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索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索调研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XX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索调研报告20xx年,国家正式提出“全域旅游”概念,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标志着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XX经济社会发展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旅游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上的地位越来突出。结合XX
2、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既有资源的优势、政策的机遇和发展的基础,也有严峻的挑战和很多困难因素,我们必须客观的认识、分析、研究和把握,并积极应对。近年来,XX市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同步提升,旅游业正日益成为助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2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9亿元,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8、5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5094、06万元。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XX市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XX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此次XX市全域旅游发展探索调研。一、XX市旅游
3、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XX市位于XX自治区北部地处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羌塘高原的东端,山地连续分布,被众多湖盆分割,湖泊星罗棋布。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海拔高,氧气含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全年大风寒冷天气多,夏季时间短,存在海拔高、气候恶劣、高寒缺氧等问题。是青藏地区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为完整的地貌单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态、众多的湖泊、繁茂的草原、璀璨的宗教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体现了藏北旅游资源的无穷魅力。XX市自然资源丰富,有辽阔的草原、肥美的水草、浩翰的湖泊、雪山景观、丰富的植被群落、繁多的珍禽异兽和宜人的温泉。XX市市域面积广阔,占XX国土面
4、积的1/3,自然资源分布较为分散。长江、怒江、澜沧江、拉萨河等大江大河均发源于XX或支流流经XX,主要河流有:当曲、扎加藏布、甲岗藏布、索曲、下曲、本曲、巴青曲、益曲、杰曲、热曲、嘎曲、次曲、劳曲、贡曲等。较大的湖泊有XX第一大湖、高原四大名湖之一的纳木措,XX第二大湖色林措,XX第四大湖、XX三大雍湖之一的当惹雍措,还有奇林湖等较大的湖泊。XX市主要有野山羊、石羊、獐子、衿痢、野驴、狗熊、狐狸、狼等。鸟类主要有藏雀,褐背地鸦、野鸡、秃鹰等,此外野鸭、天鹅、黑颈鹤、丹顶鹤等在夏季也光临此地。XX市野生植物主要有虫草、贝母、雪莲花为主的多种草药和少量的灌木林,同时嘉黎县、索县、比如县的部分乡镇有
5、原始森林。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形地貌正是旅游者休闲度假和山水观光的最佳去处。XX市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民族色彩浓厚,特点突出,风格鲜明,文物古迹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民族特色文化、苏毗文化、古象雄遗址文化极为突出,极具特色,寺院高耸,院落重叠,具有丰富的的传统文化活动,还有XX四大名塔之一的帕拉曲登,独具特色的尼屋佛塔,带有民族文化信仰的神山圣湖。XX市独具羌塘文化特色的人文资源。XX市的牧民自古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形成了高原牧民的民俗风情,而且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众多的诗词歌赋和神话传说,如藏北牧民吟唱的格萨尔王、羌塘恰青赛马会,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性,反映了藏北人民的发展史,具
6、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是XX市开展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最大卖点。XX市旅游区位得天独厚,活水丰沛。现有主要文化旅游景点包括:比如骷髅墙、圣象天门、尼玛县穹宗遗址、文部南村、萨普冰川、独俊大峡谷、琼雄沟、约雄沟、普若岗日、夯措、嘎确牧场、嘎尔德牧场、绒玛岩画和温泉等。在旅游项目建设方面,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正在大力推进,包括恰青赛马场旅游民俗文化建设项目、苏毗部落、亚拉古镇街、索县诺亚方舟景点、布加雪山、羊秀乡普宗麦地卡、尼玛文布南村象雄文化小镇、巴青索雍仲遗址、霍尔小镇等。XX市旅游发展起步晚,相对其他地市较落后,但资源禀赋好,发展潜力大。截至目前,全市77处景区(点)、3A级景区
7、3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特色小城镇2个,星级饭店4家。“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1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366715亿元,其中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实现文旅收入4、05亿元,旅游经济呈下滑现象。2018至2020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102、3632万人(万人次),实现收入30552、6164万元,2019至2020年,通过景区(点)、宾馆饭店、家庭旅馆、项目建设、旅游产品等就业途径,实现旅游业转移就业16092人、38728人次,总收入8828、085万元。全市已完成藏医脉泻疗法、嘎玛嘎赤画派、“拉拉”奶酪制作技艺等12家完成县级非遗扶贫就业
8、工坊挂牌工作,带动就业人数2644人次、月收入53650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尽管XX市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和制约,XX旅游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一)统筹规划不足,发展理念滞后。一是全域旅游发展前瞻性、创新性不突出。旅游市场标准化、规范化需进一步加强。现有旅游景点经营管理分散,管理能力不强,思想观念落后,部分景区之间未形成有效对接,存在资源整合困难,互相牵制掣肘的现象。二是相关部门配合力度不强,群众主动参与、主动宣传意识尚未形成。引进社会资本不多,运营框架尚未建立。缺少专业团队引领,农牧民合作组织参与旅游少,
9、制约了文化旅游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三是景区景点缺乏大项目支撑,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我们不说旅游六大要素,就现目前XX旅游来讲,景区景点“吃、住、行”三大要素发展都还不协调,总体接待能力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精品景点少、带动能力弱、综合效益低,“旅长游短”问题比较突出,消费市场不旺,总量规模偏小。(二)全域体系不完善。由于XX市地域广阔,各主要景区分布不均、距离较远,且未打通交通“最后一公里”,缺乏景区公交、班车、专线等,有些景区因为生态红线原因还存在“搓衣板路”,对车辆要求高,导致XX市旅游以自驾游为主,对远距离入藏游客不够友好。同时,XX市海拔较
10、高,针对高海拔的氧气设备、急救保障等建设不够,游客担心顾虑多。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星级酒店、精品民族等过少,不能满足游客住宿需求;缺少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及推广,对于游客的粘性不足,留不住游客;对于到达某一景区的游客未能主动推送周边景区的相关信息及周边的美食及休息娱乐等消息。旅游景区运营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门票,很多景区收支不平衡,依然依赖财政生存。旅游景点未能很好地和地方特色小吃、美食联动,未能跨产业协同发展,未能很好打造出本土农特产品的品牌。各旅游景点单打独斗,未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旅游资源整体上未形成一盘棋,缺乏数字平台包装、运行及推广,未能充分联合本市内的所有旅游资源整体宣传,同省内其他地
11、市及省外城市、景区的互动联营较少。(三)全时建设不健全。一是XX市旅游经营受季节性影响较强,旅游客流淡旺季明显,二十大部分区域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常年平均气温偏低,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尤其是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大,导致游客的旅游行为随着气象气候的季节性节律变化而发生同步变化,使XX市游客进入时间受季节性影响较强,旅游客流淡旺季明显,无论是省内游还是国内其他省份游客来源,都是夏秋季节游客数量最多,冬春季节游客数量偏少,这种季节特性必将影响XX市旅游产业的总收入和就业人员平稳性,亟待采取旅游产业多种更新和升级,打通旅游季节界限,更好的利用淡季增加旅游产业收入。二是游客停
12、留时长有待增加,根据调查,XX一日游游客比例为23、61%,过夜游客数量达到76、39%,但是多数集中在二日和三日,停留三日以上游客比例仅为24、ll%oXX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旅游演艺品牌尚未形成,夜间旅游经济基本空白,导致游客夜间无事可做,无景可看,达不到全时旅游标准。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需要增加旅游产业丰富程度,优化旅游产品构成,在观赏、娱乐、休闲、度假等多个方面进行产业升级,达到游客过夜率的提高和游客逗留数量的增加,建立完整的旅游新型产业链,并且将产业链上的组成元素不断丰富,不断优化,增强夜游产品的开发,增强各个景区景点之间的关联度,建立景区联盟,大门票联售等制度,实现游客逗留时长
13、和天数的增加。(四)全域空间结构不健全。目前,XX市旅游发展仍处于打造重点景区阶段,分散小景区小景点多,小景区小景点附近没有相关交通线,没有相关资源配置,没有度假区、游客中心,未形成网状综合体分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旅游交通方面,通达性上总体可以满足进出需求,但是没有固定旅游班车,存在路线较远、时间较长、花费较高的实际情况,因生态红线等原因,某些景区(班戈县圣象天门、双湖县普若岗日冰川、比如县萨普冰川)还有几十公里的“搓板路”,对车辆要求较高。旅游厕所标准不高,个别还存在关门现象,冬季使用率不高。尚未建成区域性的旅游咨询中心;智慧旅游系统处于起步阶段。医疗、救急等协调能动发挥不够。各县(
14、区)的旅游未能充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发展附加值较高的文创产品开发,对于地质、文化等深层的挖掘和开发投入不足。缺少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及推广,对于游客的粘性不足,留不住游客。未开展旅游及休闲度假的服务信息推送工作。景点打造同质化严重,各县(区)对于本地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深度不够,在旅游产品、项目等的策略规划和投资建设上简单模仿,打造的景区景点特色不优、定位不高、趋于雷同。(五)服务人才相对匮乏。人才短缺,创新发展受到限制是制约XX市文化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一是缺乏景区管理、策划、创新及各类服务人才。旅游发展需懂策划、能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人才。二是创意设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由于发展大环
15、境等因素,创意人才数量少,尚未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三是通过XX市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表明受访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超过30%的从业人员其学历处于高中文化水平以下,近3成人员未接受过任何与文化旅游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方面,相关从业人员主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意愿普遍较低,主要原因为信息较闭塞和缺乏学习目标。在文化旅游宣传方面,XX市的旅游形象传播存在较大短板,这和从业人员对新兴科技与传播媒介的认识、掌握不足有一定关系。三、XX市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建议(一)加大文旅产业与农牧业的深度融合在深入促进文旅融合的同时,持续加大文旅产业与农牧区农牧业的融合,让文化充满农牧区所有
16、的旅游景区(点)。要牢固树立“长期发展、发展基础”的思维,坚持“功成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的理念,既要做“显工”也要做“隐工”,尤其是要多做、常做、坚持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奠基性工作,坚决反对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等做法,长期激励和培育旅游的基础产业,达到先实现“有人来、有景看,留得住、吃饱饭”的初步旅游目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真正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从上到下、从时间安排到空间布局的一体化,在做足做够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待XX旅游业有一定发展后,再去实现依托旅游收入增加农牧民群众现金收入的目的,从而巩固并延续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牧区的乡村振兴。依托特色物产和非遗项目促进XX的文旅与农牧业融合。依托XX的特色物产,包括冬虫夏草、牛羊肉、奶制品和牛肉盖饭、人参果等农牧业产品,使游客因吃而记住XX、怀念XX,而宣传XX,再回XX。同时,通过农牧区农牧民的劳作方式,尤其是现有的非遗项目,使游客直接深入到XX农牧业、农牧民群中,加入到体会住帐篷、挤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