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778740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颃颡病证的诊疗.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顽顿病证的诊疗一.顽颗干燥症顽颖干燥症,是因风邪侵袭顽,或脏腑失调,邪毒滞留顽颖所致,以顽颗部干燥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咽喉病。有急、慢性之分。其急性者多发于初春、秋冬之交。小儿及成人均可患病,常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耳胀、脓耳等病证。在婴幼儿则病情较重,可引起里喉痈、肾病等并发症。慢性者四季可见,以成人为多。本病相当于西医急、慢性鼻咽炎。古代文献无此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其急性者当属感冒、伤风鼻塞等病范畴。病因病理1 .风寒袭咽:风寒之邪袭于皮毛,内遏于肺,肺失清肃,邪壅顽赖。2 .风热犯咽:起居不慎,感受风热之邪,邪热郁肺,犯及顽颗。3 .郁热熏咽:肝阴不足,郁热内生,或反复感受风寒

2、风热之邪,热郁肝经,循经上犯顽颖为患。4 .燥邪伤咽:邪热久羁,伤耗津液,或气候干燥,以致肺经燥热,循经上犯顽颗为患。西医认为,急、慢性鼻咽炎常与邻近器官或全身疾病并存。如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多尘而干燥的环境、内分泌紊乱、胃肠失调、饮食无节等,均可成为发病诱因,腺样体的残余或潴留脓肿、咽囊炎等,可使鼻咽部长期受到刺激而发病。临床表现与诊断急性鼻咽炎1 .起病急,恶寒发热,头痛,鼻咽部干燥、烧灼感,早期流水样清涕,后期转为粘脓涕。检查见鼻咽部干燥充血或粘膜红肿,有分泌物,或有腺样体充血肿胀,有时咽后壁可见分泌物粘附下流。2 .婴幼儿则全身症状较重,有高热或脑膜刺激症,有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痛等。

3、12天后局部症状渐显,鼻塞重以致吸乳困难,呼吸时鼻内有水泡音,张口呼吸。初期流清涕,以后渐转粘脓涕。咽后壁有分泌物下流,触诊有腺样体肿胀。3 .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4 .中后期多伴有鼻咽部及鼻腔粘膜红肿充血、耳内胀闷、闭塞感等症。慢性鼻咽炎1 .发病缓,成人为多,病程常在3个月以上。2 .鼻咽部干燥感不适,时常“清嗓子”或频频“吭喀”,或容易声嘶,时有头痛。3 .检查见鼻咽部粘膜充血、增厚,覆有稠厚粘液或厚痂,多伴有咽侧索暗红肥厚。辨证论治1 .风寒袭咽证主证:鼻内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或有头痛、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等症。检查见鼻及顽颗粘膜潮红,鼻腔或有水样分泌物潴留。伴恶寒,微发热,周

4、身不适,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治法:辛温通窍,祛风散寒。方药:六味汤阈加减。加减:加辛夷、麻黄;鼻塞重者加苍耳子、白芷,清涕多者加细辛、诃子;耳鸣闭塞感,加石菖蒲化浊通窍;伴呕吐腹泻,加蕾香、佩兰芳香化浊醒脾。备选方:辛夷散2 .风热犯咽证主证:顽颖部干燥不适,微痒,灼热微痛,鼻塞流涕,呼吸不畅。检查见鼻咽粘膜微红胀。伴微发热,恶风,口微渴,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等肺经风热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方药:桑菊饮的加减。加减:腺样体肥大,加浙贝母、夏枯草化痰散结;鼻咽干痛者,加牛子、射干、山豆根之类利咽止痛;有脓涕,加鱼腥草、蒲公英、桔梗解毒排脓;耳鸣闭塞感,加柴胡、

5、黄苓和解少阳;大便秘结,加瓜篓仁、大黄之类通利大便。3 .郁热熏咽证主证:久病顽颖部干痒微痛,检查见鼻咽部粘膜红肿,伴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略数。治法:养阴疏肝,利咽消肿。方药:一贯煎加夏枯草、薄荷。加减:耳内胀闷不适,耳鸣,加柴胡、香附、川苜疏邪通耳。4 .燥邪伤咽证主证:久病顽颗部干燥灼热感,如痰粘着。检查见鼻咽部粘膜暗红少津,或有粘脓痂附着。伴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舌质稍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清燥润肺,滋阴生津。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加减:加玄参、花粉、石斛、桑白皮。西药治疗抗感染:用青霉素或复方新诺明。可配合维生素C口服。外治1、吹药:用青白散3或冰硼散口之类吹鼻咽部,每天2

6、3次,急、慢性者均可用。2、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药用辛夷花、薄荷、红花、赤芍、生地、桑叶各适量。或用庆大霉素8万U与地塞米松5mg,作超声雾化吸入,每天1次。急、慢性者均可用。3、滴鼻:5%弱蛋白银滴鼻.,或润鼻油滴鼻,每天34次。用于慢性者。4、1%氯化锌涂鼻咽部,每天1次,连续23周。或用5%10%硝酸银液涂鼻咽部,每周23次。用于慢性者。其他治疗1 .针灸治疗体针法:风寒袭咽证取列缺、照海、禾髅、风门,泻法,加灸法;郁热熏咽证取复溜、阳陵泉、鱼际、天突。泻法;燥邪伤咽证取太溪、太冲、申脉、天突,平补平泻法,均每日1次,IO次为1疗程。耳针法:风寒证取内鼻.、咽喉、肺、神门;风热犯咽证

7、、郁热熏咽证取曲池、鱼际、风池、迎香;下耳根、额、咽喉、内鼻.;燥邪伤咽证取咽喉、肾、肝、肺、脑。针刺,每天1次;或用王不留行贴压,3天1次,每天自行加压按摩贴压处数次。5次为1疗程。2 .单方、验方:鼻咽炎合剂:野菊花12g桔梗天花粉玄参麦冬白术鱼腥草生地甘草各IOg黄黄15g水煎服,每天1剂。预防护理1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戒烟酒,忌辛辣。2 .病中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二.顽颗不开顽颗不开症,是因脏腑亏虚,痰浊结聚于顽颖,影响气机流通所致,以鼻塞、呼吸不利、流涕等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本病相当于西医腺样体肥大。多发于儿童,常与慢乳蛾合并存在。青春期后

8、,腺样体逐渐萎缩,故成人较少见。灵枢.忧恚无言有“顽颠者,分气之所泄也人之鼻洞涕不收者,顽颠不开,分气失也。”其特点与本病类似。后世医家对此很少有论述。病因病理1 .阳虚痰凝:小儿先天不足,肾气不充,卫阳亏虚,痰湿与邪浊互壅,结滞顽赖。2 .气虚痰凝:小儿后天失养,肺脾气虚,反复感受外邪,痰浊与邪毒结滞,阻于顽赖。西医认为腺样体肥大多由于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所致。临床表现与诊断1 .病程长。鼻塞,流涕,常张口呼吸,讲话鼻音重。2 .多伴有咽痒、咳嗽、耳鸣、耳闭塞感等症;可伴有精神不振,智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遗尿、夜尿、夜寐不宁等精神神经症状,以及消瘦、面色苍白或萎黄等营养不

9、良症。3 .病程久者可出现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缺乏表情,即所谓“腺样体面容”。4 .咽部检查多有喉核肥大,喉底有粘脓性分泌物下流。鼻咽部检查可见鼻咽顶及后壁有纵形裂隙的分叶状淋巴组织,增生肥厚,阻塞鼻咽。对小儿患者可用手指作鼻咽触诊,在鼻咽顶及后壁可扪及柔软块状物。5 .X线鼻咽侧位片检查有助于诊断。辨证论治1 .阳虚痰凝顽颖证主证:鼻塞、流涕,张口呼吸,讲话鼻音重,耳鸣,耳堵塞感,精神萎糜,注意力不集中,智力迟钝,鼾眠,遗尿。检查见患者或呈“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舌质淡胖,苔白润。治法:温补肾阳,祛痰散结。方药:巩堤丸”加夏枯草、法夏。备选方:金匮肾气丸”7,2

10、.气虚痰凝顽颖证主证:鼻塞、流涕,张口呼吸,咳嗽,易感冒,注意力不集中,鼾眠,夜惊,磨牙,消瘦,纳差,便澹。检查见鼻咽部腺样体肥大。舌苔薄白或腻。治法:益气健脾,化痰散结。方药:六君子汤1合消骁丸.加减。备选方:补中益气丸、通宣益气丸L外治1 .滴鼻:映麻滴鼻液、鹅连滴鼻液、辛夷滴鼻液、滴鼻灵之类滴鼻2 .手术:经保守治疗一段时间无效者,应予手术治疗,以免影响面骨及牙齿发育。小儿患者一般需在全身麻醉下行腺样体切除术,若有扁桃体肥大者则一并切除。针灸治疗L体针法:阳虚痰凝顽颗证取肾俞、命门、足三里、天容、印堂;气虚痰凝顽颗证取肺俞、脾俞、肾俞、命门、天容、印堂。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2.耳针法:肺、脾、肾、皮质下、内分泌、鼻内、咽等穴。王不留行贴压,3天1次,5次为1疗程。每天自行按摩加压数次。3 .穴位贴敷法:参鼻鼻丸。预防护理1 .本病与伤风鼻塞、鼻室、鼻渊等病证互为因果,故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2 .平日多晒太阳,加强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