选择献血员体质,控制血液制品质量。2 .严格控制输血过程科学合理用血,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输血器材,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消毒和无菌条件下进行输血操作。3 .采输血人员和鲜血员防护(1)采输血人员应该熟悉输血传播性疾病相关知识的预防,具有防护意识,会使用防护措施和隔离用具。(2)操作之前必须穿好隔离服、戴隔离帽,夏季亦不得穿短袖隔离服而裸露皮肤。(3)严格消毒手部皮肤,戴无菌手套。对献血员的采血部位做严格消毒;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具。(4)采血针具用后应毁形后再放入防穿透容器内,严格防止针刺伤。(5)献血员要有环境卫生良好的休息室,
8、对献血员个人卫生提出要求。(6)使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采血用具,产品应具有国家级批准的生产许可证,必要时做无菌抽样检查。(7)住院患者监测:对医院住院患者和门诊就诊人员仔细了解既往病史特别是各种感染性病史;对手术患者在入院时应做必要的血清学监测;对监测阳性的患者实施手术时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8)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对医护人员开展职业暴露感染预防教育,使其掌握血液传播性疾病预防知识,具有职业暴露预防意识。(9)近年来大量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证明,HBV、HGV、TTV、HIV等血液传播因子可以通过医疗操作的职业暴露而感染,但这种职业暴露感染是可以预防的。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提高对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感染的认识,了解各种预防措施的方法和意义。建立完整的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规则制度。预防接种,如有免疫疫苗,所有医务人员都做预防接种。损伤之后的处理,如果发生锐器损伤应立即将伤口血液挤出,再用碘酊或碘伏局部擦拭消毒;口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暴露于HlV污染物可口服ZidOVUdine,注射免疫球蛋白,追踪监测血清学标志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