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而得知不思则不得也——程颐第一章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而得知不思则不得也——程颐第一章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概述.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而得知,不思则不得也。程颐汽队仆第一章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概述本章学习目标 熟悉学前教育活动的分类和特点。 熟悉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 了解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意义。核心概念学前教育活动(PreSChoOleducationactivities)教育活动设计(educationalactivitydesign)学习能力(Iearningability)儿童主体性(ChiIdrCnssubjectivity)领域活动(fieldactivities)引导案例案例一:在某幼儿园的中班,由于午休时班里几个孩子吵着要讲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于是下午刘老师临时决定,带领孩子们
2、玩这个故事的角色扮演游戏。由于准备时间匆忙,没有故事主人公的服装,道具也很简单,不少孩子对此失去了开始的兴致,还有个别男孩子对这个故事根本不感兴趣,可是当时老师没有在意也没有喊停。当孩子们开始分角色选道具的时候发生了矛盾,大家都想扮演美丽的白雪公主,没有人想演小矮人,许多小朋友都很不高兴,这时刘老师随意分配了角色,要求他们必须按照分配的角色演。表演终于开始了,有个小朋友忘了台词,可惜刘老师对故事情节不是很了解,不能及时给予指导。案例二:张老师为了让学前儿童学习“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和“压强会使水位上升的知识,准备进行一次名为“神奇的水的科学教育活动。她提前备好课,准备了合适的道具,确保每个学前
3、儿童都有一份。上课了,老师请学前儿童利用眼前的蜡烛、盘子、水杯等道具,让水位自动上升,孩子们积极尝试,有的把蜡烛放在水里,有的用盘子盖住水杯最后,张老师把蜡烛点燃放在盘子上,盖上水杯,等蜡烛熄灭后水位就升高了!孩子们都很激动,因此印象也很深刻。(资料来源:)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对比出上述两则案例的差异。案例一中刘老师不懂如何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所以发生了学前儿童不感兴趣、活动过程发生冲突、教师因不够熟悉故事情节而不知如何指导的种种意外。而案例二中的张老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分析了水能否升起来和水怎样升起来”会不会引发学前儿童的兴趣,这样的科学教育活动是否有意义,并准备了充足的道具。由此可见,学前
4、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尤为重要。那么,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由哪些环节组成呢?有什么特点和要求呢?教师又该如何进行教育活动设计呢?1学习指导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学前教育活动的特点、活动设计的原则和任务以及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仔细阅读教材,掌握相关的理论。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了解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最后,根据教学实践活动,掌握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对学前儿童和教师的实际意义。幼儿园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只为学前儿童系统地提供了新的学习经验,也是帮助学前儿童把学习经验系统化、引导其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
5、的?教学活动如何达到有效性?这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研讨的核心问题。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同学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准备战略、教学实施战略和教学评价战略。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对一次活动的具体行动规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图,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十分必要的前提条件。可见,教学活动设计得好坏,是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果的关键。第一节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特点一、学前教育活动广义的学前教育活动指的是对受教育者-学前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一切活动。狭义的学前教育活动专指在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的活动,包括幼儿园教育活动和托儿所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
6、发展,培养学前儿童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一)学前教育活动的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活动过程。主体是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的人,是客体存在意义的决定者。学前儿童是学前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最积极的因素。同时,教师也是另一活动主体。此外,教师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支持者,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上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两个概念,是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客体是指学前儿童活动的对象,包括活动所涉及的人和物以及环境。活动过程是由活动主体与活动对象进行接触与发生作用的过程,它是活动的体现,由活动主体的动作、操作、语
7、言等构成。(二)学前教育活动的分类学前教育活动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以下五类。(1)按教育内容划分,学前教育活动可分为学前单科教育活动、学前领域教育活动、学前主题教育活动和学前区域教育活动。(2)按活动性质划分,学前教育活动可分为一日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操作活动和考察活动。(3)按活动形式划分,学前教育活动可分为集体教育活动、小组教育活动、个别教育活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配合、合理交替、互为补充。(4)按学习方式划分,学前教育活动可分为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5)按活动参与人员划分,学前教育活动可分为全园活动、亲子活动等。(三)学前教育活动的特点1 .计划性学前儿
8、童去幼儿园接受教育是自愿的、有计划的,家长可以根据学前儿童和自己的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送进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及送进哪所托儿所或幼儿园。家长想让学前儿童学到哪些技能,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也是可以与幼儿园教师协商的。此外,教师在选择活动之前要考虑到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能否让学前儿童学到知识,会给学前儿童带来哪些积极影响。2 .生活性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必须遵循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学前儿童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在学前教育活动
9、中,儿童更多是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即使是认知方面的学习,也必须紧密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学前儿童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一活动的内容来自学前儿童的生活,活动的实施贯穿于学前儿童的每日生活。3 .情境性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经验欠缺,他们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认识客观世界,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直接接触,进行感知和操作,获取直接经验。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学前儿童只有通过感官和动作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才会理解。因此,学前教育活动大多是以情境性为主的,对学前儿童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10、,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4 .整合性所谓整合性,是指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媒体演示利语言解说的整合。第一种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容易出现两种教学形式。一种是教师包办型,整个活动过程全由教师做主,形成一种我说你听、我问你答的态势,效果很不好;另一种是放纵学生型,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便放开手让他们去做,对活动的过程没有指导和参与,导致整个活动在快乐中进行、在混乱中结束。所以,教育活动应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整合。第二种是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在现代化教学中,媒体的使用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但如果过度地运用媒体又
11、会喧宾夺主,所以教育活动应处理好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关系。(四)学前教育活动的本质特点学前教育活动的本质是指教师依据学前儿童的特点,制定教育活动目标,选择教育活动内容,采用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科学地安排和组织活动,支持学前儿童活动、促进学前儿童发展而事先研究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的计划的行为,这种行为应该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合作性。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一)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含义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一般是指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结构方法和手段等多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而设计形成的,相对稳定而又概括的范型,是为促进儿童学习而对学习过程和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是
12、分析儿童的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儿童学习需要的互动系统的全过程。(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1 .活动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即设计意图,是根据当地教育资源、幼儿园及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活动内容概述活动过程中拟实践的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2 .活动目标学前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教师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原有的水平和能力、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来确定具体明确的活动目标。3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教育活动正常进行所必需的知识与物质准备,具体包括学前儿童的经验准备、材料准备、活动场地的布置等。4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设计是对教育活动中的各个部分内容与方法事先加以确定,通常包括
13、导入、展开、结束这三个基本步骤。5 .活动评价学前教育活动的评价是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教育活动的评价因教育及教学观的不同,评价项目也有所不同,但教学评价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的成效。了解教师和学前儿童的行为,主要从目标、内容、教师和学前儿童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三)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1 .发展适宜性原则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和实施活动都应该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每个学前儿童的不同,关注每个学前儿童的个体差异,设身处地为学前儿童着想。此外,教育活动设计应在最近发展区内有延伸的空间,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前儿童设计带有一定难度
14、的学习内容,调动学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活动。2 .教育科学性原则教育科学性原则是指教育活动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指导的教育行为准则。科学性的主要标志是信息全面、预测正确、步骤清晰、责任目标明确、反馈及时。现代教育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变化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广,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科技发展的一体化,要求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有利于为学前儿童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时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以保证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15、3 儿童主体性原则从幼儿园教育活动本身来说,在活动中教师和学前儿童是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可以说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体。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指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意志和发展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具有主动、积极的心态以及探索未知和创新的内在需求。因此,学前儿童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遵循以学前儿童为主体的原则,在活动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要注重激发学前儿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善于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并适时地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发挥学前儿童的主体性,使学前儿童能够积极参与生活和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发展和心智的成熟,同时也有利于培
16、养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4 .教育开放性原则教育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时,既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要求和内容范围,在预测、分析学前儿童的学习需要以及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进行必要的预设,同时也要给教育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这种空间是随时随地为学前儿童偶发的、自然生成的、即日寸体验的活动准备的。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目标的开放。教师在设置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活动的内容特点、班级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时间、地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如区角活动与学科活动目标的区别,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小组活动目标的区别等。比如为雨的神秘教学活动制定目标时,就要充分考虑没有下雨和真的下雨了,在室内还是在室外等不同的因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