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大中专院校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大中专院校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干部的责任,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优劣,因此,有效推动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高校干部素质,才能够更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不能流于形式,应当紧紧围绕教育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着力提升高校干部职工知识水平、能力素养。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力求精准施策。高校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教育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其目的是让每一名干
2、部都学有所获。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提供“对味”的培训课程,按照“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打破过去“样板间”式的教育培训模式,坚持“靶向”施教,掌握高校干部培训需求,实现培训“供需对接”。可以通过发放匿名问卷、召开调研会等形式,了解干部的实际需求点,确保教育培训有的放矢。在培训前对每位参训干部建立需求档案,结合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数据,利用现代科技网络资源,分级分类设计教育培训计划,为干部量身定制培训课程,精准施训。力求做到高质量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学校发展。注重方式创新。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学习形式。一是创建流动学
3、习方式。培训干部可以利用学习强国APP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学习平台,学习内容可以选取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微党课等内容。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随时学、随地学,最终达到提高干部自身素质的目的,为今后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二是丰富考核形式。以往的培训多以闭卷考试和撰写心得体会作为考核内容,可以采取对话、访谈、短视频制作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还可以考虑在培训中加入党性分析评价环节,建立红色档案,以此来衡量干部培训成果。三是提倡研究式教育,参训干部组成不同的研究小组,边培训、边调研,对实际调研情况进行讨论和专题研究,各小组进行成果分享,促进干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培训平台。结合各高校自身优势、发展定位,整合
4、不同高校的教学和管理资源,取长补短,形成培训的集约力量和自身培训特色。各高校之间通过合作搞培训,达到“统一管理、分类培训、资源共享”的预期。可以成立高校校际干部联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各高校组织部长“圆桌会议”,研究部署培训任务,并组建区域内高校校际干部联合培训师资库,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和党政领导,形成“学校+外聘”专家授课机制。搭建政、学、研互动平台,充分利用本地域资源,加强与政府、党校和红色资源阵地的交流合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为拓展培训形式提供资源支撑。同时建立一套成体系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的培训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考核。通过联合办训、课程共享、全面考核等方式,促
5、进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近年来,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自治区有关部署要求,聚焦“闯新路、进前列”,通过“三建、三抓”,全力打造“暖城五心”品牌,努力以环境之“优”,夯实经济之“稳”,推动发展之“进”。连续3年在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一,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2022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城市”、“2023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城市”等荣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建机构、建体系、建平台,坚持高标定位,抓实抓牢“一号工程”。一是建立专职工作机构。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
6、号工程”来抓,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组长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率先在全区成立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作为抓营商环境的政府直属正处级单位,负责政策研究、综合协调、业务指导、调度考核等工作,切实强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建立系统评价体系。2019年以来,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参照上海、深圳、苏州等一流城市典型做法,先后编制优化营商环境4版工作方案,制定推行市对标先进建设最优营商环境行动方案(500条)、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300条)等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深入实施极简审批、极优服务、极准监管、极惠扶持,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是建立精准调度平
7、台。在全区率先上线运行“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平台”,将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全部纳入平台数字化、清单式调度,通过平台进行任务催办、审核编辑、数据统计、分析报告、问题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实时公布,便于市场主体查询、监督并提出改进建议,有效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质量、效率双提升。二、抓督导、抓提升、抓创新,突出高位统筹,建立健全“三个机制”。一是强化督导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范围,执行月调度约谈、季排名点评、年总结考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半年工作会等专题会议,市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明察暗访,开设全媒体舆论监督栏
8、目XX聚焦,实施“现场督查调研+实地业务指导+集中业务培训”效能提升行动,切实强化营商环境的纪律性、严肃性、专业性。二是深化提升机制。以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为切入点,从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等群体中公开招募15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开展“实景式”、“暗访式”、“沉浸式”办事服务体验,构建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督办解决、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做到办成“一件事”解决“一类事”。三是优化创新机制。总结梳理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推出土地出让首次登记“即来即办”、主动服务“无感续证”等首批20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举措,后续还将继续拓展延伸,通过以点带面全
9、市推广,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三、稳主体、激活力、促发展,聚焦高效落实,打响打亮“五心品牌”。一是政策最贴心。把强化政策支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率先在全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针对性出台市政务服务条例、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盯市场主体需求,出台支持现代煤化工、氢能、现代农牧业等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促进消费系列政策及市十项金融赋能行动方案(20222024年),启动建设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上半年全市市场主体突破30万户。二是办事最省心。建成市政务数据协同审批管理平台,全力推动“一件事”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办理改革,将涉及多部门的923个事
10、项优化整合为298个“一件事”,办理时间压缩87%,精简材料和办理环节超45%。创建全区首个“无证明城市”试点,289项证明材料事项、510项证明材料分批次实现无证明材料免提交,加快推进“减证便民”向“无证便民”转变。三是投资最安心。开发建设全区首个融资对接线上服务平台“市中小微企业信用平台”,举办“金融助企纾困”等线上线下政金企对接活动,签订授信协议883.7亿元,向产业链核心企业发放贷款65.5亿元。优化涉企案件办理,开设“涉企案件绿色直通”窗口,推行“一次受理、一窗通办、一次办好”诉讼服务模式和“快速”审执工作模式,2022年以来,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27.8天。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将
11、399户“三新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轻微违法行为依规免予行政处罚。四是服务最暖心。深化重大项目上门服务、手续集中联审,在全区首创“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模式,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压缩至1个月,有力支撑重大项目建设,上半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速全区双第-O组建“您有事、我来帮”蓝马甲政务服务先锋队,为企业群众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今年累计为260个新建投资项目,提供了1022项审批事项的帮办代办服务,促进项目投资478.8亿元。率先在全区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强化地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已为3800多个标段、8.4万多家市场主体节约交易成本3.3亿元。五
12、是生活最舒心。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表彰奖励和人文关怀,突出做好引进企业随迁家属就业、入学、就医等生活保障,落实好住房等优惠政策。出台“人才新政30条”、“科技新政30条”,在人才评价、团队资助、引进培养、载体建设等方面印发实施15项配套办法,建成投用西北地区最大的人才科创中心,启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3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人才科技支出IL16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办好两件大事,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加快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积极贡献我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