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情况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情况报告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持续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工作方针,建立“自定目标、自立标准、自主实施、自我诊断与改进”的自主循环提升保证体系和可持续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发展能力。按照广东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学校基于“2022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紧密围绕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分别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专业质量保证、课程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和体系运行效果等方面
2、进行总结及自我诊断,现将学校2022年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情况报告如下。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一)总体理念与框架1 .质量体系建设理念与思路(1)体系建设与实际工作同步针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层面,建成含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及监督控制的诊改支撑组织系统。在构建过程中,从学校实际出发,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总目标,集中资源,扎实推进质量建设,确保质量建设取得实效。(2)数据平台倒逼质量提升通过智能校园质量管理平台的论证与建设,源头采集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实现实时反馈和预警功能,为监督控制、复核诊断、发展性考核、决策指挥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平台,以此倒逼人才培养
3、工作质量持续提升。(3)贯彻标准体现校本特色以各级文件为基本依据,敢于创新,立足国际职业教育视野,借鉴国际权威认证核心理念,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以此为抓手,全面实施“学院质量”优先战略,为实现学校发展总目标服务。(4)自主诊改与各级复核结合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实行相对独立的质量保证自主诊改。同时,开展由上至下、层层嵌套的复核诊断,最终由学校组织抽样复核,保证诊改工作切实有效。2 .内部质保体系建设框架与目标以国际化职业教育视野,借鉴国际权威认证所遵循的核心理念,基于现代管理理论,立足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围绕学校“十四五”
4、规划和“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建立“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立方”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完善“质量立标、质量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管理流程,形成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内部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从而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社会美誉度,最终把学校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高职强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二)具体内容与措施1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照标杆特色,结合我校实际,既放眼于全球高职风向与格局,又深入消化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紧密结合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
5、制宜,构建一套既符合国际一流职业院校愿景,又契合我校办学特色的质量管理评价和改进体系,从而对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具体而言,我们在贯彻“五横五纵”的质量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致力于践行和完善具有学院特色的“质量立方”质量保障方法论。2 .整合质量诊断指标围绕学校“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借鉴国际先进专业认证框架及专业范式设计持续诊改要点,细化相关标准集和参照系,构建标准体系,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四个层面和人、财、事三个模块设计指标要素。帮助专业建立和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建立基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质量目标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标准
6、,建立完善学生学习生涯各阶段、领域的发展标准;建立教师发展标准,建立由成长期、成熟期与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阶梯式教师发展标准。3 .推进智慧诊改系统建设围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实现智能校园质量管理平台的建设,建立基于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诊改全流程数据源头采集功能模块,设计管控平台诊改信息链,实现诊改信息的实时反馈和预警,为监督控制、复核诊断、发展性考核、决策指挥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平台。以管理平台为基础,通过相关挖掘算法,加强对源头数据的采集与感知,将其作用于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020辅导、过程性考核、课程建设、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师发展及校企合作等工
7、作过程中,实现基于大数据的质量监控,形成明确具体、指导性强的精细化决策与分析结果。4 .建立质量诊改机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标准,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持续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通过内部诊断、外部评价相结合,排查教学存在问题,倒逼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提升。5 .厘清诊改实施路径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建立党委领导,校长指挥,质量保证委员会全面协调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学校一二级单位一专业(课程)自上而下的三级质量保证组织。根据机构和岗位职能,统筹全局,合理选择诊改切入点,着眼“点、线、面”谋篇布局,有的放矢,渐
8、进有序推进内部质量诊改工作的展开。6 .孕育培育质量文化通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运行,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明确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贯彻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观,建立诊改制度及配套文件,打造诊改制度文化,推进质量立校战略,不断丰富保障体系的内涵。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融入产业文化,形成富有学院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现代质量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7 .打造质保队伍框架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建立党委领导,校长指挥,质量保证委员会全面协调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学校一二级学院(部门)一专业教研室(科室)自上而下的三级质量保证组织。贯彻落实诊断与改进相关政策,选拔专人负责各环节诊改工作
9、的开展,以此推进学校诊改工作的稳步进行,最终培养出一支有理念、有思路、有方法、有成效的质量保证建设团队。二、自主诊改开展情况分析(一)专业诊改1 .诊断情况与结论(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学校每年都组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各个专业都开展专业产业调研、岗位能力分析、毕业生就业与跟踪调查,并组织召开学生、教师专题座谈会及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题会议,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执行。如需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内容,必须在教学任务执行之前按照学校调整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之后方可执行。针对学校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学校相继出台了教学违规及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办法(修订)教学质量管理与
10、评价办法(修订)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尚存在问题: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2)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学校以项目为抓手,出台了系列管理和激励措施,不断培育、推进教学资源项目建设,学校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3个,全部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1个已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8个,6个已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线精品课程77门,共7730学时,课均学生数128人,其中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5门,7门已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校级在线精品课程82门,21门已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编写教材共192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69部、校企合作编写教材66部、
11、新形态教材41部。针对各级各类资源应用不够广泛的现象,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功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全面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增强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实现教学资源标准化、流程化、学习便利化,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新模式。尚存在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还不够广泛、深入,还有待进一步推广。(3)专业建设规划学校根据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招生计划动态调整管理办法,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考生专业填报需求和企业人才招聘需求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专业建设成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合理定位,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响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12、2021年新设置“无人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工业设计”等专业。2022年新设“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停招“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共有专业群H个,专业55个,重点专业43个尚存在问题: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2 .拟采取的改进措施(1)进一步优化完善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套符合现代学徒制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示范引领等方式,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3)从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开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二)课程诊改1
13、 .诊断情况与结论(1)课程体系建设学校着眼于人才培养需求,将课程分为“可持续发展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两大类,”可持续发展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拓展课,“专业+方向课程”包括专业支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历年来,学校鼓励各专业将专业技能类证书考证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实现课证融通。国家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之后,学校鼓励有试点证书的专业开展试点工作,推动“1”和“X”的有机衔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学校已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能保障培养学生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尚存在问题:学校已组建专业群,现行课程体系如何有效支撑专业群建设有待进一步研究。(2)
14、课程资源开发为鼓励支持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学校制定了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专项经费资助标准规定(试行)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目前,学校建有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如下:国家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教学资源库3个、校级教学资源库8个、省级在线精品课15门、校级在线精品课82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184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62部、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107门。质量为王,标准先行。学校从2013年起组织了所有招生专业对专业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并且在每年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修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3)课程运行管理为确保课程教学有序开展及教学质量,
15、学校质量管理中心在期初和期末都组织开展教学文件检查工作,并组织教学督导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评教。为规范学校教材管理工作,避免教材选用、供应的随意性,确保使用高质量的教材,学校制定了教材管理办法,并成立教材选用委员,负责指导教材选用工作。学校将课程考核分为考查(含过程性考查)、考试(含过程性考试、集中考试),集中实践课程考核原则上按考查(含过程性考查)进行设计,并要求各专业每学期集中考试类课程2-4门,确保学生有效达成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已建立高效的课程运行管理模式,能保障课程教学有序开展。尚存在问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2 .拟采取的改进措施(1)在学校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
16、深化课程体系,以有效支撑专业群建设需求和人才培养。(2)学校将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形成分项管控多系统支持评价体系。(三)教师诊改1 .诊断情况与结论(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学校按照“十三五”规划和“一流校”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要求,各二级学院逐步按照建设进度推进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已完成了一流校建设项目任务。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有效落实。学校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案等文件,保证师资建设有章可循;按照政策文件要求落实师资培养经费,确保培养工作有效开展。尚存在问题: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工作有待加强。(2)师资建设诊改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标准明确规范。学校制定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标准,专兼职教师、高层次人才、双师素质教师等聘用资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