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649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监控量测细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 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前向布间设距。应地按表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 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观察点的纵向间距见 表5. IT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表4.1T洞口段及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隧道埋深Ho (In)量测断面间距(In)2. 5BH02B20 50B5B围岩1 次 7d隧道埋深h (m)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表6. 1-2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位移速度(mmd)监控量测频率252次/d1-51次/d0.5-11 次/2-3d0.2 0.51 次/3d0.21 次 7d6. 1.2开挖面

2、地质素描、支护状态、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的描述应每施工循环记录一次。必要时,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 的描述频率应加大。6. 2监控量测控制标准6. 2.1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 等,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安全性、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以 及周围建(构)筑物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6. 2. 2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可参照表5. 2-1和表5. 2-2选用。表6.2.2T单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H5050h300300h500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II0. 20-0. 60III0. 10-0. 500. 40-0. 700. 60-1.50IV0.

3、20-0. 700. 50-2. 602. 40-3. 50V0. 30-1. 000. 80-3. 503. 00-5. 00拱顶相对下沉(%)II0. 01-0. 050. 04-0. 08III0. 01-0. 040. 03-0. 110. 10-0. 25IV0. 03-0. 070. 06-0. 150. 10-0. 60V0. 06-0. 120. 10-0. 600. 50-1.20注:1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 较小值,软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大值。表列数值可在施工中通过实测 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2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 距

4、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 隧底高度之比。3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 限值乘以L2-1.3后采用。围岩级别隧道埋深h (m)H5050h300300h500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II0. 01-0. 030. 01-0. 08III0. 03-0. 100. 08-0. 400. 30-0. 60IV0. 10-0. 300. 20-0. 800. 70-1. 20V0. 20-0. 500. 40-2. 001. 80-3. 00拱顶相对下沉()II0. 03-0. 060. 05-0. 12IIl0. 03-0. 060. 04

5、-0. 150. 12-0. 30IV0. 06-0. 100. 08-0. 400. 30-0. 80V0. 08-0. 160. 14-1. 100. 80-1. 40注:1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小值,软 质围岩隧道取表中较大值。表列数值可在施工中通过实测资料积累作适当修正。2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 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3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 1. 1-1. 2后采用。6. 2. 3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

6、位移按表6. 2. 3-1要求确定。表6.2. 3-1位移控制基准类别距开挖面IB (UlB)距开挖面2B(U2b)距开挖面 较远允许值65%Uo9O%UolOO%Uo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UO为极限相对位移值。6. 2. 4根据位移控制基准,按表6. 2. 4-1分为三个管理等级。表6.2.4T管理体系管理等级距开挖面IB距开挖面2BIIIUUib3U2Uib3U2U2b3注:U为实测位移值。6. 2. 5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应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构)筑物 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取最小值。6. 2. 6采用分布开挖法施工的隧道应每分部分别建立位移控制 基准,同时应考虑个分部的相互影响。6. 2

7、. 7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应根据控制基准,结合时态曲线 形态判别。6. 2. 8 一般情况,二次衬砌的施做应在满足下列要求进行:(1)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 降;(2)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对浅埋、软弱围岩等特殊地段,应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二次衬砌 施做时间。7监控量测仪器精度要求监控量测的测试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 表沉降、纵向位移、隧道隆起测试精度为0. 5、Imn1,围岩内部位移测 试精度为0. Immo我项目部配置符合精度要求的全站仪(1台)和精密电子水准仪(2台)及激光断面仪(1台)。其它仪器如收敛仪、罗盘仪、普

8、通水 准仪、锢钢尺、刚挂尺等均满足监控量测需要。8监控量测方法8.1 一般规定现场监控量测应由公司项目部工程部负责组织实施。现场监控量测应根据本监控量测实施细则进行测点埋设、日常量 测和数据处理,及时反馈信息,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施工异常情 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计划。8. 2量测方法8. 2, 1洞内、外观察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为开挖工作面观 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 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 进行对比初期支护状态的观察和裂隙描述,对直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支 护参数的检验是不可

9、缺少的。应注意观测初期支护的变形以及渗水情 况,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 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 筑物进行观察。实践证明,开挖工作面的地质素描和数码成像对于判断围岩稳定 性和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时进行物理力学 实验,获得围岩的具体力学参数,为施工阶段围岩分级和科学的信息 化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的时候,工 作面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以保证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的效 果。8. 2. 3变形监控量测(1)变形监控量测可采用接触量测或非接触量

10、测方法。隧道净空变化量测可采用收敛计或全站仪进行。测点应埋设应符 合本细则第五章相关规定的测线两端。采用收敛计量测时,测点采用焊接或钻孔预埋。本细则要求初 期支护有拱架必须焊接在拱架上,无拱架按照锚杆施工要求进行钻孔 预埋,埋设的粘结力大于测量拉力的10倍且长度不少于30cm。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采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 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量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种。(2)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锢钢挂尺或全站仪进行。 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控 量测基准点进行联测。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及量测方法同(1) 条。拱顶下沉量测同位移

11、变化量测一样,都是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 目,最能直接反映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工作状态。目前拱顶下沉量测大 多数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锢钢挂尺等。拱顶下沉监控量测测点的埋设, 一般在隧道拱顶轴线处设1个带钩的测桩(为了保证量测精度,常常 在左右各增加一个测点,即埋设3个测点),吊挂锢钢挂尺,用精密 水准仪量测隧道拱顶绝对下沉量。可用直径6mm钢筋弯成三角形钩, 用砂浆固定在围岩或混凝土表层。测点的大小要适中。过小测量时不 易找到:过大,爆破易被破坏。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测点, 旦发现测点被埋掉,要尽快从新设置,以保证数据不中断。拱顶下沉 量测示意图见图823-1。图8231拱顶下沉测量示意图拱顶下沉量的确定比较简单,即通过测点不同时刻相对标高h求 出两次量差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读数时应该读三次,然 后取其平均值。具体记录表格见附表C。拱顶下沉量测也可以用全站仪进行非接触量测,特别对于断面高度 比较高的隧道,非接触量测更方便,其具体量测方法与三维位移量测 方法类似。(3)地表下沉量测一般用精密水准仪和锢钢尺进行测量,量测结 果能反映浅埋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变形的全过程,其量测精度一般为 lmmo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测的重要性,随隧道埋深变浅而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铁路工程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