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控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防控培训.ppt(7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背景及流行概况一、背景及流行概况二、病原学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四、临床表现诊断四、临床表现诊断五、诊断五、诊断六、治疗六、治疗七、登革热的防控七、登革热的防控 近期海口市龙华区发现6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患者到泰国旅游回来发病,曾到海口市几家医院就医,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海南省已经十余年无本地发病病例,人群登革热抗体普遍低下,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东南亚、台湾有登革热流行。监测发现海南各地区蚊子布雷图指数明显增高。20112011年年1-51-5月月泰国泰国发现患登革热患者多达发现患登革热患者多达1082010820人,其中有人,其中有8 8人死亡。人死亡。近日,近日,斯里兰卡
2、斯里兰卡媒体援引斯卫生部消息报道称,截至媒体援引斯卫生部消息报道称,截至6 6月月2828日,斯今年已发现日,斯今年已发现96609660个登革热病例,其中科伦坡地区个登革热病例,其中科伦坡地区病例最多,达病例最多,达36383638例。目前已有例。目前已有7373名登革热患者死亡。名登革热患者死亡。另据另据马尔代夫马尔代夫媒体报道,马登革热疫情蔓延,部分儿童感媒体报道,马登革热疫情蔓延,部分儿童感染病毒入院治疗。染病毒入院治疗。6 6月月2929日至日至3030日,有日,有4 4名儿童因患登革热名儿童因患登革热死亡。死亡。1917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登革热曾波及我国,因有皮疹而年第一次
3、世界大战时登革热曾波及我国,因有皮疹而称之为称之为“红痧红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将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将此病带入我国,在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江西、病带入我国,在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江西、汉口、台湾等地广泛流行。汉口、台湾等地广泛流行。19441944年上海至南通一带广为流行。年上海至南通一带广为流行。经过经过3030多年的沉寂后,多年的沉寂后,1978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突发登年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突发登革热流行,革热流行,19791979年海南岛开始出现登革热流行。年海南岛开始出现登革热流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广东省、海南、福建
4、、浙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广东省、海南、福建、浙江等省仍时有暴发。其他南方省份如广西、云南、江苏、江等省仍时有暴发。其他南方省份如广西、云南、江苏、上海等地也曾有输入性病例报告。上海等地也曾有输入性病例报告。1978-20011978-2001年,全国共报告年,全国共报告6868万例,死亡万例,死亡501501例。例。(1979197919911991年,海南省报告年,海南省报告604854604854例,死亡例,死亡 475475人。)人。)2002-20092002-2009年全国报年全国报40764076例,无死亡;例,无死亡;登革热疫情登革热疫情呈输入性病例与本地感染病例同时存在
5、、输入性呈输入性病例与本地感染病例同时存在、输入性散发病例与暴发疫情并存的特点。散发病例与暴发疫情并存的特点。截止截止20112011年年6 6月月3030日,全国共报告了日,全国共报告了1919例例登革热病登革热病例,其中例,其中5 5、6 6月份共报告月份共报告1212例(占例(占63.16%63.16%)与我省邻近的广东省与我省邻近的广东省5 5月份也报告了该省今年首例月份也报告了该省今年首例登革热病例。登革热病例。海南省的登革热流行始于海南省的登革热流行始于19791979年,至年,至19911991年共发年共发生了三次流行,累计报告病例生了三次流行,累计报告病例60485460485
6、4例,病死例,病死475475例,全岛例,全岛1919个市县,除五指山市(原通什市)外,个市县,除五指山市(原通什市)外,其他其他1818个市(县)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个市(县)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流行期间年均发病率为流行期间年均发病率为778.04/10778.04/10万,病死率为万,病死率为0.08%0.08%。第一次流行为第一次流行为19791979年年1010月到月到19821982年年9 9月(月(DEN-3DEN-3),首发地),首发地在我省西部的洋浦。流行初期,由于病人症状不典型,医在我省西部的洋浦。流行初期,由于病人症状不典型,医务人员缺乏诊断经验,所有病人均被误诊,既不报告
7、疫情,务人员缺乏诊断经验,所有病人均被误诊,既不报告疫情,也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也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4 4个月后(个月后(19801980年年3 3月)疫情开始月)疫情开始向其它地区扩散,向其它地区扩散,8 8月发生全岛大流行,直到月发生全岛大流行,直到19821982年年9 9月流月流行终止。此次流行累计报告病例行终止。此次流行累计报告病例447499447499例,病死例,病死6565人人。第二次流行始于第二次流行始于19851985年年9 9月月(DEN-2DEN-2),首发地仍然是洋浦,首发地仍然是洋浦,次年次年8 8月发生全岛大流行,至月发生全岛大流行,至19881988年年底流行
8、结束时,累年年底流行结束时,累计报告病例计报告病例164244164244例,病死例,病死410410人人。第三次流行发生于第三次流行发生于19911991年年6-106-10月月(DEN-2DEN-2),首发地在当时,首发地在当时的琼山县十字路镇。此次流行波及的琼山县十字路镇。此次流行波及5 5个市(县),报告病个市(县),报告病例例529529例例,未发生死亡。,未发生死亡。年份年份发病数发病数死亡数死亡数型别型别1979197932320 03 31980198043746843746864643 319811981254425441 13 31982198219190 03 31985
9、1985130501305027272 2198619861135891135892892892 219871987302293022976762 2198819887379737918182 21989198915150 02 2199119915295290 02 2 1992199220072007年,我省年,我省无登革热病例报告无登革热病例报告,从正常人群血清,从正常人群血清学调查情况、发热疑似登革热病人监测、媒介伊蚊带毒检学调查情况、发热疑似登革热病人监测、媒介伊蚊带毒检测等结果,也反映了这测等结果,也反映了这1616年间海南省可能未发生登革热的年间海南省可能未发生登革热的潜在流行。
10、潜在流行。2008200820092009年,海南省共监测到年,海南省共监测到4 4例登革热病例例登革热病例,均为,均为国国外输入外输入,并未发现二代病例。,并未发现二代病例。20102010年监测未发现登革热病例。年监测未发现登革热病例。20112011年我省监测到年我省监测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2 2例例,血清型为,血清型为型。型。截止截止20122012年年9 9月月1010日日,我省监测到我省监测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6 6例例,。我市于1980年、19861987年,1991年发生过三次登革热流行,累计发病人数19万多人、死亡165人,疫情遍及全市24个乡镇(
11、主要在农村地区),91年后至今我省已连续18年未发生过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但近几年来,与我们毗邻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等地频频发生登革热疫情,加上人员流动频繁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在我市出现登革热疫情的危险性依然存在,我市登革热防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所以登革热也一直是我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B组虫组虫媒病毒媒病毒。不耐热,。不耐热,50度度30min,或,或100度度2min均可灭活。均可灭活。可分为可分为4个血清型个血清型(,)。不同型的病毒相互之间只有部分或短暂的不同型的病毒相互之间只有部分或短暂的交叉免疫作用。交叉免疫作用。(一一
12、)传染源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小时至病程第5天,具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二)传播媒介(二)传播媒介伊蚊,已知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是埃及伊蚊埃及伊蚊和和白伊蚊白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
13、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病毒的储存宿主。埃及伊蚊埃及伊蚊白蚊伊蚊白蚊
14、伊蚊中国埃及伊蚊地理分布(中国埃及伊蚊地理分布(2006)(三三)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新疫区普遍易感,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多为儿童。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多为儿童。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对,并可维持多年,对异型病毒也有异型病毒也有1 1年以上免疫力。年以上免疫力。同时感染登革病毒同时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其他后,对其他B B组虫媒病毒,也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组虫媒病毒,也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如登革热流行后,乙型脑炎发病率随之降免疫,如登革热流行后,乙型脑炎发病率随之降低。低。(四四)流行特征流行特
15、征1.地方性地方性2.季节性季节性3.突然性突然性4.传播迅速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病死率低疫情常由疫情常由一地向一地向四周蔓延四周蔓延。2.1突然起病突然起病,发热发热(2436小时内可达小时内可达3940,部分患者表现为双峰热),部分患者表现为双峰热),较较剧烈的头痛剧烈的头痛、眼眶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全身肌肉、骨关节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等。2.2皮疹:于病程第皮疹:于病程第57日出现为多样性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针尖样针尖样出血
16、性皮疹)出血性皮疹)或或“皮岛皮岛”样表现等。样表现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不脱屑。持续3天天5天。天。2.3有出血倾向(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束臂试验阳性),一般),一般在病程在病程58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出血等。2.4消化道大出血,或胸腹腔出血,或颅消化道大出血,或胸腹腔出血,或颅内出血。内出血。2.5肝肿大,胸腹腔积液。肝肿大,胸腹腔积液。2.6皮肤湿冷、烦躁、脉搏细数,低血压皮肤湿冷、烦躁、脉搏细数,低血压和脉压小于和脉压小于20mmHg(2.7kPa)及血压测)及血压测不到、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不到、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1白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3.2血小板减少(低于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3.3血液浓缩:如白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血液浓缩:如白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增加增加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