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57202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通货紧缩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潘石内容提要: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市场物价稳步回升,严重的通货紧缩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通货紧缩尚未消失,通货紧缩预期甚至在许多方面还有加重的趋势。通货紧缩预期越来越对我国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障碍。为此,我们应采取树立正确投资理念、规范市场行为、理顺分配关系、更新消费观念等治理对策。关键词:通货紧缩预期投资消费储蓄一、目前我国通货紧缩预期的主要表现、基本特征及危害所谓通货紧缩预期,就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当事者依据己有的理论、信息与资料,对通货紧缩的未来走向与趋势所作的预测。这里讲的社会经济活动当事者,包括社会

2、上所有的各个阶层的民众。无论哪个阶层或群体中的人,都与社会经济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和领域,参与这些领域活动的人,都是经济活动的当事者。通货紧缩预期是自1997年10月中国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之后出现的,它是与通货膨胀预期相对立和对应的。学术界对通货膨胀预期已有许多的研究,而由于通货紧缩及其预期是当今中国经济运行中发生的一种新现象,因而缺乏深入系统研究。我认为,通货紧缩预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总是通货紧缩实际的反映和作用结果。伴随通货紧缩的蔓延、拓展和加重,通货紧缩预期也不断蔓延、拓展和加重。经过近两年多的治理,日趋严重的通货紧缩势头已得到有

3、效控制,但通货紧缩预期作为一种独立的现象,由于其前冲性、连续性及惯性的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许多领域和方面还有所强化与加重。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生产领域看,生产者预期未来边际生产率下降,边际收益下降。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预期,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生产资料供大于求,总量与结构双失衡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如钢材、煤炭、石油、水泥等总量均居世界前列,有不少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却为“世界第一”所苦恼。因为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的矛盾非常突出。1999年全国钢产量达1.2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大部分为粗钢和低质钢,品种、规格单调,不适应国内市场需要,产生大量滞销和库存积压;

4、同时企业生产需要的优质钢、特种钢等却又不得不依赖国外进口。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优质钢、特种钢达100O万吨以上。其它许多位居“世界第一”的产品,均存在类似情况。在煤炭、纺织、家电等行业,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只有把总量压下来,把结构调整好,实现总量与结构双优化,才能上水平,出效益,增盈利。然而,这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面对这种前景,企业生产者的心理预期必然难以看好。而在总量与结构双失衡条件下对生产前景丧失信心的企业,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收入也不可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第二,从流通领域看,经营者预期未来经营风险加大、成本提高,赢利的机会越来越少,因而,或退出经营,

5、或缩减经营规模。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预期,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经济的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秩序混乱,市场竞争过度。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垄断竞争等愈演愈烈,价格大战狼烟四起。在“短缺经济”时代,商家卖什么都好卖,卖什么都赚钱,用不着怎么费力推销,更不用付高昂的产品广告及宣传费,经营成本低廉;而现在不同了,经济发展进入“过秉时代,绝大部分商品“过剩”,商家经营什么都难卖,卖什么也都不太赚钱,即或是拼力打广告搞推销,甚至低价倾销,也难于在激烈无序的竞争中取胜。经营亏损使不少商家倒闭,退出经营领域,这就越发加重了经营者们的不良心理预期,给经营水平升级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第三,从分配领域看,广

6、大民众日益感受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愈来愈大,普遍预期未来收入不稳定,不仅未来生活提高是个未知数,而且未来维持生活缺乏可靠保障。之所以造成民众这种心理预期,有多种因素:(1)分配不公加重,两极分化倾向明显,依靠勤奋劳动不能致富,搞歪门斜道、非法经营发大财。(2)公有制经济中“穷庙富方丈”,大量企业亏损,职工收入减少,甚至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断绝收入来源。(3)职工再就业难。我国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职工失业后欲再就业,完全依靠国家安置已不可能,也做不到。进入劳动力市场,自谋职业,恐怕是惟一选择。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管理又极不规范,缺乏健全的规则

7、和必要的制度,所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再就业也还是相当困难的。职工如不能顺利实现再就业,以后的生活就没有必要的收入作保障。(4)失业救济基金尚未完全建立,失业者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失业救济金,职工失业后无人过问的状况日益增多,“送温暖”活动仅是一种象征性的“关怀”,且是一种权宜之计。失业保障线的构筑不仅需要巨额资金,而且需要政策与法规支撑。而这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过程,也是影响人们的未来预期的重要因素。面对严重收入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面对严重失业及未来收入不稳定,人们为了防患于未然,自然要把现在有限的收入积攒起来,储蓄起来,自己为自己构筑“失业保障线”及“最低生活保障线”.而这样做,必然使大量货币沉淀下

8、来,或在银行储存起来,减少即期购买力,影响市场商品的销售和价值实现,促进市场进一步疲软,加剧通货紧缩的进一步恶化。第四,从消费领域看,全社会的民众作为消费者普遍预期市场物价水平会逐步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持币不买,使即期消费明显下降。1998年居民作出消费物价走低的预期,1999年被证实。19981999年,国家出台了种种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的措施,试图拉动市场价格回升,并有一定的涨幅,但效果并不明显。2000年春节尽管有一个假日消费高潮,也没持续很久便落了下来,市场物价仍陷于比较低迷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0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连续22个月负值运行之后首次出现上涨,但涨幅也只有0.7

9、%。消费者对市场物价水平继续走低的预期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重和强化。进入3月份,消费者对市场物价水平继续看低的预期再一次被证实。家电、布料、服装、肉类、蛋类、粮食等与人们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2001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启动市场的力度,但消费品市场价格回升仍十分乏力。消费品市场物价水平持续低迷,不仅会严重打击生产,更为严重或令人担忧的是物价水平一再走低的预期不断被证实,人们便会不断地持币不买,等待物价水平更进一步下降,由此形成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产生“预期一通货紧缩螺旋”。它与“预期一一通货膨胀螺旋”恰好相反,前者为上升螺旋,后者为下降螺旋,但后者比前者更难治理。因为通

10、货膨胀是搜刮消费者,以价格为手段从消费者口袋里取钱,容易引起消费者震怒和强烈反对;而通货紧缩则对已经就业并有货币收入的消费者“有利”,物价水平的下降等于提高了他们手中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同等数量的货币收入会比以前购买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由于他们会从中得到实惠,自然不会像对通货膨胀那样厌恶、那样激烈抨击和反对。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一旦进入“预期一一通货紧缩螺旋”的循环,就无异于陷入一个烂泥潭,除非有大的治理动作与措施,否则难以自拔。综观目前我国通货紧缩预期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如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预期日益趋向理性化。在1997年上半年乃至1996年,虽然人们普遍沉浸在市场物价水平从1994年(2

11、1.7%)和1995年(14.8%)的高位降下来的欢乐之中,但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并没有消失,仍担心通货膨胀会反弹和加剧。因为1996年的市场物价水平仍为6.1%,通货膨胀预期并未有根本性转变,这时可以说全无通货紧缩的准备和预期。1997年10月至1998年上半年,广大民众已从经济生活中切身感觉到通货紧缩在他们身边发生,并在影响着他们的经济生活。这时仍谈不上对通货紧缩的理性认识与预期。因为这时他们只是从感性上知道到处都“钱紧”,生产者的生产状况不佳,产品销售困难,经营者经营困难,他们都喊“钱难赚”,“生意不好做”,“厂子要停产”等等,可以说对通货紧缩的认识与理解完全是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自1998

12、年下半年以后尤其是1999年,在党和国家针对通货紧缩的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大力实施,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媒体从理论上阐释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一般特征、社会效应、应对措施的情况下,广大民众对通货紧缩的认识越来越趋向理智,由通货紧缩的非理性预期逐步转向通货紧缩的理性预期。到如今,人们己经在通货紧缩状态下生活了3年多,对通货紧缩的预期能力及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家电市场价格变动的预期,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和汽车市场价格的预期等等,都己清楚地表明:当今中国的广大民众对通货紧缩的预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理性化了。第二,同政府行为“对策”化。广大民众对通货紧缩预期理性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他们不仅像政府一样可以对市

13、场物价走势依据自身的经验、信息进行理智地预期,对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状况作出理性判断,而且还对政府的政策行为变化也进行一种理性预期(尽管许多人仍处在非理性预期状态),这就会大大影响政府应对、治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政策的实施效力和实施效果。广大民众对政府的施政行为是可以预测的。政府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货币价值变动数据、财政变量及市场价格指数等均可成为民众对政府行为预测的依据。即使是政府某些货币运作及财政活动现在是不可预测的,但并非以后永远不可预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育成熟,政府公开市场业务日益增多,施政行为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就会越来越增强对政府行为的预期能力。况且,在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时

14、期的相同周期上,如在前期的扩张阶段和现期的扩张阶段,或前期的收缩阶段和现期的收缩阶段,往往会重复同样的或大致相同的政策措施。如治理通货膨胀,一般总是采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以抑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紧缩,一般都要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刺激和扩张社会总需求。这就会使社会公众形成一种对政府行为的基本相同的预期观念。当这种预期观念逐渐排除那些非理性因素而走向成熟时,就形成一种对政府施政行为的理性预期。这种预期一旦形成,并在社会上形成“气候”,就会使政府的政策效力和效果大为降低,甚至导致政府政策效果为零。因为,社会公众实现了对政府行为的完全准确的理性预期,便会事先自动地调整自身的行为,采取应付政府

15、政策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的利益,并尽力利用政府的政策去为获取最大的自身利益服务。这就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面的对策,会使得政府的政策效力和效果大减,甚至为零。第三,预期带有明显的粘性化。关于通货膨胀预期具有粘性问题,国内已有人作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李拉亚,1991)。我认为,通货紧缩预期也同样具有很强的粘性。所谓粘性,是指通货紧缩预期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粘附在一定水平上。这种粘性的通货紧缩预期,是很难改变的。它不仅会对通货紧缩起固化乃至推波助澜作用,加快经济的“滞一一缩”过程,同时极易产生预期的“陷阱效应”,使得国家为改变通货紧缩预期的财政货币政策失效。因为,国家此时为启动市场

16、、拉动经济增长而增加货币投入,但多投放的货币,大都被“预期陷阱”所吸收,大量货币被人们积存起来,或增加储蓄,或持币待购,这显然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疲软和经济衰退。可见,通货紧缩预期的粘性化,给国家从根本上摆脱通货紧缩困境增加了麻烦和难度,这是必须清醒认识并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综上可见,通货紧缩预期对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给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带来许多消极作用。概括起来讲,通货紧缩预期的消极作用,主要是:(D它在生产上加剧了总量与结构的双失衡,不仅总量过剩的局面不会改变,并有扩大之势,而且使结构上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从而可能导致生产停滞和经济衰退。(2)在流通领域,它使结构性的“卖难”将扩展到全面“卖难”,市场局部萎缩可能引致市场全面疲软,甚至引发大批商业企业倒闭,发生商业危机。(3)在分配领域,它加剧与扩大了社会分配不公,使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制度受到冲击和动摇,使社会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更加严重,调节得不好可能会进一步加深社会各种不同利益阶层及群体的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4)在消费领域,通货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