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义乌蹲点专题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义乌蹲点专题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一一义乌蹲点专题调研报告根据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和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的要求,前段时间,我们调研组来到“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一一义乌市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我们走访相关企业5家、相关社会组织2个、基层单位3家,召开由相关管理单位、社会组织、文化服务机构、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及外商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5次。通过蹲点调研,摸清了基本情况,也得到了启发,加深了思考。一、探索与成效义乌市人口超过200万,其中外来人口达145、3万。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有50余万人次,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外商常驻义乌,52个民族的人群集聚义乌创业生活。近
2、年来,义乌市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汇聚本地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引进外来文化,实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由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到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实践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了文化自信。一是汇聚了本地文化。在调研中了解到,义乌市成立了新丝路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其主要任务就是讲好“义乌故事”,传播“义乌精神”。重点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品牌,举办外国人迎新春联谊会、清明上祀节中外友人采茶活动、端午节中外友人赛龙舟和包粽子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外国人参与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在与Party365等企业的座谈中,我们获悉,义乌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企业、
3、品牌企业与重点企业,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影视动漫等为主体的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二是传播了传统文化。调研中,我们走访了“世界商人之家”“美国之窗一马斯卡廷中心”“鸡鸣山国际社区”等3个“丝路文化驿站”。这是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热心人士创意并发起的一个公益性文化资源平台,采取政府引导、机构运营、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运营,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调研中还了解到,义乌大力发展国际教育,出台了外籍学生就读义乌公办学校扶持政策。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自2007年以来已累计培养来自五大洲7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5余人次。义乌还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深入实施精品文艺“走出
4、去”工程,组织义乌精品婺剧登陆巴黎、柏林、马德里等数十个欧洲中心城市;义乌文交会举办13届以来,交易额已累计超过487、54亿元,外贸出口额累计超过296、41亿元;“义新欧”班列开通运行以后,大量文化产品更是源源不断地出口。三是引进了外来文化。在义乌市外侨办座谈时获悉,义乌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中非民间论坛、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中国一北欧青年领军者论坛、中非智库论坛会议等高端外事活动,加强国际文化合作。调研组走访了义乌容象美术馆,这是一家民营的非营利性美术馆。作为义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该美术馆通过引进乌克兰国家艺术家联盟建立中国创作基地,开展学术交流与艺术创作,促进
5、了文化交流。在国际商贸城调研时,我们看到,这里设立了各类进口商品馆,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的南非馆已成为非洲商品乃至非洲文化在中国的重要展示和交流平台。二、问题与短板切实推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实践。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和补齐的短板。一是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目前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尚处于由社会自发向自觉转变的过程中,除宣传、文化、外侨办等部门有一定推进措施,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在宣传文化系统发挥了一定的协调作用外,尚需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多元文化融合工作协调机制。二是政策宣传落地还需加强。亟待在市里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建
6、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决定等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各部门的有关政策,做好统筹协调,切实加强政策宣传,促进政策能够真正落地。三是载体平台创建有待提升。“丝路文化驿站”等载体平台尚需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等方式,巩固提升工作效果,同时在继续创新搭建更多更好的中外交流平台上要有进一步的顶层设计和项目谋划。三、对策与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强化和谐共融,健全治理机制,为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保障。一是加强领导、注重谋划。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文化自信和文化担
7、当,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强化政府主导,推进政策引导,将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中。二是统分结合、齐抓共管。在发挥文化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同时,还要通过统筹协调、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调动发挥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合力。三是强化法治、加强自治。要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保障;要以平等为管理的基础,以尊重为管理的理念,以共融为管理的目标,探索建立“以外调外”“外国人自我管理”等自治机制,提高文化服务效能。四是社会参与、营造氛围。坚持共建、共享的方针,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民群众
8、成为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以实现中外居民和谐共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来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不断增强外来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经验与启示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义乌市推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一一激活文化内涵,是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本地文化是根本,外来文化是补充,只有通过挖掘本地文化的价值,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一是挖掘本地文化,展现精神内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挖掘整理本地文化,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形成本地文化的开放性,为多元文化和谐共
9、融提供深厚土壤。二是挖掘文化遗产,弘扬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三是融入文化符号,提升产品价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拓宽传播渠道,是提升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影响力的基本平台。调研中我们体会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方式。一要打造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搭建平台载体,打造文化传播金名片,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二要建设传统文化就地传播新模式。通过在本地设立文化传播平台,就地传播传统文化,有利于当地外籍人士深入体验中国文化,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三要开展境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贸。加强文化对外传播,做到政府和民间“两条腿走路”,让
10、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产品走出国门,提升世界影响力。打通引进渠道,是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义乌的实践启示我们,在保持传统文化固有历史血脉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打造开放、包容、互通、共赢的文化合作模式。一是引进先进的外来文化理念。多元文化融合发展需要对先进外来文化理念兼容并蓄,激发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自身竞争力。二是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如外来文化中先进的文化消费方式、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服务方式等,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是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产品。通过对外文化贸易,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产品,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国际化、个性化的
11、多元文化需求。含关于建立完善纪检干部履职考核和提名考察机制的调研与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纪检监察体制作出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针对垂直管理单位特点和实际,要求垂管单位纪检工作全面实行“三为主一报告”制度。改革转制以来,各消防总队、支队的纪检、审计处室在编制上从政治部门独立出来,从体制上构建了垂直领导、机构分设,上下一体、对口畅通的良好格局。尤其是随着“三为主一报告”制度的不断深化,纪委“三转”规定的出台,一些制度性、机制性的“梗阻”得到有效疏通。为纪检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提供了指导遵循。然而,在面对“改革转制过渡期、纪检体制变革期、风险
12、隐患暴露期”等现实考验,队伍纪检体制与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适应,纪检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纪检部门主动监督、积极作为还有欠缺,斗争精神、履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结合消防队伍实际,笔者从建立完善纪检干部履职考核和提名考察机制方面,谈几点思考和建议。一、当前纪检干部考核、考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当前,对纪检干部的考核,仍然延续之前的考核方式,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按照消防队伍纪检体制改革精神和“三为主一报告”要求,对纪委书记的提名由上级纪委提名,联合政治部门实施考察,纪委书记的履职考核由上级纪委具体实施。但对普通纪检干部的考核、提拔未进行清晰的界定和
13、明确。消防队伍纪委属于内设部门,纪检干部的人权、事权均在同级党委,在考核方式上,与其他干部一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研究、政治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参与无差别的群众测评和推荐,客观上造成纪检干部“单位意识”强于“全局意识”,“不敢监督、不便监督”成为现实难题。二是考核的内容有待优化。目前对干部的考核,参与推荐和打分的人员中既有基层的干部,也有机关的干部,从监督的角度来看,都是监督的具体对象,甚至包括一些被处分的同志,难免会有一些“灰色”空间。同时,对纪检干部的考核不注重日常考核,年终一次性考核容易产生“一锤定音”的情况,导致考不准、考不出成效。另外,由于本级纪委的负责人、纪委委员和上级纪检部门对
14、纪检干部的履职考核比重较少或者不参与考核,造成纪检干部的履职考核不够精准。从座谈了解到,大家普遍反映,纪检干部在年度考核中确定优秀等次、授予嘉奖都由其所在单位掌握,与纪检干部的综合考核评定结果并不直接挂钩,纪检工作普遍被认为基本与“优秀”绝缘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制约了纪委监督作用的发挥。纪检干部在基层工作中圈子小、熟人多,监督者与被监督对象同在一个单位共事,担心监督严了抹不开面子;另一方面过去的评价评选机制不完善、不尽科学,监督者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选拔推荐中往往受监督对象“民主测评票”影响,“你让我红脸出汗,我让你考核难过关”。这是各级纪检干部最不愿看到的,也是反
15、映最强烈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纪委履行监督职能履行缺乏底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形同虚设。对班子成员和党员指战员缺乏监督意愿,害怕得罪别人,让人际关系遭受到损害,对自身职位晋升造成影响,也导致纪委的监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二、改进纪检干部履职考核和提名考察的建议根据消防队伍纪检监督体制改革精神,在此次落编定岗中,把纪检、审计两个部门从政治部拿出来,划归纪委单独列管,实现了纪委机构和职能的“由虚向实”。黄明书记多次就深化队伍改革转制提出“先行先试、边破边立”的要求,消防总队历来有敢为人先的优势,总队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纪检体制创新,提出了改进纪检干部考核、考察的先行先试要求。结合此次调研情况,我们认为
16、各级党委、纪委要主动顺应纪检体制改革大势,创新推动纪检干部考核和考察工作,助推纪检监督工作效能。(一)执行好支队纪委书记提名考察机制。研究制定支队级纪检机构负责人履职考核办法,严格落实驻部纪检监察组和部局党委明确提出“三为主一报告”要求,对支队级纪委书记的提名考察,由总队纪委联合政治部制定提名考察实施办法。总队纪委每年组织召开支队级纪委书记述职述廉工作会议,客观考核评价纪委书记履职尽责情况,作为确定年度考核等次的依据。一是要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群众公认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把关口,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坚持忠诚干净担当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监督的纪检干部标准;要坚持纪检干部选人用人以事择人、人岗相适;要符合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纪委领导班子建设要求;要根据国家综合性消防队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试行)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