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榜样8》向“中国好医生”李桂科学习心得体会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看《榜样8》向“中国好医生”李桂科学习心得体会2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12月21日晚8点,中央组织部、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8专题节目热播,生动再现了钱七虎、刘玲涮、唐菊兴、吴惠芳、李桂科、热孜万古丽沙吾提6名党员和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的先进事迹和拳拳初心。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生命至上,医者精诚。提到“麻风病”,很多人望而生畏,但“中国好医生”李桂科却甘愿“逆行”,将“医者仁心”的论文写在了“麻风病人的心坎上”,用“行医无类”的善行、“见微知著”的探索、“念兹在兹”的实干,从O到1点亮了“麻风村”的“幸福之光”。致敬李桂科忠诚于
2、党、一心为民的滚烫“初心”,用“行医无类”的善行,“从O到1”治好“麻风村”的“躯体之痛”。当“正青春”遇上“麻风病”,不是“避而远之”,而是“诚心救治”。“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1981年,年仅24岁的李桂科,第一次走进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几乎与世隔绝的洱源县山石屏疗养院,那里的环境脏乱不堪、那里的患者嘴歪眼斜、肢体残缺,有的小腿都已有蛆虫并发出臭味,看着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留下来,治好他们的病”成了他心头铿锵有力的誓言。他不断探索研究、攻克难关,率先在省内开展麻风足底溃疡家庭治疗手术,为患者找到并引进了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经过不懈努力,他和同事们将山石屏和洋芋山两个麻风村的245
3、名麻风病人全部治愈,让这两个地方彻底摘掉了“麻风村”的帽子。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业的信仰,让他敢于“逆行”,他将“忠诚信仰”镌刻入一言一行。广大党员干部要致敬李桂科,将坚定的忠诚信仰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一片赤诚,用“滚烫初心”贴近人民群众、温暖人民群众,将人民群众的“关键小事”变成自己的“心头大事”,用“小我”之精诚成就“大我”之幸福,以一步一印的服务精神扛起责任、担起使命。致敬李桂科鞠躬尽瘁、为民践履的滚烫“恒心”,用“见微知著”的探索,“从O到1”解决“麻风村”的“教育之难”。“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深入其中,方知“问题所在”,治愈“躯体之痛”,“麻风村”又现“教
4、育难题:为解决麻风病患者子女受歧视、无学可上的问题,李桂科在麻风院开办小学,孩子们小学毕业后,他又多方奔走把他们送到中学就读。10多年间,这所小学先后招收了20多名孩子,从中走出了6名大学生、1名研究生。他不仅“救人体魄”,还“助人成才”,他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志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致敬李桂科的精神,找准自己是“人民勤务员”的精准定位,以一双勇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环境差的地方寻找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将服务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在成长中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始终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致敬李桂科勇毅前行、迎难而上的滚烫“耐心”,用“念兹在兹”的实干,“从O到
5、1”踵出“麻风村”的“致富新路”。“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在奋斗的道路上,李桂科从来不惧“蜀道难”,他修连心桥、建蓄水池、种植核桃、发展养殖业,推动山石屏从“麻风村”变成“幸福村”,走上了致富路。即便退休之后,他还一如既往照顾康复的村民,还积极奔走修建了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记录了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用60多年的时间彻底消除麻风病对人类几千年危害的伟大成就。在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难解之题”,要想成功“破题”,要致敬李桂科“千淘万漉”的探索精神、“乘风破浪”的创新精神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实干态度,永远牢记“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
6、肩上”的嘱托,勇闯“娄山关”“腊子口”,不断解锁“新技能”,带领人民群众一起“创新发展”“携手共富”。12月21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播出了榜样8专题节目,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展示、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榜样、奋发作为,为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今天,我想聚焦“中国好医生”李桂科,从“医者使命、党员责任、代表担当”中,读懂“何以榜样二治一村人病,您将“医者使命”留了下来。1981年4月,李桂科第一次踏入山石屏村,“都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180多个麻风病人,有
7、的嘴歪眼斜,有的肢体残缺,有的在地上爬行”这样的场景让李桂科终生难忘,不止一次想过离开,但在面对病人眼神中的无助和不舍时,李桂科说“麻风工作更需要人,不但不能走,还要把它做好”,正是这样的信念,他留了下来。由于没有学医经历,缺乏专业知识,李桂科啃下一本又一本医学专著,记下几十本学习笔记,一边关注前沿信息,一边根据实际不断创新当地麻风病治疗手段;正是凭借钻研劲头和治好病的决心,李桂科独立完成山石屏村所有足底溃疡长期不愈患者的清创手术;正是凭借着日复一日亲自送药、系统治疗,1990年,山石屏村的麻风病患者全部治愈,麻风患病率从最高年的万分之27.3降至万分之0.067o何以榜样?李桂科用“医者使命
8、”回答:坚持人民至上,勇闯“无人区”,敢涉“深水潭”,积极投身急难险重“第一线”,以拼搏斗志做好手头工作,持之以恒走好脚下道路,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埋头苦干践行为民初心使命。架一座座桥,您将“党员责任”留了下来。整整十年时光,在李桂科的带领下,山石屏村战胜了麻风病。“病人治愈了,但他们心里认为自己的病没有治愈,社会上对麻风病的偏见与歧视依然存在。”李桂科留了下来。为建通往外界的桥,李桂科四处奔走筹措资金,1995年6月,通往山石屏村的人行索道桥建成;为建通往民心的“桥”,李桂科在村中办起了小学,积极向社会各界争取救助,十几年间,山石屏村走出6位大学生,1位研究生;为建通往党心的“
9、桥”,2014年,山石屏村成立了党支部,李桂科被推选为支部书记,他带领村中康复者外出旅游,身体力行开展公益活动,邀请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入村开展活动,解开了群众心中的偏见。何以榜样?李桂科用“党员责任”回答:永葆奉献精神,心怀大我,传承大爱,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恪守始终,主动作为,在无惧无畏中点亮自我,在昂扬斗志中发光发热。绘一幅幅图,您将“代表担当”留了下来。2017年2月,李桂科如同往常一样为村民理发,“李医生退休了我们怎么办啊?”村民的不舍之言打破了宁静,“退休就是个说法,我不走了,这里就是我的家!”这一次,李桂科再次留了下来。山石屏村距离洱源县城62公里,山高谷深,产业基础薄弱。为
10、帮助村民致富,李桂科带领村民修水池、种核桃、养牲畜如今依靠核桃种植,村民每年可收入数万元,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为拓宽发展路子,2019年7月,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在山石屏村落成,作为博物馆唯一的讲解员,李桂科一次次动情地为参观者讲述着山石屏人战麻风、奔小康的故事,分享着“以院为家、和睦相处,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与人为善、相互关爱”的山石屏精神;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李桂科广纳群言,建言献策,推动山石屏村朝着康养之地、旅游之地的目标阔步前进,让“幸福村”更加幸福。何以榜样?李桂科用“代表担当”回答: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善于凝聚群众力量,敢闯敢干敢为,立足实际,瞄准一流,主动担当,奋楫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