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东北全面振兴心得体会发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心得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东北全面振兴心得体会发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心得体会发言.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录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东北全面振兴心得体会发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心得体会发言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东北全面振兴心得体会发言借助“新质”的力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蝶变升级,已成为东北经济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抓手。新质生产力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它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对于重化工业比重较大、工艺相对老化、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东北经济来说,借助“新质”的力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蝶变升级,已成为东北经济构筑新竞争
2、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抓手。比如,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先进的产品生产制造体系,一汽正抢抓以智能化、电动化为代表的新一轮汽车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全力打造高品质新能源汽车产品。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几十年电动机生产经验,不断优化制造工艺和设备,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还有一批有着良好基础的企业在转型升级之路上奋力前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一招。东北各地正努力发挥自身科研教育资源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今年6月,东北“三省一区”
3、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略联盟已由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等单位发起成立,联盟成员单位正着力依托各自区位资源优势,形成先进成果定期互换机制,打造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为东北各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新动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之间不是割裂对立的。新兴产业的壮大要依赖传统产业的技术积累和制造能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则离不开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引领带动。眼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领域、跨集群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东北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2022年,东北三省原油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一众老牌油田加速抢占新能源产业新赛道,一台台风机上的巨大叶片不停旋转、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呈矩阵排列,持续
4、输出着清洁电力,这背后正是传统生产力不断焕新、引领产业体系腾飞的缩影。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有大批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支撑。近几年,东北各地积极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评价、服务的工作体系,竞相打出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留才引才育才聚才。例如,辽宁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2022年“带土移植”高水平人才团队200多个。黑龙江去年出台人才振兴60条以来,引进高端人才数量为前6年总和的5.8倍。未来如何加快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构筑东北人才高地,还需要更多艰苦的探索。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推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更是一
5、个系统工程。实践告诉我们,全面振兴东北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连点成线”“聚线成面”,形成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新质”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心得体会发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大势所趋、题中之义,需打通梗阻、畅通渠道、联通沟壑,做好结合、耦合、契合文章,以贯“通”融“合”之法持续为新质生产力铺路架桥、添翼赋能、保驾护航。需求牵引,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6、”相结合,为新质生产力开山引道、铺路架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经济发展从来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持续迭代优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培育形成新产业。揆诸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必须积极培育人工智能、5G通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区块链、物联网、量子技术、细胞医疗等未来产业,让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后衔接、有机结合。要坚持需求牵引,将两类产业切实投入城市发展、金融科技、生物医药、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
7、广的重大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从“好玩”到“好用”的跃迁、从“浮光掠影”到“走进现实”的转变,为社会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畅通渠道,使“科技人才”和“创新驱动”相耦合,为新质生产力加薪助燃、添翼赋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我国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必须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首位战略”,持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汇聚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
8、的痛点难点发力,不断壮大创新金融,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创新领域,切实优化创新环境,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深入开展国际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科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坚决破“五唯”、立“新标”,加速创新人才汇集,以切实举措支持科技人才勇闯创新“无人区”,形成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氛围导向。联通沟壑,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契合,为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青山远黛多妩媚,鸟语花香春满园。绿色发展就是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契合,就是要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去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振兴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为高效能、高质量,无需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
9、源能源的新质生产力奠定了需求基础,提供了光明前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增强新质生产力,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绿色生产力。要有序利用、有度应用、有效运用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三通”促“三合”,下好产业“先手棋”,打出创新“组合拳”,抢占发展“制高点”,让新质生产力奔腾澎湃,为我们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的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