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古代汉语(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大学《古代汉语(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叠音词2.异体字参考答案:1.又称重言词、重言形况字、叠字,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双音词,其主要功能是模拟声音,描绘性状。2 .又称异形字、或体字、俗体字、重文,指某一历史时期共写同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换言之,就是所记的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二、解释说明题谈谈你对汉字形声化的认识1 .形声化的原因:A.直接绘形造字的局限性B.借字表音现象造成表词混乱2 .形声字的优越性:a.显示信息的全面性b.区别性c.能产性d.系统性3 .汉字形声化的方式:a.在原字基础上加注声符:b.把原字的一部分改为声符;c.在原字基础上加注义符。4 .汉字
2、表意方式的质变:人们对字符的认识不再与物象直接联系,也就是说,不需要从字形中直接辨识出物象来,而是凭借形音义已经结合了的基础构件来概括表意。(说明: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也可就某一方面结合例证具体阐释。)三、翻译古文1 .癸酉,师陈于富。邮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郊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都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日:“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口:“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
3、大事也?摸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参考译文:公元前589年6月17日,齐、晋双方军队在鞍摆开阵势。邮复为齐侯驾车,逢丑父为戎右。晋国的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当戎右。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J不给马披上甲就驱马奔驰。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没有中断擂鼓,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射中的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忍着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地势不平,我必定下去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不过您确实伤势很
4、重难以支持了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鼓声和战旗,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只要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怎么能由于伤痛而败坏了国君的大事呢?穿上盔甲,手执兵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痛还不至于死,您还是努力指挥战斗吧!”解张将右手所持的辔绳并握于左手,腾出右手接过郤克的鼓槌擂鼓。张侯所驾的马狂奔起来,晋军跟随他们。齐军崩溃。晋军追赶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遍。2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躅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会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
5、,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J稽首而对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J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犹不改。参考译文: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诗大雅荡说:没有人做事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可以善终。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周宜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宜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