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春市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宜春市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为稳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推动全市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市为抓手,以企业培育为重点,依托食品产业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集聚发展。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以富硒产品、休闲食品、特色饮品、生态畜禽加工、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等绿色(富硒)食品为发展重点,引导电子商务、贮藏包装、物流配送等配套产业向园区集
2、聚,延伸产业链条,建设品种多样、业态丰富,具有宜春特色的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质量和水平,打造绿色食品制造大市。(二)主要目标1 .壮大产业规模。以上高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丰城省级生物食品产业基地和万载省级有机食品产业集群为重点,全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中核心制造业环节突破300亿元,培育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力争达到220家以上,打造中部地区绿色食品(富硒)产业示范基地。2 .提高聚集水平。充分发挥富硒资源禀赋优势,围绕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市目标,着力打造千亿级
3、富硒产业链。加快推进上高富硒禽蛋产业园、宜丰和铜鼓富硒竹笋产业园、袁州富硒食品加工产业园、丰城富硒禽蛋产业园5个园区建设,重点打造富硒大米、竹笋、禽蛋、果蔬4个百亿富硒产业集群。3 .提升创新能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达到5L0家,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支撑作用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品牌效应更加明显,富硒标准体系建设加快。二、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一)做大富硒食品。一是做大富硒大米。创新研发推出一批宜春特色的富硒功能米、米粉、米乳、米油、营养代餐、大米多肽等深加工产品,在袁州区、丰城市等先行试点,组建宜春大米”产业化联合体,加快构建宜春大米+N个企业品牌
4、的品牌体系。二是做大富硒竹笋。在昌铜四县”及万载县、袁州区打造富硒竹笋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在宜丰县、铜鼓县分别打造1个现代富硒竹笋产业园,建设连片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富硒竹笋示范基地。三是做大富硒禽蛋。在铜鼓县建设1个现代化良种繁育中心(基地),在上高县和丰城市分别打造1个现代富硒禽蛋产业园,着力推进万羽以上蛋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四是做大富硒果蔬。推进标准蔬菜和生态果园建设,打造一批富硒果蔬产加销一体化企业,引导奉新赫猴桃、袁州硒橙、高安辣椒、万载百合、万载毛豆等产业做大做强。(二)做优绿色营养食品。一是发挥我市生猪、鸡鸭等肉禽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大酱卤制品产业链。重点发展畜禽养殖屠宰畜禽肉加工
5、调味品产业渠道酱卤产业链,做强上味世家等品牌,大力发展酱卤制品、香肠、腊肉、板鸭、速冻等畜禽肉制品精深加工产品,带动生猪、家禽养殖业、屠宰、功能配料产业协同发展。二是创新发展以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预制菜产业链,通过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预加工、预烹调、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预制食品及相关制备和配套产业,包括即食及即热预制菜、即烹莱肴、即配预制菜等。三是依托我市生态绿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以旺旺食品、春丝面条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四是大力发展以袁州区青龙高科海天油茶为代表的优质油茶食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品牌推广,提高油茶加工的综合利用率
6、,带动袁州、丰城等地优质油茶产业发展。(三)做精地方特色食品。一是以中华老字号高安大观楼”腐竹为龙头,以丰城冻米糖”和田螺辣酱、袁州松花皮蛋”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特色食品,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二是以万载千年食品、青叶食品为龙头,以百合、南酸枣糕、养头、有机果蔬系列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有机绿色食品。三是以上高瑞麦食品、必旺食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休闲食品,提高膨化食品、烘焙米制品、烘焙松脆食品等的粮食深加工产品的市场份额,推动坚果、炒货、糖果、糕点、果脯、果仁、干果、果蔬干、蜜饯等特色休闲食品发展。四是大力发展以靖安白茶、铜鼓白茶等为代表的有机绿色茶叶产品。(四)做
7、强酒类及饮料产品。一是以四特为龙头,做大做强四特、锦江、樟树贡”等酒类产品。加快开发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健康白酒、特色酒等,多元发展果酒、保健酒、茶酒等特色产品。二是以百岁山、润田”等为龙头,积极拓展各类天然矿泉水产品和市场,发展面向中高端市场天然矿泉水。三是以樟树康怡食品、上高李子园食品”和朗朗食品为重点,大力发展调味乳饮料、王老吉凉茶、伊利优酸乳、冷冻饮品、果汁、蛋白饮料等。四是加快培育开发功能饮品和保健饮品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实现产品功能化、精品化、特色化突破转型。三、重点任务(一)培育龙头企业。一是大力开展产业赛道招商攻坚行动。围绕各地特色产业,重点突出富硒大米、富
8、硒禽蛋、富硒竹笋、富硒果蔬等产业集群,精心梳理策划、包装一批吸引力强、可行性高的产业项目,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等头部企业,开展“靶向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落户宜春。二是培育一批头雁领航企业。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加快技改或扩建等方式,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食品加工项目,同时鼓励已落户的龙头企业把后端的精深加工项目落户宜春。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同业整合、兼并重组、挂牌上市,切实打造一批具有完整产业链、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龙头企业。到2026年,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头雁领航企业。三是加强优质中小
9、食品企业梯次培育。引导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高对大企业的配套能力;培育若干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引导企业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多措并举推动小升规”。(二)加快产业聚集。一是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上高、万载、丰城和高安绿色食品(富硒、有机)产业集群为重点,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2-3个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百亿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二是加快食品工业园建设。按照功能区分,根据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食品园区定位,完善园区的道路、通讯、水、电、气、污染控制等基础设施,为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到2
10、026年,力争每个县市区建成或改造提升一个占地面积500亩以上的食品工业园(农产品加工园)。三是鼓励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所在工业园区聚集,引导电子商务、贮藏包装、物流配送等配套产业向园区集聚,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实现产业合理布局。(三)提升产品品质。一是推进精深加工上档次。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控。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推动机器换人,推广工艺参数及质量在线监控系统,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及质量一致性,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安全性。二是增加优势品种,培植新增长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中高端产品供给。关注消费群体动
11、向,发展健康、方便、休闲、功能性食品品种。三是强化食品安全。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宣传企业诚信、安全生产,激励企业诚信守法行为。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企业主体责任,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四)打造富硒品牌。一是加快推进宜春宜品”注册。做好宜春宜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体商标注册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宜春宜品集体商标成功注册,适时举办宜春宜品品牌发布会。二是全力打造宜春宜品品牌。制定出台宜春宜品”品牌建设方案,推动市本级建立全市富硒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中心等平台,加快构建宜春宜品”+企业品牌的1+N品牌体系。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宜春宜品”纳入央视
12、品牌强农计划、全省农产品N个渠道广告宣传项目,推动市本级及省级富硒功能农业重点县建立优质富硒农产品营销旗舰店,提升我市富硒食品品牌的影响力。(五)夯实科技支撑。一是强化人才支撑。围绕产业链重点发展的领域,建立人才引育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展协同育人,构建基础+应用复合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支科技型、实用型专业人才队伍,夯实人才基础。支持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食品科学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来宜创业。二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统筹江西富硒产业研究院、宜春学院、省总院食检院等科研力量,加快江西省植物硒强化及评价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与省内外富硒科研单位合作搭建产业创新联盟
13、,重点对农产品硒含量稳定性标准化生产、富硒阻镉等重金属伴生的有效控制、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三大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三是开展科普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硒知识科普和硒典型宣传。推介硒资源、硒科技、硒产品、硒文化。(六)创新营销模式。一是开展电商销售。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便捷、快捷、安全的优势,利用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开展地方特色食品的销售活动,通过网络渠道向国内外消费者销售本地绿色食品,扩大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开展社交媒体直播销售。在热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进行产品销售直播、宣传,利用互联网与消费者进行交互式直播,营造商
14、品热点,增强消费体验,提高销售量。三是打造线上线下多维营销矩阵。与专业机构合作开设产品短视频+直播、产品销售渠道的运营和管理、产品直销等培训班。利用好城区交通干线的户外宣传资源,多渠道助推宜春绿色(富硒)食品加速出圈。到2026年,培育一批网络年零售额超1000万元的电商平台企业。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督查调度。优化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县(市、区)建立和完善推动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领导机制,确保链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绿色食品(富硒)产业发展列入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职责分工,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重大事项问题。完善定期调度、
15、督查考核、产业统计等机制。(二)强化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各项财政、税收、能源及减负等政策,市级财政整合农业、工业、科技、金融等专项资金支持,择优奖补富硒绿色有机产业基地和标准体系建设、富硒绿色有机设施农业、品牌创建、经营主体培育、科技研发推广等,县级财政每年按照1:1落实扶持资金,全力支持全市富硒绿色有机产业做大做强。发挥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数字化转型、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园区、基地、集群等产业平台建设,促进绿色食品工业提质扩量增效。(三)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各项惠企政策,通过政企圆桌会等形式,切实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富硒绿色有机农业生产设施用地、直接用于或者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辅助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对以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时给予政策支持;对重大富硒绿色有机产业项目用地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