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查与思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期,*县委办结合开展主题教育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决策部署,成立专题调研组,围绕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查与思考这一主题开展调研,分析形势,查摆问题,明晰思路,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共同探讨促进秦岭保护的新路径新举措。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国之大者”,始终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在管长
2、远、治根本上狠下功夫,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1)底线意识不断增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明晰了“夯实基础、依法保护、综合整治、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成立了*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县长任主任,相关县级领导为副主任,加强对秦岭生态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正科级建制的*县秦岭保护局,履行日常监管保护责任。建立了秦岭生态保护“五个一”工作机制(一项重点任务、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套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工作方案),签订秦岭保护目标责任书,将日常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重
3、点督查事项,实行“-票否决”,每月巡查、每季督查、半年通报、年终考核,严督实考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落实。(2)推进力度持续加大。创新探索出“人盯人+”秦岭生态保护1844机制,形成了县、镇、村、组、片、户六级责任网格,坚持定期汇报、专项督查、跟踪问效、约谈问责。调动338名网格员常态化巡山巡林巡河,对发现问题现场处置、一键报告。持续开展秦岭“五乱”问题排查整治及“回头看”,严厉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形成打击高压态势。2019年以来,全县落实“双查”机制行政处罚47起,罚款210万元,没收资产180余万元。县纪委监委受理秦岭保护问题线索15件,处分13件13人。县公安局立案查处17起,取
4、保候审30人,移送起诉22人,刑拘3人。(3)问题整改久久为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信访交办件、省市巡察反馈问题、“五乱”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建立清单台账,全面落实整治责任,省总台账中涉及128个问题已经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备案,“五乱”图斑线索228条,全部完成核查取证,中省市环保督察反饿53个问题已整改到位,3个正在整改,交办的36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通过问题整改破解了一些长期制约秦岭生态保护的重点难题,破坏秦岭生态保护的各类案件大幅度减少。(4)绿色产业初具规模。围绕构建“一厅四地”定位,大力培育生态康养、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特色农产、现代医药“五大产业”
5、,谋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五朵金花”,总装机容量740万千瓦,总投资500亿元,打造年产值过百亿的抽水蓄能产业集群。开展以“我在秦岭有棵树”为主题的板栗云上认领活动,让“*板栗”这一生态品牌搭上了“互联网+”的高速;做优特色农产品,实现品牌赋能生态产品溢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3个(*象园茶、*大板栗、云盖寺挂面),有机产品认证12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良好农业规范认证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被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二、存在问题秦岭生态保护永远在路上,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只要发展不讲保护、前治后乱、边治理边破坏等突出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对标秦岭生态保护各项要求,工作中依然存在
6、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秦岭“五乱”整治及打击力度还需加强。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常态化整治“五乱”问题,但是农村畜禽粪便露天堆放、生活污水垃圾乱排乱放、河道、沟边、路边、田边乱搭乱建等“五乱”问题依然较多,无证或证照不全非法生产、违法采石采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人居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根治。涉及秦岭生态保护违法违纪案件查办较少,2022年全县15个镇办仅有6个镇办查处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案件。案件查处警示震慑作用不够明显。日常工作中,对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的当事人处理得多,但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还不够到位。(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方式有
7、待健全。*县“人盯人+”秦岭生态保护创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镇村一级仍然存在,片长、护林员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基层监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落实环节存在“最后一米”断头路的问题,基层监管保护方式简单落后,因资金投入问题,数字秦岭建设推进缓慢,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欠账大。秦岭生态环境预防保护、日常监管、联合执法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考核办法、问责办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还未出台,相关部门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行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缓慢。(三)秦岭生态保护工作保障措施不够有力。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基层监管人员不足,统筹能力不足等问题,*县生态治理修
8、复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还存在诸多短板,主要表现在矿山的恢复治理、硫铁矿的治理、尾矿库的综合治理等方面,这些治理需要大量资金,而县本级财力投入有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治理能力和水平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很大提高。镇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无编制、无人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只是加挂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牌子,没有专职办公场所和专职人员,日常的监管难以落实到位。三、意见建议(I)强化组织领导,夯实保护职责。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政治责任。坚持由县委书记为第一主任、县长为主任和相关县级领导为副主任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做到重要保护规划统筹部署、重大治理项目严格把关、关键发展
9、环节系统协调、重点落实情况实时督察。二是要发挥发改部门的牵头职能,进一步明晰环保、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行业监管合力。县秦岭办作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落实好全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三是要严格落实镇村属地管理责任,用好“人盯人+”秦岭生态保护创新机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民参与的监管体系,举全社会之力推动高水平、高质量保护。(2)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高压态势。一是聚焦各级检视发现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力戒形式主义,切实扛起问题整改政治责任,细化整改措施,全力加快遗留问题整改,以“遏增量,清余
10、量”为工作目标,全力完成“五乱”问题整改销号任务,二是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格按照“双查”“快查快处”工作机制,常态化、零容忍打击秦岭“五乱”行为。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倒逼任务落地落实,严肃查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线索,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加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氛围。三是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整合生态环境监督网格员、护林员、巡河员等行业监管力量,对各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整改、及时报告,建立网格员人员调整、日常巡查、激励奖惩等制度。(3)构建生态体系,实现
11、绿色发展。一是深化特色产业优势。聚焦“高山农产大县”发展定位,深入推进“4+X”特色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烤烟、蚕桑、食用菌、茶叶四大产业,做精达仁-柴坪-青铜关茶叶、烤烟、蚕桑产业带,做大木王-月河-云盖寺镇香菇、中药材产业带,做优西口-茅坪畜牧养殖产业带,做强米粮-大坪-铁厂现代农业产业带,做美高峰-庙沟-回龙-永乐农旅融合产业带,实现规模化经营,构建高山农产产业体系。二是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提升金台山、木王山、塔云山、云盖寺古镇、磨石沟等重点景区建设和经营水平,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加快推进小城*旅居康养民宿集群、侏罗纪欢乐世界、云盖寺旅游基础设施、鄂豫陕红色政权教育基地、月河抽水蓄
12、能风景区、北阳山喀斯特地质运动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沟峪经济、民宿经济。三是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按照“建成一个、开工一个、纳规一个”的推进思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县域光伏资源优势,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升电力供给能力。(4)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有力保障。一是用好专项资金。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设立*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将专项资金用于推进水源涵养、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恢复、矿山环境治理等有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检测、维护、修复及其综合管理工作。二是依法统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
13、和陕西省政策和资金支持,用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对生态环境有益的特色产业,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捐助、资助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资助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开发信托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支持绿色金融发展。(5)深化宣传引导。激活社会力量。一是积极开展“五进活动”,常态化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深入开展“保护大秦岭青年志愿者活动”、“小手拉大手”等公益志愿活动,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共同营造保护秦岭的良好氛围。二是利用新兴媒体创新宣传路径,充分利用官媒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途径,创新宣传手段,提高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社会认可度,积极营造全社会爱秦岭、护秦岭的良好风气。三是持续开展秦岭环保志愿行动等公益志愿活动,利用“六五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国际湿地日”、“世界水日”、“国际湿地日”等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激励全省干部群众当好“秦岭生态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