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docx
《学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 .通过阅读不同景观及其分布图,理解自然带的概念。2 .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世界气候图,掌握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成因,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重难点】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1 .表现及成因(1)表现: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2)成因: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2 .自然带的形成(1)成因:不同地域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2)表现: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在地球上呈萤状分布。(3)命名:以植被类型命名
2、。3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图表点拨教材第IOl页图512,该图展示了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由图中自然带的名称和分布可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有很强的相关性。(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1)规律:热量带大致与辘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2)成因:数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也有重要影响。2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1)规律:自然带平行于涯崖方向延伸、垂直于灌崖方向更替。(2)成因:主要受从沿海到内陆不同的水会条件控制。(3)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地区表现比较明显。特别提醒水平方向上,陆地自然带
3、在低纬、高纬度地区都是横穿整个大陆地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更明显;在中纬度地区,陆地自然带只是在大陆东西两岸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仰、南北更替,总体上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更明显。(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 .垂直地域分异(1)概念:地表景观随施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2)成因:热量状况、水分条件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3)规律: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2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1)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2)表现: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二、初试身手(一)自主诊断(1)自然带之间有明显界线。()(2)自然带相同,气候类型一定相同;气候类型一
4、样,自然带一定相同。()(3)纬度越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4)任何区域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5)关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大体上呈现与纬线平行伸展的条带状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其次才受水分的影响C.中纬度地区从大陆滨海向内陆方向显示出各自然带的逐渐更替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南半球的表现比北半球明显提示:(I)X自然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总是从这一带逐渐转变为另一带。(2) 自然带相同,气候类型不一定相同,比如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控制下都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气候类型一样,自然带不一定
![学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1页](https://www.yzwku.com/fileroot_temp1/2022-12/13/6be1bd20-da83-4aad-8fb5-921107b05470/6be1bd20-da83-4aad-8fb5-921107b054701.gif)
![学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2页](https://www.yzwku.com/fileroot_temp1/2022-12/13/6be1bd20-da83-4aad-8fb5-921107b05470/6be1bd20-da83-4aad-8fb5-921107b054702.gif)
![学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docx_第3页](https://www.yzwku.com/fileroot_temp1/2022-12/13/6be1bd20-da83-4aad-8fb5-921107b05470/6be1bd20-da83-4aad-8fb5-921107b05470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环境 差异性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