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中气升降理在脾胃中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元御中气升降理在脾胃中的应用.ppt(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黄元御黄元御(1705-1758),名玉璐,字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家,曾为乾隆邑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家,曾为乾隆御医。御医。30岁时偶患目疾,为庸工所误,导致左目岁时偶患目疾,为庸工所误,导致左目失明,遂放弃仕途,转而潜心研悟岐黄之失明,遂放弃仕途,转而潜心研悟岐黄之术。他在二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精研古术。他在二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精研古圣经典,致力深而识悟彻,深得先圣遗旨。圣经典,致力深而识悟彻,深得先圣遗旨。素问悬解素问悬解、灵枢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
2、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伤寒说意、四圣心源四圣心源、素灵微蕴素灵微蕴、长沙药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玉楸药解 等等11部专著。部专著。全书分十卷。前四卷谈基础理论,后六卷谈具体疾病,包全书分十卷。前四卷谈基础理论,后六卷谈具体疾病,包括杂病,七窍、五官、外科疮疡、妇科经产等。括杂病,七窍、五官、外科疮疡、妇科经产等。黄元御的学术特点:黄元御的学术特点:“天人合一,一气周流天人合一,一气周流”提出从本气为病的角度去认识疾病发生,创立提出从本气为病的角度去认识疾病发生,创立“一气周流,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土枢四象”理论来阐述人体结构模式,用理论来阐述人体结构模式,用“左升右降左升右降”理理论阐述疾病发生发展
3、的病机。论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病机。临床十分重视阳气,临证力主扶阳抑阴,崇尚脾土,对脾临床十分重视阳气,临证力主扶阳抑阴,崇尚脾土,对脾胃升降理论在临床应用有更加独特认识。胃升降理论在临床应用有更加独特认识。黄氏认为阴阳是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中产生黄氏认为阴阳是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中产生的,升则为阳,降则为阴;是两种运动中的,升则为阳,降则为阴;是两种运动中的趋势,不是具体的物质。的趋势,不是具体的物质。“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在气的层次上理解:是在气的层次上理解:“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浮升,浊则沉
4、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则为阴,清浊之间,是谓中气,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纽阳升降之枢纽,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一气周流)(一气周流)四圣心源四圣心源卷一卷一 天人解天人解 与与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云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是一是一致的。致的。“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
5、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卷一卷一天人解天人解阴阳变化阴阳变化 “一气周流一气周流”在不同位置、不同状态、不同时间段在不同位置、不同状态、不同时间段有不同名字有不同名字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
6、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为肺,降于下,则为肾。”卷一卷一天人解天人解藏府生成藏府生成“人身十二脏腑之经气,行于身之上下左右,人身十二脏腑之经气,行于身之上下左右,左升右降,如轮一般。中气在人身胸之下左升右降,如轮一般。中气在人身胸之下脐之上,居中枢之地,如轮之轴一般。中脐之上,居中枢之地,如轮之轴一般。中轴左旋右转,轮即左升右降。轴左旋右转,轮即左升右降。”彭氏把中气四维轴轮互运成圆运动理论彭氏把中气四维轴轮互运成圆运动
7、理论进一步发展为:中气如轴,脏腑之经气如进一步发展为:中气如轴,脏腑之经气如轮,中气与经气轴轮互运成圆运动。轮,中气与经气轴轮互运成圆运动。一、生理观念上的基本理论一、生理观念上的基本理论 1.1、主张人身立命,以阳为本主张人身立命,以阳为本 “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阳虚者,尽人皆是也”。“人之衰也,火渐衰而水渐长,燥日减而湿日增,阳不人之衰也,火渐衰而水渐长,燥日减而湿日增,阳不胜阴,自然之理胜阴,自然之理扶阳抑阴为不易之道扶阳抑阴为不易之道”。四圣四圣心源卷四心源卷四劳伤解劳伤解阳虚阳虚 黄氏临证治疗上
8、处处顾护阳气,用药喜温热而远苦寒。黄氏临证治疗上处处顾护阳气,用药喜温热而远苦寒。黄元御对阴阳学说的理解重在黄元御对阴阳学说的理解重在“气化气化”层面层面 黄氏认为:中气为阴阳五行之本,而阴阳五行又黄氏认为:中气为阴阳五行之本,而阴阳五行又是万物生化之源。他提出的中气升降论秉承是万物生化之源。他提出的中气升降论秉承内内经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理论,视人为一理论,视人为一“器器”。以升降为机,出入为用。以升降为机,出入为用。“枢轴运动,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四圣心源卷一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天人解阴阳变化阴阳变
9、化)前面提到的黄氏前面提到的黄氏“一气周流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土枢四象”的理论结构,演化气机的理论结构,演化气机“左升右降左升右降”机制来阐述机制来阐述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变化。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变化。四圣心源卷四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劳伤解精神精神提到提到“培养中气,培养中气,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升肝脾以益木火之生长,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升肝脾以益木火之生长,则精密而神安矣则精密而神安矣”2.1、提出、提出阳气虚衰阳气虚衰是疾病发生的病机关键:是疾病发生的病机关键:“阳盛则壮,阴虚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阳盛则壮,阴虚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
10、。四圣心源卷四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劳伤解阳虚阳虚 黄氏认为,阳气在生理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阳黄氏认为,阳气在生理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阳气虚衰乃病机关键。阳气若伤,阴霾弥漫,百气虚衰乃病机关键。阳气若伤,阴霾弥漫,百病由生。在病由生。在四圣心源四圣心源中所载病证,绝大多中所载病证,绝大多数是因阳衰所致。数是因阳衰所致。2.2、阳微火衰的原因必责之于脾阳微火衰的原因必责之于脾 “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不升,木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脾土之弱病阳虚。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脾土
11、之弱是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四圣心源卷四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劳伤解阳虚阳虚 2.3、阳衰土湿水寒是致病之源、阳衰土湿水寒是致病之源 黄元御将黄元御将阳衰、土湿、水寒阳衰、土湿、水寒作为一切外感杂病作为一切外感杂病发生的主要根源:发生的主要根源:“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莫不由此”四圣心源卷四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劳伤解中气中气 “百病之生,悉由土湿,是以多有痰证,而鼓胀、百病之生,悉由土湿,是以多有痰证,而鼓胀、噎
12、膈、虚劳、吐衄、嗽喘、惊悸之家更甚。原噎膈、虚劳、吐衄、嗽喘、惊悸之家更甚。原因土湿阳虚、气滞津凝因土湿阳虚、气滞津凝”四圣心源四圣心源卷五卷五杂杂病解上病解上 “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四圣心源卷二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六气解太阴湿土太阴湿土。“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脾陷之根,因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水寒脾陷之根,因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水寒”。“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
13、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四圣心源卷四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劳伤解阳虚阳虚 黄元御提出的:黄元御提出的:“中气(脾胃)中气(脾胃)四维四维(肝心肺肾)(肝心肺肾)”的框架模式,创立的框架模式,创立“一气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周流,土枢四象”理论模式:即中气脾胃理论模式:即中气脾胃的升降构成一气周流的中心(即枢),带的升降构成一气周流的中心(即枢),带动肝心肺肾四维的升降浮沉;中气(脾胃)动肝心肺肾四维的升降浮沉;中气(脾胃)失健则导致四维(肝心肺肾)之病。失健则导致四维(肝心肺肾)之病。“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
14、”;“百病之来,湿居十百病之来,湿居十九,悉缘于太阴脾土之阳衰也九,悉缘于太阴脾土之阳衰也”四圣心源卷四圣心源卷四四劳伤解劳伤解 黄氏认为人身立命,阳气为本。阳气受损,黄氏认为人身立命,阳气为本。阳气受损,群阴即起,则百病作也,而阳虚证的关键是脾土群阴即起,则百病作也,而阳虚证的关键是脾土虚。阳衰中气枢轴失常致土湿、水寒是致病之根虚。阳衰中气枢轴失常致土湿、水寒是致病之根源,而其基点无不系于中气之升降。源,而其基点无不系于中气之升降。“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
15、。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此古今之大祸也”。四圣心源卷二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六气解太阴湿土太阴湿土 临证强调临证强调“扶阳抑阴为不易之道扶阳抑阴为不易之道”。治疗上首重。治疗上首重顾护或恢复中气的升降健运,用药喜温热而远苦顾护或恢复中气的升降健运,用药喜温热而远苦寒。对贵阴贱阳,滥用寒凉的流弊深恶痛绝。寒。对贵阴贱阳,滥用寒凉的流弊深恶痛绝。针对中气虚衰,黄元御创立黄芽汤。针对中气虚衰,黄元御创立黄芽汤。方中以人参、干姜崇阳补火,茯苓、甘草培土泻方中以人参、干姜崇阳补火,茯苓、甘草培土泻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
16、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加减:加减: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疏肝;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疏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作为黄元御的代表方剂黄芽汤充分体现其扶阳抑作为黄元御的代表方剂黄芽汤充分体现其扶阳抑阴,中气脾阳健运的理念。阴,中气脾阳健运的理念。四圣心源四圣心源中载方中载方140首,其中首,其中107首方有甘草,首方有甘草,78首方有茯苓,首方有茯苓,70首方有桂枝,首方有桂枝,39首方有干姜,首方有干姜,32首方有半夏。首方有半夏。黄元御注重阳气,崇阳温补,突出的是阳气黄元御注重阳气,崇阳温补,突出的是阳气“动动”的特点。认为阳气的周流非常重要,临证不的特点。认为阳气的周流非常重要,临证不以大热之品纯补,而是强调运化阳气,阳气化则不以大热之品纯补,而是强调运化阳气,阳气化则不壅,故能温煦振奋、行气利水,发挥其生理功能。壅,故能温煦振奋、行气利水,发挥其生理功能。“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以故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