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减量化处理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减量化处理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烟台东方蛋白科技有限公司污泥减量化处理项目项目代码2305-370685-04-01-589070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招远市金城路668号地理坐标(120度18分18.200秒,37度28分1.536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N7723固体废物治理C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建设项目行业类别47-1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水处理污泥)、建筑施工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3r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n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口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招远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项目审批(核准/备
2、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500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比(%)ZO施工工期1个月是否开工建设M否门是:用地(用海)面积(m2)0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1、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本项目生产用设备及工艺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改)中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与环发201277号文和环发201298号文的符合性分析其他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文)中要求:新、改、扩建
3、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照相应技术导则要求,科学预测评价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从环境风险源、扩散途径、保护目标三方面识别环境风险,科学开展环境风险预测,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关于切实加强风唆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文)中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里设置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完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I69-2018)附录B,本项目涉及危险物质为沼气,Ql.环境风险潜势为I,因此本项目进行简单分析。本环评拟对项目的环境风险、废气防治措施进行重点评价,项目方按照规定设计完善
4、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3、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与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符合性分析详见下表。表1-1与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符合性分析具体要求本工程情况符合性(三)淘汰低效落后产能。依据安全、环保、技术、能耗、效益标准,以钢铁、地炼、焦化、煤电、水泥、轮胎、煤炭、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任务,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党委、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市党委、政府落实,不再一一列出)到
5、2022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不含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钢铁产能原则上全部转移退出,合计炼钢产能1886万吨、炼铁产能1975万吨。到2023年,转移退出传输通道城市外炼钢产能490万吨、炼铁产能450万吨。因本项目不属于所列行业,不涉及低效落后产能,不属于散乱污”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无法实施的,可视情况报省政府同意后作相应调整。到2022年,退出参与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整合的6家地炼企业,合计产能1520万吨。到2023年,根据重大石化项目实施情况,推进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和炼油能力在300万吨及以下未实现炼化体化的地炼产能分批整合转移。2021年,全省淘汰炭化室高度小
6、于5.5米的焦炉及热回收焦炉,压减焦化产能180万吨。2022年,组织单独厂区100万吨以下独立焦化企业115万吨产能整合退出到2023年,继续实施以煤定产,确保焦炭产量控制在3200万吨以内;继续实施以钢定焦”,引导钢焦一体化布局。到2022年,除特种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产线外,25吨/日以下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整合退出,2500吨/日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整合退出一半,其余25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须确定产能置换方案。到2022年,直径3.2米及以下水泥磨机全部整合退出。逾期未完成产能置换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水泥磨机,直接关停退出。到2022年,年产能120万条以下的全钢子午胎(工程轮胎
7、、航空轮胎、宽断面无内胎除外)、500万条以下的半钢子午胎(缺气保用轮胎、赛车胎高端产品、超低断面轮胎除外)企业全部整合退出,淘汰不能实现密闭式自动投料的炼胶机及不能实现充氮工艺的子午胎行业硫化设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配合)综合考虑煤矿资源禀赋、开采条件、灾害威胁程度等因素,分类处置,精准施策。到2021年,全部关闭全省30万吨/年及以下8处煤矿,合计产能240万吨;关闭退出19处采深超千米冲击地压煤矿,合计产能3160万吨。(省能源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等部门配合)实施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按照“发现-起、处置一起”的原则,实施分类整治。(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
8、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要制定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再生橡胶、废旧塑料再生、i瓦、石灰、石膏等行业,对生产工艺装备进行筛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推动低效落后产能退出。(四)严控重点行业新增产能。重大项目建设,必须首先满足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是原则,等量替代是例外”的总量控制刚性要求。(省生态环境厅牵头)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深入实施四上四压,坚持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整压散”。对钢铁、地炼、焦化、煤电、电解铝、水泥、轮胎、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实施产能总量控制,严格执行产能置换要求,确保产能总量只减不增.严格执行国家煤化工、铁合金等行业
9、产能控制或产能置换办法。“两高”项日建设做到产能减量、能耗减量、煤炭减量、碳排放减量和常规污染物减量等“五个减量,新建项目要按照规定实施减量替代,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严禁新增水泥熟料、粉磨产能,严禁省外水泥熟料、粉磨、焦化产能转入我省。(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于所列重点符合(五)推动绿色循环低碳改造.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制定碳达峰目标,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优化整合钢铁、地炼、焦化、煤电、水泥、轮胎、煤炭、化工
10、等行业产能布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对人口密本项目不属于所列重点行业或项目、本项目不属符合集、资源开发强度大、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区域实施重点管控,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将三线一单作为综合决策的前提条件,加强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作为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和审批的重要依据。(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实施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以钢铁、焦化、铸造、建材、有色、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
11、型升级。2021年年底前,制定山东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在能源、治金、化工等13个重点行业依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选树一批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2023年年底前,生态工业园区力争达到30家以上。(省生态环境厅牵头)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重点行业完成限制类产能装备的升级改造,鼓励高炉一转炉长流程钢铁企业转型为电炉短流程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加强燃煤机组、自备电站、锅炉、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运行管控,开展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玻璃、陶瓷、铸造、有色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推动生产、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工业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产品,从源头减少VoCS排
12、放。到2023年,建立60个原辅材料替代示范项目,高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比例达到9%。(省生态环境厅牵头)提升园区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化工等行业园区集聚水平,实施建材、化工、铸造等产业集群提升改造,提高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到2023年,化工园区(含化工重点监控点)内化工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到75%。围绕炼化-体化、新材料、海洋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轮胎制造等六大产业高质最发展,聚焦产业链重点产品和关键环节,强化产业链优势,加快补齐补强短板,推动化工园区优化提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百己合)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各市组织对城巾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布局情况
13、进行摸底,制定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工作计划。已经明确退城的企业,按计划退出城市建成区;未明确退城的企业,分批实施污染深度治理改造,实现有组织排放稳定达标、无组织排放全流程收集处理、物料运输清洁化”,到2023年,明显降低对16市主城区空气质量影响。于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六)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壮大规模、增量崛起,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到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过IooO亿元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5个,新培育20个以上省
14、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率先形成一批应用解决方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行“链长制,开展强链建桂补链保链专项行动.实施雁阵形”集群提升行动,加大对新兴产业领域41个雁阵形”集群和62家领军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鼓励企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以风电
15、装备、核电装备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园区。打造中国氢谷东方氢岛两大品牌,建设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燃料电池整车及氢能制储装备两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到2023年,力争全省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260亿元,工业副产氢纯化、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关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壮大环保制造业,发展环境服务业,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业。依法实施环保产业统计调查报表制度,编制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升环境治理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实施百强企业培育工程,打造济南、青岛、淄博等环保产业集群。(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深入调整能源结构(七)严控化石能源消费。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在满足全社会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进一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实现新增能源需求主要由清洁能源供给。到2023年,全省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9600万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力争达到4400万吨标准煤以上;煤炭消费总量压减6%以上,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