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沪教版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沪教版教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沪教版教材)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授课教师:徐州经济开发区中学李彬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和人类的密切关系2、过程与方法:能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质的两面性二、教学重点、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手段启发、讨论、科学探究四、教学用品1 .多媒体课件2 .实验用品:木炭、铁丝、蜡烛、石灰水、盛有氧气的集气瓶(3个)烧杯(1个)、镶子(1个)、燃烧匙(1个
2、)、火柴(1盒)、酒精灯(1个)、用崩钳(1个)五、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利用我校初二某同学寻求的帮助引入新课【教师引导】提出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有着怎样的外貌特征(物理性质)和性格特点(化学性质)【探究物理性质】1 .联系旧知: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等方面加以研究。(展示实物)引导归纳色、态、味并板书。通过投影资料,引导分析密度,呈现密度数值并板书通过图片分析水溶性,呈现定量描述小结并板书2 .问题思考:请你判断正误:氧气始终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引导)通过图片介绍氧气的三态变化【探究化学性质】1 .提出问题:氧气能不能支持燃烧2 .作出猜想:氧气能支持
3、燃烧3 .实验准备:做什么:按步骤进行操作看什么:实验所用物质的色、态、昧,变化后生成物质的色、态、味,以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想什么:根据看到的现象,对比归纳相关结论.4.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归纳相关结论5.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文字表达式蜡烛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提示: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比归纳结论6 .问题思考:(同组交流)铁丝的燃烧实验中,铁丝卷成螺旋状目的是什么?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后未燃烧,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通过蜡烛、铁丝的燃烧实验,你对氧气支持燃烧有何新的认识?7 .归纳
4、小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可以燃烧。8 .拓展延伸:图片引出缓慢氧化与剧烈氧化【过渡】借助图片引导学生根据氧气的性质归纳氧气的用途并板书。【汇纳总结】要求:以文章的写作手法,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残缺部分【练习巩固】见投影六、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性质活泼的氧气选自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是继空气后第二种学生熟悉的物质,本节教材有两大特点:一是实验较多,教材中对氧气的性质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二是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很多,为师生探究氧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让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有更深刻的认识。本课是学
5、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变化反应类型的开始,学好本课,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物质奠定基础。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氧气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气体,虽有了一些了解,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实验基础: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3、教学过程以初二某学生寻求化学教师帮助,补写一篇介绍氧气的文章为情境引入新课,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的目的。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和教材的特点,通过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活动,去体验探究过程,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氧气性质的目的。结合学生实验基础,为规范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把教材中的“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改为教师演示,同时引领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为学生自主探究奠定基础。最后,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这篇补写的文章,达到巩固新知、展现个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