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塘养鱼》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池塘养鱼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淡水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鱼类学基础水生生物与养殖水化学饲料利用与饵料培养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池塘养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淡水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126学时,7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池塘养鱼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1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淡水养殖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2、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育、食用鱼健康饲养、生态养殖、高效养殖和智能养殖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2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淡水养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池塘养鱼岗位需求,围绕鱼苗繁育、鱼种及成鱼无公害养殖等具体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3 .以水产养殖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参照行业、水产养殖职业岗位工作要求,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从事池塘养鱼生产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
3、本技能,具备从事鱼苗繁育、鱼种及成鱼无公害养殖生产的能力。1 .会进行渔场的选址、规划和合理设计。2 .会养殖生产中常用配套设施、设备、器具等的配备和使用,会依据市场需求、饲料及品种资源、饲养管理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能做好淡水养殖生产前各项生产要素的准备与调控。3 .掌握四大家鱼、鲤、鲫、团头鲂等主要淡水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健康养殖生产技术;知道水产品蓄养及运输保鲜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4 .具有生态养殖、设施养殖、高效养殖、智能养殖的生产理念和实践,具备食用鱼生产的卫生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5 .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
4、素养。五、课程内容与要求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池塘养鱼概况池塘养鱼概况L理解池塘养鱼的概念;2.了解我国池塘养鱼发展的历史常识、总体现状及未来趋势2池塘养鱼基础池塘的环境要求L能根据渔场的基本条件要求,选择养殖厂(场)址;会合理设计和规划养殖场;2 .知道鱼池的种类、功能及规格、特点;了解养殖用水水源的水质要求;3 .熟悉养殖厂(场)配套设施的功用及操作使用方法4池水的物化性状1 .知道水温变化、池塘水体运动、池水透明度等物理性状对养殖生产的影响;2 .能进行池塘水温的调控;会测定池水透明度;3 .了解池水中溶解氧等主要化学成分的来源、消耗途径及变化规律;4 .知道池水化学成分变化对养
5、殖生产的影响;5 .会测定水中的溶氧,熟悉常用增氧方法,并能合理使用增氧机6池塘生物1.了解池塘中(各主要)水生生物的种类、分布、作用及与鱼类养殖生产的关系;4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2.能通过水色判断池水中浮游生物组成及其对养殖生产造成的影响池塘施肥1 .了解池塘施用肥料的种类、作用及特点;2 .掌握池塘施用肥料的方法和技术;3 .知道池塘施用肥料的注意事项4池塘清塘L了解常用清塘药物的种类及作用,会根据生产实际选择合适的清塘方法;2.掌握生石灰和漂白粉的清塘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6养殖鱼类的选择1 .能识别常见淡水鱼类养殖品种;2 .熟知常见淡水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3 .会依据市场需
6、求、饲料及品种资源、饲养管理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鱼类人工繁殖技术亲鱼培育1 .了解鱼类性腺发育的周期性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2 .熟悉亲鱼的选择原则;3 .掌握亲鱼培育技术要点4亲鱼催产技术1 .理解孵化、催产、催产期、效应时间等基本概念;2 .熟悉常用催产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3 .掌握亲鱼催情产卵及人工授精的操作技术;4 .会进行受精卵的质量鉴别、收集及计数;5 .会进行亲鱼的产后护理8孵化技术1 .了解常用孵化设备的组成,会常用孵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2 .知道家鱼受精卵的发育特点及影响家鱼孵化率的因素;3 .掌握不同类型受精卵孵化过程中的管理措施;4 .理解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的计算方
7、法,会进10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行鱼苗的计数;5.了解鲤、鲫、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要点鱼苗种类和质量鉴别L理解乌仔、水花、夏花及鱼苗培育等相关概念;2.能识别鱼苗的类别;会鉴别鱼苗体质强弱2鱼苗培育1 .能说出“四大家鱼”鱼苗的生物学特性;能做好鱼苗下塘前的“池塘”“饵料”“工具”等各项生产要素的准备工作;2 .掌握鱼苗适口饵料的培养方法,会采取措施延长高峰期;3 .会根据养殖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掌握鱼苗下塘、运输与缓苗的技术要点6饲养管理1 .掌握鱼苗培育池施肥、注水和投饲的操作方法;2 .了解鱼苗培育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3 .熟悉鱼苗拉网锻炼的目的和方法;4 .会进行鱼
8、苗的计数6食用鱼健康饲养鱼类健康养殖要求1 .理解鱼类健康养殖的概念及特点;2 .知道健康养殖对苗种的具体要求;3 .了解健康养殖对饲料、用药、施肥、加工、包装等方面的要求4鱼种饲养1 .理解鱼种饲养的基本概念;2 .掌握夏花放养的方法和技术;3 .掌握鱼种养殖饲养管理技术;4 .会进行鱼种的拉网锻炼,以及鱼种体质强弱鉴别8成鱼饲养1 .理解成鱼饲养的含义,掌握成鱼养殖饲养管理技术;2 .了解混养的生物学基础及常见的混养类型,会选择合适的混养类型;3 .理解轮捕轮放、多级轮养及套养的含义,掌握轮18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捕轮放操作技术要领;4.理解“八字精养法”的含义,掌握其饲养技术要
9、点池塘养殖新技术生态养鱼L了解“鱼-农结合”的综合养鱼模式;2.掌握稻田养鱼的饲养管理方法6循环水养鱼概述1 .知道循环水养鱼的类型和特点;2 .熟悉循环过滤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3 .了解流水池的构造及相关设施功用10循环水养鱼的水质特点1 .知道水体物化因子的变化特点;2 .能说出水体物化因子变化对养鱼生产的影响设施养殖概述1 .了解设施养殖的含义;2 .了解设施养殖的现状、特点及环保要求2设施养殖管理技术要点L了解设施养殖(围网、围栏、网箱、大棚)等主要生产方式;2.掌握设施养殖主要饲养管理技术4智能养殖的概念及发展趋势1 .理解智能养殖的概念及优点;2 .了解物联网技术在淡水养殖生产中的
10、应用2鱼类的蓄养与运输及越冬管理鱼类的蓄养L会进行鱼类蓄养前的准备;2.掌握鱼类蓄养期间的饲养管理措施10活鱼运输1 .会进行活鱼运输前的准备工作;2 .掌握活鱼运输实操技术鱼类的越冬1 .了解鱼类越冬池的环境条件要求;2 .掌握鱼类越冬饲养管理措施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 .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学习鱼类养殖生产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生产,能够吃苦耐劳,坚守水产品品质及遵守职业法律法规的良好素养,做一个新时期的优秀职业农民。2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校企联合教学,可尝试养殖生产现场教学和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同时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
11、手段要进行有效互补融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模具、标本、学案等教学设备和资源辅助教学。3 .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强化人工繁殖和鱼苗、鱼种、成鱼的饲养管理技术等核心内容的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做合一,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安全生产、生态文明等意识。4 .将池塘养鱼相关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养殖技术要求、养殖生产流程、管理规范、职业操守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二)评价建议1.发挥教师、学生、家长、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以及专业建设指导机构等不同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多维度、多层
12、次、全过程的对学生各方面表现进行鉴定。5 .评价内容要全面。既要评价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要突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实用技术掌握情况的鉴定与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守纪表现、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实验实训中的操作创新能力等;还要形成课程理论成绩分析报告、实验实训成绩分析报告及行为表现分析报告等。7 .评价结果须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1 .教材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
13、本标准。2 .教材内容科学严谨、丰富详实、易学实用。3 .要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充分体现教材“实用、够用、能用、好用”的基本原则。内容选择兼顾多样性、完整性和广泛的适应性。4 .教材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持续性。(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1.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并能通过信息搜集、专业研讨、下企业实践等途径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5 .应注重开发校本教材、微课和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积极开发授课录像、视听光盘、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包。利用电子书籍、数字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6 .搭建师生信息互动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的资源,搭建工学结合平台。7 .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配置电子读物,注重常规工具书、拓展阅读材料等课程文本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注重校外实习场地、设施等物质资源的利用。七、说明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淡水养殖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淡水养殖专业(三年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