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要素竞争力膜产业高纯石墨产业研究项目技术标响应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要素竞争力膜产业高纯石墨产业研究项目技术标响应情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业要素竞争力膜产业高纯石墨产业研究项目技术标响应情况1、工业要素竞争力分析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1)工业要素竞争力定义工业是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采集和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11,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要素是指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水、电、气、税费、劳动力、原材料、物流、产品供应、人力资源等基本因素及工作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工业要素竞争力是工业各个系统的合力,是区域工业对于该区域内资源禀赋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及调整能力,工业要素竞争力的定义应该从区域工业实力、区域工业潜力和区域工业环境等指标进行统计和评价。(2)工
2、业要素竞争力研究范围工业要素竞争力研究范围将立足于制度、技术、规模和环境四个层面,从工业经济实力、经济绩效、政府竞争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产品竞争力、市场化程度、资源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环境状况等细分领域范围展开研究。(3)工业要素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竞争力理论开始成为独立的研究范畴,理论分析框架也逐渐完善起来。在对传统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现代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范畴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更关注区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诸多理论问题以及竞争力的系统评价等实证方法在内的研究范畴。国内目前对工业要素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蔡昉(2
3、003)认为产业竞争力并非专属于某些国家和地区,而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享有的,并直接指出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国家或地区遵循比较优势选择产业和技术结构。郭晖(2008)就通过不同工业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来衡量不同工业行业的竞争力并作出评价。而彭晓莲(2007)和马银戌(2002)从另一个思路上对竞争力进行划分,他们都将工业竞争力分为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方面来考察,为这方面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马银戌(2002)将工业竞争力拆解成两方面:显在竞争力通过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衡量。而顾海兵(2007)以我国十大沿海城市为例,从制度、技术、规模和环境四个层面来考察,通过33个
4、指标构建了工业竞争力指数,并由此进行了差异性研究。学者们对工业要素竞争力的研讨做出了许多贡献和探索,但综合来看仍有以下几点不足:在工业要素竞争力研究中大多对工业体系进行了细化,却较少立足于宏观层面对整个工业系统来测度。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多是针对单一省份或特地区域的工业竞争水平进行研究,没有将视角对准全国范围。在指标体系选取上,大多数文章忽视了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意义,因而研究中并未纳入信息化竞争力因素,导致了对工业体系竞争力的评价并不完善。(4)工业要素竞争力研究的现实意义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工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技术创新的载体,也是增强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从产业发展的
5、阶段看,我国仍处于重化工业向高加工度化的过渡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体地位,工业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密切关注工业竞争力现状、培育工业竞争优势,是全面提高乃至我国竞争力的关键。有关工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和评价方法日益受到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建国以来,工业的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工业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目前己经在一些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并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工业发展水平低,竞争力比较弱。因此,关注我区工要素竞争力,研究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和措施是加速市乃至自治区工业化进程的当务之急。所以本项目将对工业
6、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对市工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建议和对策。2、市工业要素基础及纵横向对比(1)市工业发展概况从1958年自治区建立以来,的工业产值从1359万元,经过60年代初的波折动荡,逐步开始提升,截止到2019,市工业产值达到660亿元。“十三五”以来,市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在创新体系建设、产业集群培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园区整合提升、绿色集约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十四五”时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十三五”前四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增长7.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从2016年的4.6%提高到2019年的6.3%,“十三五”末工业税收占全区比重(含宁东)为
7、70%。市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年均增长8%以上。新材料产业占据全球一席之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单晶硅棒、硅片生产基地;全球唯一的氮化铝陶瓷粉体和基片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工业蓝宝石晶棒、半导体大硅片、石墨烯三元正极材料及导电浆料生产基地。高端装备产业技术水平领先,拥有首个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是装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高端数控机床、精密铸件水平世界领先,精密轴承、智能电表、桁架机器人等水平国内一流。截至2019年,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十大产业规上企业数191户,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市工业发展要素基础分析土地资源市是的首府,9491平方公里,是全区军
8、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业中心。下辖三区两县一市,“三区”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两县”即永宁县、贺兰县;“一市”即灵武市。市区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一东北方向倾斜。地貌类型多样,自西向东分为贺兰山地、洪积扇前倾斜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冲积湖沼平原、河谷平原、河漫滩地等。海拔在IOlO米1150米之间,地面坡度为2%。左右,土层较厚。西部的贺兰山为石质中高山,呈北偏东走向。全长约150公里,宽20公里30公里。最高峰海拔3556米,是阻挡西北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贺兰山在市境内近70公里,面积5.88万公顷,水资源地表水水
9、源充足,水质良好,富含泥沙,有肥田沃地之功。境内沟渠成网,湖泊湿地众多。黄河是的主要河流,流经80多公里,南北贯穿。平原引用黄河水自流灌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引黄干渠有唐徐、汉延、惠农、西干等渠,年引水量数10亿立方米。配套排灌干支斗渠千余条,长数千公里,形成灌有渠、排有沟的完整的灌排水体系,保证了13万多公顷农田的灌溉。全市有湿地面积3.97万公顷,主要为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其中天然湿地占湿地面积的60%以上,自然湖泊近200处,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湖泊20多处。矿产资源地区矿产资源有煤炭、赤铁矿、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硅石、磷块岩、水泥石灰岩、辉绿岩等。贺兰石“石质莹润,用以制砚,呵
10、气生水,易发墨而护毫”,自古就有“一端二歙三贺兰”之盛誉,为中国“五大名砚”之一。灵武矿区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特别是煤炭储量以及其具有的高发热量、低灰、低硫、低磷等品质,在全自治区乃至全国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力资源2012年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为115万,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22.4万、27.1万、65.5万,其中三产从业人员总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例为57%。2015年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为121.55万,一、二、三产从业人员分别为22.79万、28万元、70.77万,其中三产从业人员总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例为58.2%,比2012年提高了L2个百分点。2019年市出台1+2+
11、7一揽子人才新政向全国求贤。2020年连续制定下发2020年度市优秀返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评选补助工作方案2020年度市优秀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认定支持工作方案2020年度市优秀引才机构和个人评选奖励工作方案。物流初步形成以综合保税区为主的外向型物流;以西夏国际公铁物流城为主的公铁联运物流;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物流;以交通国际物流港、新华百货现代物流园为主的商贸服务型物流;以润恒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为主的农副产品集散物流;以交通物流园为主的综合型物流、以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为主的新型物流业态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了以商贸物流为主导的东部(兴庆)物流带;以电商物流为主导的北部(
12、贺兰)物流带;以公铁联运为主导的西部(西夏)物流带;以建材物流、空港、保税物流、重化工物流为主导的南部(望远-灵武-宁东)物流带。初步形成了以物流基地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专业化的节点布局以及与交通干线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创新能力近年来,市抢抓“智能+”新机遇,以制造业智能化为主线,着力推进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工厂建设,为企业发展赋予新动能。企业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大幅度降低。全市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6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40%。2018年,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抓好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
13、积极推进园区优化整合,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严控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全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示范企业13家、自治区标杆企业10家。获得国家级制造业行业领先示范产品1个,自治区级制造业行业领先示范企业1家,自治区级制造业行业领先示范产品4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比重由2017年3.4:50.4:46.2调整到2018年3.6:45.6:50.80市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高新区、经开区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共享集团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荣昌绒业羊绒制品获得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1家,隆基硅公司等9家企业获得国家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6家企
14、业被自治区评定为智能工厂。完成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938家,实现动态清零,灵武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环保问题整改任务完成,淘汰落后产能78万吨,万元GDP能耗下降7.81%。2018年底,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家,同比增长40的增长率创历年新高;近两年,全市共组织实施重点科技创新项目80余项,累计支持资金达4亿元,取得了“高品质N型单晶硅”“大尺寸蓝宝石晶体”“国产高铁润滑脂”等为代表的的科技成果;今年3月份,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40.8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利润总额24.82亿元,同比增长25.现。这些数据表明,市工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其中,高端产业加速发
15、展方面,石墨烯、蓝宝石、单晶硅等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经开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百强,中关村双创园获评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丝路经济园、苏银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初见成效,产业同质化竞争局面得到了有效扭转,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布局全面铺开,呈现出点、线、面、体齐头并进、量质提升的局面。(3)东西部工业要素对比分析选取和东部规模水平相近的城市合肥,进行工业发展要素的对比,分析的优势与劣势。是的首府,是全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业中心,以发展轻纺工业为主,机械、化工、建材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是发展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
16、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3.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o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1.3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08.60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3.18亿元,同比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为3.4:50.4:4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41.7%、56.3%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656元,比上年增长6.5%0合肥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合肥市下辖4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