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发展规划(2023-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综合发展规划(2023-202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中学综合发展规划(2023-2025)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为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我校依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本着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实际,特制订XXXX中学发展建设规划(2023-2025)。-、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以强化管理赋能质量提升,以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内涵发展,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以提升办学实绩为重点目标任务,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
2、极应变,为济南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实验智慧与实验”力量。二、发展现状(一)原有优势1.学校精神代代传承。XXXX中学自1948年成立以来,坚持实验性”与示范性”的办学特色,以博学日新、德行天下为校训,始终秉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融合儒家文化底蕴与时代特点,确立了务实求是、勇于探索、登攀不止、敢为人先”的实验精神。精神旗帜的引领,是学校积极勾画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蓝图、继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2.办学规模初步形成。学校目前拥有中心校区(走读)和东校区(寄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23亩,在校学生57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2013年建立济南西城实验中
3、学,2017年成立XXXX中学教育集团,2018年纳入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2019年纳入济南新航实验外国语学校,2023年托管德润中学。集团办学经验在全市辐射,为济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3.办学基础扎实稳固。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取得了骄人的办学成绩: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校园国家级绿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校等数十项国字号荣誉称号。教育部领导多次高度评价学校育人举措和办学成果
4、,办学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成为XX素质教育的领跑者,跻身全国知名高中,目前也已成为70多所名优高校优质生源基地。4.师资队伍素质精良。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学实绩斐然的师资队伍,他们对学校感情深厚,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名师辐射带动作用显著,青年教师培养方向明确。目前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正高级教师9人,特级教师17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3人,省市级教学能手23人,全国、省市级优质课评比获奖者百余人。(二)存在问题1.办学条件制约学校发展。财政经费不足,自筹资金渠道有限,导致教育教学功能区配备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在拔尖创新
5、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与平台提供方面,因资金问题显得捉襟见肘: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严重不足,教学设备严重老化,生物竞赛至今没有专用实验室。供需矛盾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限制了优质人才培养。2.教师队伍配备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在编教师479人,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辅人员基数过大。由于历史原因,30余位主要学科教师现教授校本或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学科教师数量依然不足。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为43岁,46岁以上的教师占比45%,3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24%。三是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教师占比39%,女性教师占比61%;40岁以下的教师中
6、,女性教师占比81%o3.干部队伍老龄化。年轻干部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经过统计,我校中层正职干部平均年龄是49岁,其中年龄最小的干部是40岁,45岁以上的干部数量占比高达85.7%;中层副职平均年龄为43岁,40岁以下的干部数量是7人,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只有2人,以上情况导致干部队伍创新能力不足。4.评价机制不健全。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发现,教师成长、任用和竞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尚未形成对落后学科和落后教师的监管和帮扶机制,个别教师不能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转变
7、观念,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成绩长期低位徘徊;受教师队伍结构及职称评聘等因素影响,部分教师发展内驱力不足,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和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制约了学校教师队伍长远发展。(三)机遇挑战1.国家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带来战略机遇。近年来,重大教育政策密集出台,为高中学校的教育发展梳理了脉络,指明了方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作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重点部署。2021年,印发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形成多样化特色发
8、展格局。2022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发挥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为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环境。2022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支持学校全覆盖、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2.本市相关政策实施提供指导支持。济南市印发实施济南市关于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前,省会城市首位度大幅提升,经济集聚、创新创造、人文凝聚、开放交流、综合服务功能全面释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本建成,引领省会经济圈实现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济南市关于
9、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出台,济南迈入特大城市行列,生源基数得到保障,为学校生源持续改善奠定了良好基础。3.我校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三新”背景下,办学模式与教育教学理念方式面临挑战。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心理问题频出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生抗压抗挫能力有限,影响心态与学习成绩,学校发展遇到阻力。部分学生后续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均需要有效训练。初高衔接的有效方式还需要继续加强探索,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新高考改革的同时也为学校带来发展机遇,使学校拥有了更大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
10、量。三、规划目标1.整体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内抓管理,外塑形象。加强教学规范督导检查;优化提升宣传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严抓学生管理,使学业成绩和素养活动实现双提升;提升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2.现代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建成智能化校园,实现智能化管理,让管理人员从原来繁重的各种数据和报表中解脱出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实行轮岗和交流制,形成活水,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细化管理,完善设施,加强学校资源配置。3.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围绕培养怎样的学生”,树立实验学子的良好形象。改进完善教育教学模式,变以教材为模板的教学体系为教材+知识模块+能力模块”的教学体系。拓宽引进人才渠道,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调
11、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探索优生培养模式,切实为济南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四、发展举措(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建设引领学校工作。1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方位开展党性教育。将党建引领贯彻学校发展全过程。强化党风、行政、意识形态与安全一岗四责制落实。积极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泉心育人”廉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提高依法执教和规范职业道德自觉性。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和廉洁警示教育,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畅通书记(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实验对话场”圆桌汇等沟通渠道,形成问题研讨、共商策略、整改反馈的管理闭环。2.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系统性,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凝聚党建力量,打造党建+
12、引领融合模式。推行部门考核赋分评定,推进双亮工程,实施共性+个性+动态为一体的指标体系。培育先进典型,开展聚力当先锋党员先锋岗”等活动,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优化党建教研模式,发挥优秀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学科团队,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实施成长、成才、成功、成名四成工程,形成党建工作对教科研工作的驱动力。3.树立底线思维,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认真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党支部书记季度述职评议,抓实清单化管理,强化基层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的工作意识。及时进行风险隐患摸排并健全摸排台账,坚决抵御防范宗教、邪教向校园渗透,严格贯彻执行一会一报”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阵地管理,通过与融媒
13、体共建、活动共办、课程培训等形式,提升干部教师舆情应对素养。(二)着力打造德育全链条,以校园文化助力培根铸魂。1.构建全环境育人生态链,锻造素质过硬的德育团队。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以省级班主任工作室为先导,开展校级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推进班主任慧心工程,修订班本德育课程读本;完善教师全员育人导师制,编写配套手册;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制订见习班主任培养方案。加强三级家委会建设,拓展父母大学活动场域,将公益讲堂逐步辐射周边初中小学,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发挥现有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作用,进一步拓展社会资源与网络资源,与学校官网形成宣传矩阵,丰富正面舆论供给,形成网络道德教育良好生态。2.调整完善德育课程
14、体系,树立特色德育品牌。紧扣课程体系基本要素,融合德育课程与活动,开展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等多种形式课程,形成德育校本专属教材。遴选校内不同学科教师,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网络资源与社会资源,充实德育素材库,形成基础资源支撑。发挥学部在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学校德育管理评价方法,构建切实可行的德育评价体系。3.为新时代实验学子画像,着力君子文化品格塑造。传承实验文化,悉心培育新时代现代君子。立足地域历史文化,持续深化实验学子修身行动”。借助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传统文化课程、人文学科活动,通过融媒体宣传矩阵、校园广播、书香校园建设、场地建设等手段营造培育氛
15、围,使君子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继续发挥经典德育品牌学长制优势,编写学生干部工作指南,激发学生自律自主自强的君子精神。4.推动五育并举融合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健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融合育人机制,以体强心,以美育人。实施体育固本行动,将心理健康作为独立研究纳入体育课程改革。做好体质测试和体育、艺术素养测评,坚持阳光体育运动;丰富美育课程,积极参与美育传统特色学校评选。依托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手册,落实心理筛查、建档、危机干预等标准流程,完善心理高危学生档案,不定期追踪。整合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行业体验、研学旅行等活动,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申报劳动示范校
16、。(三)深度聚焦教学改革,以系统化建设推动内涵发展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守住学校生命线。实施强科培优行动,以2023教研组建设年”为主题,依托省市学科基地,创建星级教研组”,改进教学实绩评价方式,以组室评比促进个人进步,以团队进步促进师资队伍发展。不断完善教师成长模式,通过系列论坛助力名师成长;发挥名师共同体”示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成长;发挥菁莪工程纽带作用,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探索多渠道人才招聘方式,建立教师队伍梯次培养机制。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学校发展根基。推进双新示范校建设,梳理成果总结经验。调适学校情境中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关系,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化行动指南,深化完善课程体系图谱。整合选修课程+”资源,持续打造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