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信息模型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信息模型规范编制说明.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信息模型规范编制说明编制单位202X年北京目次一、编制背景1二、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1三、与其他标准的关系1四、主要工作过程1五、规范的结构和内容2为加快规范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信息模型,提高变电站辅助设备信息交互效率,规范变电站辅助设备设计、制造、调试、检测和工程应用,推动和指导设计和建设工作,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部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许继电气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信息模型规范的制定工作。一、任务来源本规范编制任务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关于印发2022年第二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电联标准
2、(2022)287号),计划编号T/CEC20222118。二、主要编制单位本规范主要编制单位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有限公司、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等。三、编制背景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建设设计提出的要求。2 .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快速发展,无人机、声纹装置等诸多新型辅助设备应用至变电站中,模型多采用私有模型或没有模型,制约了设备间的通信效率,不能够满足智赛变电站和集控站集中监控系统的要求,因此基于DL/T8
3、60规范辅助设备及系统的新型模型。3 .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标准等未统一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信息模型的要求等内容,不能适应智慧变电站和集控站建设要求,为使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四、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1 .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20)和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8002018)的有关要求,开展本规范制定工作。2 .本规范依据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JT860)、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1396-2012)等有关要求,进一步细化,并充分总结吸收国内外变电站和集控
4、站集中监控系统设计、运行成果和经验等公司和行业标准化成果。3 .作为团体标准,使社会团体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五、与其他标准的关系1 .本规范引用了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GB/T30149)、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与系统(DL/T860)、继电保护IEC61850工程应用模型(GB/T32890)等的有关规定。2 .本规范应用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与系统(DL/T860)、远动终端设备(GB/T137292002)、以及DL/T860实施技术规范(DL/T1146)的有关规定。3 .智能变电站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5、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六、主要工作过程1.2022年12月22日,在线上组织召开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信息模型规范研究编制工作启动会,成立了编写工作组。会议拟出编制大纲、工作计划,并讨论通过;2.2023年2月24月,按照编制大纲和工作计划,编制标准初稿,并经编写组内部讨论后形成初稿修改稿;3.2023年3月9日,编写组在线上对初稿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确定技术规范的内容框架;4.2023年3月28日3月29日,编写组按照修改意见,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5. 2023年XX月XX日,将征求意见稿发给各社会团体广泛征求意见;T/CECXXXX-202X6. 2023年XX月XX日12月26日,编写组汇总梳理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认真讨论,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720xx年XX月XX日,在北京召开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等技术规范的评审会议,对送审稿进行了评审,提出了专家评审意见;8.20xx年XX月XX日,编写组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七、规范的结构和内容本规范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特点,重点规范了变电站辅助设备及系统的模型框架及原则、地理区域模型、辅助设备及系统模型、工程配置要求、一致性测试等。本规范的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1 .前言2 .目次3 .正文,共设七章:总则、术语、模型框架及原则、地理区域模型、辅助设备及系统模型、工程配置要求、一致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