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靠企吃企现象工作工作报告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治靠企吃企现象工作工作报告参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整治靠企吃企现象工作工作报告参考X供电公司持续增强整治“靠企吃企”问题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认识问题整治工作的严肃性和紧迫性,紧盯时间节点,聚焦重点问题,把“靠企吃企”问题整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统筹发挥纪检监督、审计监察以及巡察整改联动作用,抓好风险防控、纪律监督以及廉政教育,细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合力,抓深抓实“靠企吃企”问题排查整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建组织体系、抓推动落实。X供电公司把整治“靠企吃企”问题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召开党委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以及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传达宣贯上级深
2、入整治“靠企吃企”问题部署要求。通过年中会议、政工例会以及现场督导等形式,专题部署“靠企吃企”问题整治重点任务,迅速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X项工作措施和X项具体任务,健全专项整治组织机构,做到责任落实、压力传导、监督检查“三个到位”。建统筹体系、抓责任传导。坚持“严”的主基调,强化落实“两个责任”,确保整治高效推动。认真对照“靠企吃企”问题整治表现形式,深化利益输送问题、设租寻租问题、化公为私问题、民企挂靠国资问题、“影子股东”问题、省管产业专项整治等一体推进,加强“治标”力度,结合巡察整改,组织自查自纠,着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始终以“零容忍”态度,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问
3、责不到位不放过。强化“治本”措施,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通报问题整治进展情况,严格执行廉政约谈制度,开展专项检查2次、专项约谈2次,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抓早抓小,源头防范廉洁风险。建监督体系、抓建章立制。以“三层两化”监督体系为抓手,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重点细化监督措施。结合巡察问题整改,深化设租寻租问题专项整治、空转贸易业务自查自纠、干部职工经商办企业等专项工作,持续深化依法治企和协同监督,加强财务、审计、纪检等各专业协同联动,推进风险防控,完善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促进纪检支委履职尽责,推动“三微四进五廉”建设,聚焦
4、生产经营重点领域。持续关注基层站所“小微权力”治理,通过下达督查建议书,编制风险提示单,汇总警示案例册,以案为鉴抓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廉洁从业意识。自靠企吃企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公司针对12座“他有他营”加油站,切实做到“方案学习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深剖细挖到位、督促整改到位“,在宣贯、部署、检查、整改上持续用力,努力推动靠企吃企专项整治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方案学习到位,多个层面“学”公司重视靠企吃企专项整治工作的学习,班子认为,只有深读细研,学深悟透,才能推动工作有序开展。突出领导干部带头学,不仅班子成员自学,还纳入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突出党员干部率先学,利用“三会一课
5、”、主题党日活动等开展集体学习和研讨;突出员工结合岗位学,各库站除了每日班前会学外,周例会、月度经营会等持续学;通过公司自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二、组织领导到位,谋划部署“早”为确保靠企吃企专项整治工作早落实、早起步。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靠企吃企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成立公司靠企吃企工作专班,把工作任务、时间节点、步骤要求等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形成“领导包抓、专班协调、定期汇报、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充分发挥专班组织协调作用,及时查漏洞、补短板,确保靠企吃企专项整治工作高效顺畅。自工作以来,公司党委召开专题研究会、工作部署会2次、通过线上方式召开县(市)公司各级管理人员
6、会议4次,公司层面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查25次,县(市)公司层面开展督查22次,形成了上下贯通的格局,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三、深剖细挖到位,检查形式“新”公司聚焦设备运行、进销存、日常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排查失管失控、私自进货、销售异常等重点问题,对照工作职责,以“清单式”通报落实和推进情况,及时收集汇总进度和问题,总结做法,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通报督办、跟踪整改,确保各级管理人员知责于身,担责于心。自清单式通报制度以来,各部门专项检查更有针对性,各县(市)公司落实属地管理,每月开展自查,推动了专项整改工作落实落地。四、督促整改到位,措施成效“实”采取线上检查和线下实地督查的方式,通过
7、视频监控检查、液位仪系统对“他有他营”站点开展进货环节检查、运输环节检查、储存环节检查、销售环节检查,发现问题,班子成员靠前指挥,确保整改10096。通过检查,12座“他有他营”加油站管控系统接入率、液位仪系统接入率、视频监控接入率均达100%,其中视频监控对公司开放权限,存储周期超90天,至今未发生擅自关机、断网、调整参数、删除数据等问题。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深入开展靠企吃企专项工作,从制度、流程、机制等方面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建立长效机制,筑牢廉洁防线,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及关于XX市数字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根据年度协商计划和重点议题安排,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成立专题调研组,自3月下
8、旬开始,先后赴XX镇杜XX村、XX集团公司等10多个乡村振兴先行村、数字农业企业(基地)走访调研,召开了由市农业农村局、大数据中心等12个部门参加的座谈会,深入了解我市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赴省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市之一的XX县学习考察,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一、我市数字乡村建设现状(一)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所有行政村实现4G网络、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全覆盖。全市已开通5G基站1400多个,基本覆盖镇乡集镇和工业区。(二)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不断拓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持续推进,全市电子商务专业村达38个,2020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达5、6亿元。数
9、字农业有序发展,全市已有省级数字农业工厂试点1家、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12家、农业物联网应用生产基地14家。(三)乡村数字治理不断推进。依托全科网格,实现村级“党建网”+“治理网”双网合一。创新发展网上“XX经验”,实现矛盾化解从“上门”到“上网”转变,推动矛盾纠纷“一键解决”。依托“西施眼”APP,将292家农村文化礼堂、23个文明实践所上线,不断提升文明实践的引领力。(四)乡村数字服务不断延伸。实施数字乡村金融惠民服务提升工程,至2020年末,全市农户小额普惠授信25、3万户,授信额430.38亿元。所有行政村已安装“三资”智慧监管系统,实现村级集体资金审批线上化。农村智慧寻厕项目不断完善
10、,实现农村公厕管理智能化、公厕服务便民化。实施100个垃圾分类智慧村建设,深化农村垃圾分类“线上预约+线下回收”和“亮灯+亮分”全链条智慧模式。开展乡村振兴电力民生指数评价,为乡村发展提供数字化电力服务。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统筹协调力度不足。一是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中央和省已分别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和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我市至今尚未启动市级层面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致使数字乡村建设整体进度比较滞后。二是顶层设计有待建立。数字乡村建设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由于目前缺少市级层面的整体统筹和顶层规划设计,部门和镇乡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多头建、重复建造成资源浪费,且实践应用推广效
11、果不够理想。三是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缺少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部门、镇乡协同推进工作机制,致使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数据碎片化等现象比较突出,尚未真正形成功能融合、共建共享的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格局。(二)体系建设亟待加强。一是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5G网络覆盖以城区和集镇为主,大部分乡村网络基本停留在4G阶段,一些偏远乡村甚至连4G网络信号也不佳,直接影响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二是乡村数据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农业自然资源、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农户和新型农业主体等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薄弱,尚未形成完善的动态专题数据库,无法支撑各类涉农应用场景的大数据分析与系统开发。三
12、是乡村数字应用系统碎片化。对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乡村服务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研究不够充分,应用场景不能有效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尚未形成应用系统开发的集成效应,数字乡村建设释放的红利有限。(三)支持保障措施缺乏。一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数字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受新冠疫情等影响,网络运营商和各级资金比较紧张,难以有效保障数字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二是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缺乏专业服务于数字乡村的互联网机构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特别是缺乏既具有乡村管理经验又懂数字化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承接应用能力不强。农业生产者和农村留守人员大多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数字终端设备操作使
13、用困难、应用场景功能难以发挥,直接制约数字技术的应用。三、意见建议(一)加强统筹协调。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把数字乡村建设摆在乡村振兴和数字XX建设的重要位置,纳入全市数字化改革总体框架,统筹布局。二是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向上对接,科学厘清省市县三级建设边界,抓紧制定我市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在数字乡村应用支撑体系主要复用省级层面支撑组件为主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业务应用三大体系建设,按照“县级重平台优化、镇乡重功能深化、村社重落地见效”原则,聚焦本地资源禀赋,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统筹推进具有XX特色的数字乡村建设。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数字乡村建设的领导,建立工作专班,统筹
14、协调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督查考核。建立市镇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职责任务,把握时间节点,协调业务需求,形成工作合力。(二)突出建设重点。一是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乡村5G基站建设,推动5G网络与泛在感知、万物互联等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扩大农业农村场景应用。二是加强乡村数据资源库建设。整合各方数据资源,建立统一数据资源目录,强化数据归集、集成和治理,完善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主题数据,构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锤炼提升数据价值。三是推进乡村数字应用集成化。认真分析本地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和区域特色,坚持从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出发,即从产
15、业主体、村民主体生产生活需求和部门履职需求出发,围绕困扰干部群众的高频事项、高权重事项和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加强核心业务梳理,按照“一件事”集成思维,重塑业务流程,打造多跨场景应用,促进乡村产业提能、服务提质、治理提效。(三)强化保障措施。一是构建多元投入体系。引导和支持网络运营商加快乡村5G基站建设,不断扩大5G网络覆盖面。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打造一批示范应用项目。引导农业企业等市场主体加大数字建设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和公众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二是加大技术支撑力度。加强与高校院所和互联网机构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合作,引入第三方大数据企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本土化人才数字技术水平,研发推广适合“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和技术产品。三是提升承接应用能力。将数字乡村场景应用纳入“乡村振兴“培训课程体系,加大对村级党员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和返乡创业青年等新型职业农民的数字技术教育培训,不断扩大数字乡村应用覆盖面,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