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措施及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措施及建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措施及建议*县是全国首批生猪调出大县、农业农村部畜牧业绿色示范县创建备选县、云南省生猪主产区之一,生猪产业是*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生猪产值占畜牧产值的70%以上。近年来,按照“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和粪污资源化”的建设思路,引领传统畜牧业改造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县生猪生产稳步发展,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为全县畜牧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提供了源动力。一、生猪产业发展现状(一)生产情况2019年12月,全县生猪存栏91.37万头,同比下降0.54%,能繁母猪存栏9.9
2、7万头,同比下降1.51%,出栏215.13万头,占年计划215万头的100.06%,同比增长2.13%;猪肉产量21.83万t,同比增长1.69%o实现畜牧业产值58.26亿元,比2018年的56.94亿元增长2.32%,实现畜牧业收入27.67亿元,比2018年的26.88亿元增长2.94%0其中实现生猪产值41.67亿元,占畜牧业产值58.26亿元的71.53虬占农业总产值106.55亿元的39.11%,实现生猪产业收入19.68亿元,占畜牧业收入27.67亿元的71.12斩农民人均生猪产业收入达3331元。(二)生猪规模化及畜产品加工情况L规模户发展情况*县累计建设和发展规模养殖场(户
3、)1650户(2019年新发展100头能繁母猪以上规模养殖户48户),其中符合农业农村部备案标准并进行统一赋码的规模养殖场721户(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313户59.23万头,奶牛存栏IOO头以上2户5460头,肉牛出栏50头以上12户3130头,羊出栏100只以上23户5157只,蛋鸡存栏2OOO羽以上161户155.37万羽,肉鸡出栏10000羽以上210户526.69万羽)2 .集约化生产情况全县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下,实现了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的目的。生猪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云南神农*猪业已建成并投入生产的1个10万头生猪育肥场、3个5万头生猪育肥场、
4、1个8OOO头能繁母猪扩繁场,完成25万头生猪产能布局;双胞胎集团的1个L5万头能繁母猪扩繁场正在建设,全面打造40万头生猪养殖规划;原先的小规模户现在大多改变了单打独斗的模式,依靠大集团代养抱团发展,神农11户5500头、正大3户1.21万头、双胞胎52户3.5万头、利源16户、四川德康等,利用其先进的养殖技术、成熟的市场环境等丰富的发展资源,提高产品质量,稳定自身养殖效益。3 .畜产品加工情况*县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太少,只有*县众益分割肉厂一家,全县畜禽及其产品(包括肉、奶、蛋等)主要以初级鲜活的形式上市销售,产业链条不长,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抗风险能力差,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县众益
5、分割肉厂作为*县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加工企业,主要开展肉猪屠宰、加工和销售。成立于2004年5月,2008年8月正式投产,设计规模为年屠宰11万头,总投资2500万元。2017年安排就业人员67人,其中农民工58人,技术工9人,支付工资219万元,屠宰分割生猪18.81万头,通过屠宰、分割、加工后,产品远销省内外,总产值达到32729万yeO(三)生猪产业亮点突出L打造“滇陆猪”特色品牌以“高原明珠爨乡地、绿色品牌滇陆猪”为主题,挖掘“滇陆猪”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内涵,以塑造*县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以建立“滇陆猪”品牌制度为引导,以构建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为载体,大力实施“滇陆猪”品牌战略,
6、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与推广机制,全面提升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质量水平,加快*县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县生猪从生产大县到品牌强县的转变。力争通过23年努力,建设涵盖良种选育、仔猪繁育、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品牌化开发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饲养滇陆优良能繁母猪1OOO头,年生产优质商品育肥猪15OOO头,力推年生产10OOo头优质商品猪代养模式,带动全县100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完成滇陆猪产品的市场推广方案。2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步伐快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和政府出台政策实施监督管理,已建成一个规范、高规格、园林式的专业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占地
7、2.85hm2,总投资1800万元,引进安装完成现代化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日处理能力达20t,能全面覆盖和完成*县境内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于2017年9月13日正式开展对全县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3 .规模养殖发展快云南神农*猪业已完成25万头生猪产能布局;双胞胎集团打造40万头生猪养殖规划。小规模户改变生产模式,依靠大集团采用代养模式发展。4 .实现了全程养殖标准化、精细化的发展在饲养全程精细化分阶段、针对性标准化配方饲料的支持下,生猪饲养出栏总体成本平均节约18.25%,1头能繁母猪年可提供活仔30头,养殖设施化和设施智能化程度高。目前,全县8000头能繁母猪繁育基地、20余万
8、头生猪规模化养殖完全实现智能化供料、自动化供水、自动化清粪和废弃物的“零排放”,只需一个劳动力成本即可每年饲养300头能繁母猪或出栏6OOO头育肥猪。5 .助农增收贡献突出根据生猪价格行情统计分析,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大、养殖标准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大幅上扬,确保了全年生猪养殖总体向好,促进了养殖户收入的持续增加。二、生猪产业发展主要措施(一)抓好滇陆猪生产夯实滇陆猪选育工作,增强滇陆猪发展后劲,加大滇陆猪品种选育、开发和推广工作。开展滇陆猪十四世代的继代选育工作、滇陆猪的纯繁选育研究、滇陆猪十四世代选育选留公猪7个血缘14头,母猪103头。开展滇陆猪市场化开发营销建设,已新建滇陆猪养殖场(含育
9、肥场)16个,完成饲养滇陆母猪(含杂交组合)1.36万头。*县种猪试验场销售种猪2300头、优质商品仔猪2100头、育肥猪1053头,提供合格种公猪精液58080瓶。同时加强滇陆猪相关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县2018年畜牧业生产发展专项项目采购了1台种猪活体背膘测定仪及壹万头份金宇保灵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开展相关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县滇陆猪养殖大数据监测项目,入户对检测指标采集、测定监测并上报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工作,对全县20余户新建规模养殖场(户)开展猪场的选址、设计以及圈舍改建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2期107人次,发放各类养殖技术宣传册732册(本
10、)o(二)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完成生猪改良34.7万窝,其中完成人工授精18.2万窝,实施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启动母猪子宫深部人工授精技术对比试验;5个万头猪场,15个生猪养殖规模场推广生猪养殖集成技术,推广母猪子宫深部输精15281窝。(三)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自主开发建立了“云南省兽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全县56家兽药经营企业(户)开展兽药GSP申报认证工作。(四)强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落实防控经费263万元,储备应急物资。(五)加大饲料监测监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饲料生产企业审查管理办法,做好生产许可证年度备案工作,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
11、)企业监督检查及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六)加强项目建设全力落实生猪产业发展项目,多方筹措产业发展资金,想方设法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确保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同时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和曲靖市畜禽“百千万”养殖场示范创建工作。(七)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非洲猪瘟防控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上下一心、迅速行动,把非洲猪瘟防控的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全县上下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在责任上更加落实、在行动上更加主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迅速行动、严格管理,压实责任、严防死守,加大外省生猪防堵力度,严厉打击处罚生猪违规调运行为,
12、严肃处理违规工作人员,加强屠宰环节监管,决不允许有丝毫懈怠和疏漏马虎,切实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民生保障到位。截至2019年12月,*县境内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主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一是成立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8次,签订*县2019年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责任状。二是加大投入。非洲猪瘟防控中央、省、市、县共安排资金689.12万元,已全部到账。三是加强疫情排查和宣传,共排查养殖场(户)1309866户次5340万头次,5个屠宰场13.66万头次,1个无害化处理场4.8万头次。29个临时检查站查验消毒车辆15600余辆次,查处违规调运生猪23起,处置生猪145头。张
13、贴和发放非洲猪瘟防控指南(养殖户)4.1万份。四是开展集中消毒活动。对生猪饲养场(户)、生猪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生猪产品交易市场等场所连续消毒15d,使用生石灰164t、消毒药品73t、大碱170t,消毒面积1238万m2。五是果断处置可疑疫情。处置冻肉阳性产品169.88t,违规55起2088头。六是加强餐厨剩余物监管。出动执法人员187人次,检查各环节1139户次,张贴告知书3OoO份,签订餐厨废弃物流向承诺书1800份,收集处理餐厨剩余物15021户次2660t0三、生猪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村级动物防疫员收入偏低,队伍不稳定,疫病对养殖业影响大
14、。一方面从事养殖业者疫病防控意识不强,特别是散养户,防疫工作开展难度大。另一方面外来疫病防控难度大,病毒变异速度加快,而跨区域监督设施不足,也使得动物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云南省开始实行省外调入生猪及其产品调运备案管理制度,做到调前要备案、查验要签章、到达要检测,猪价受到抑制,总体上涨幅度放缓,由于疫区实施活猪调运管控,全国生猪价格明显分化。非洲猪瘟疫情对*县生猪产能的影响日益凸显,部分养殖户担心非洲猪瘟疫情反复发生,不清楚非洲猪瘟疫情下一步的走向,不敢补栏,不敢增加能繁母猪,今后一段时间*县将处于严重缺猪的局面。(二)生猪养殖业的投入资金不足一方面规模养殖场虽然养殖效益
15、较高,但由于物价上涨过快,大多数生产者在基础设施改善上难以投入大笔资金,饲养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较慢。由于生猪产业发展本身的高成本特性,前期投入相当大,粗略估算一下,目前建设一栋标准化圈舍、饲养1500头育肥猪(温氏代养模式)的基础设施需200万元(设备70万元和饲料等周转资金490万元共计560万元,由温氏集团垫资),远远超出一般养殖户的承受范围,资金不足困扰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养殖户“不敢养”“没钱养”和“没地养”的问题日益激化。(三)产业链条延伸不长目前*生猪产业虽然规模和档次较高,但是虽有众益等畜产品加工企业,但无法精细加工种类繁多的畜产品和延伸产业链,多数养殖户一般都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销
16、售,整体上还停留在活猪出售上,导致产品增值空间不大。没有规模大的屠宰、冷储企业,养殖户收益完全受市场控制,没有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在市场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猪贱伤农”的悲剧时有发生且不可避免。(四)土地紧张可用于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设施农用地少,造成大集团、规模养殖场生产再扩大的空间小,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县可用于万头以上猪场的建设用地相当紧张,可以说是一地难求。同时,畜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县是典型的畜牧养殖大县,养殖体量大、密度高,养殖废弃物产生量大,导致减排任务重,无害化处理压力大。四、生猪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2019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出台了23条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