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经验交流材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经验交流材料“1738”助跑团让“青”力缔造更温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共青团*市委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党和政府联 系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夜话共商、项目共聚、阵地共建、活动共谋等形式,创立“青” 力缔造助跑团特色品牌,在全市七个试点村(社区)建立七个助跑项目,每个项目开展三项活动、 做好八类服务,打造“青”力缔造助跑团“1738”青春闪光项目,引导青少年共同参与、共同成 长,从而推动群众美好环境共建、幸福生活共享。活动共商听建议,家园决策我作主在话“发声”议事。为倾听村(社区)青少年、群众声音,全村(社区)以青年之家、村级 少工委为依托,通过
2、搭建“茶乡夜话” “玉皇夜话”“红领巾议事会”等便捷的线下议事平台, 各村以“夜话会”形式收集大家的意见建议。目前开展夜话30余场,征集关于青少年发展建议 10条。问卷“收声”共谋。以村团支部为单位,对村内历届在读或毕业大学生发放网络调查问卷 500余份,问卷设计乡村发展、回乡计划等方面,了解丹籍在外大学生思想状况,提高青年对家 乡的参与感、推动力、贡献度。走访“听声”解困。团市委干部、乡镇团委委员、大学生志愿者组建走访小分队,针对困境 儿童、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走访,发动困境家庭主动参与“共同缔造”活动。土关城村村民 王成功在志愿者的关心鼓励下,主动自学自媒体拍摄,并教村里的年轻人拍摄短视
3、频,村里人人 称他“王老师”。项目助跑集合力,家园建设我助力资源下沉助力。通过牵引团属青年创业促进会、少先队工作学会、红色文化培训中心等团属 组织,搭建“共青团+社会组织+高校志愿者+村民自治志愿服务队”的“青力缔造助跑队”, 一个组织参与助力一个村(社区)青力缔造项目设计。项目推进添力。截至目前,7个团属组织参与谋划“富美蔡湾助跑队” “志愿滨江助跑队” “橘旅新村助跑队” “杏福家园助跑队”“莓好村庄助跑队”“茶旅乡村助跑队”“红色乡村助 跑队”等,打.造了 “爱茶有你”红领巾课堂、“茶苗飘香”少年艺术团、“跟蔡奶奶学农耕” 体验活动、“杏福有约青年夜校”技能培训等项目,汇聚青春智慧参与“
4、共同缔造”。资金融合聚力。整合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经费,协助乡镇团组织以“共同缔造”品牌项目模 式,统筹使用资金。向上争取的资金项目,优先以项目方式常态化、持续性向共同缔造试点村(社 区)倾斜。举办市级“共同缔造美好家园”基层治理项目大赛,挖掘一批符合青少年特色的、可 复制实施的好项目。阵地建设搭平台,家园设计我参与阵地扩建。利用镇、村闲置房屋,打造青少年活动阵地。如土关城镇土关城村利用镇文化站 闲置教室,举办“爱茶有你”红领巾课堂,邀请退休老师、学校青年教师假期到课题授课,并结 合土关城镇武当山茶特色,将茶艺课、文艺课、少先队知识课等纳入课堂教学,制定“红领巾争 章卡”。阵地赋能。依托村(社区
5、)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少先队知识专区,在全村开展“红色小 小讲解员”选拔,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将原先村级阵地打造成共青团、少先队阵地,并开展 系列活动,丰富村(社区)少年儿童文化生活。阵地联动。结合村(社区)产业发展、文旅特色等,发动村民开展环境整治、村居房屋改造 等。如依托武当茶谷基地建立“武当茶艺田野自然学校”,吸引周边地区游客前往。依托玉皇顶 桔园建立“1314”彩色游步道,生动的“桔宝宝”形象让乡村更有文艺气息。同时,各村(社区) 网红打卡点形成联动,相互推介,邀请省青联委员、青年网络自媒体人陈晨为家乡代言。活动丰富得民意,家园建好我受益评积分促参与。依托村级积分管理办法,实施“小
6、手拉大手”环境卫生评比活动,每月20 名“红领巾评分员”穿梭在湾组(小区),参与环境卫生评比打分,奖励积分可在爱心超市少年 儿童专区兑换学习用品。绘美景展新貌策划开展“小画笔画出美丽乡村新画卷”,通过全市征集绘画作品,鼓励乡 村少年儿童画出家乡村容村貌、风土人情。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家学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 投稿,征集作品达150余幅,将遴选优秀作品邀请回乡创业青年在全市部门乡村主墙面绘制,美 化美丽乡村。办活动聚人气。根据村(社区)特色及群众需要设计活动,鼓励村村开展“最美大学生” “励 志好少年”等评选活动。如蒿坪镇团委开展逢8 (每月8号主题观影、18号幸福晚年、28号感 恩汇演)志愿活动。同时,集中青年理发师组成“青力青为”爱心义剪队每月29日到蔡湾村免 费为老人理发。组织青年社工志愿者成立“滨心姐姐志愿服务队”每月到滨江社区开展环保互动 小游戏。下一步,共青团*市委将围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持续打造“青”力缔造 看团团系列活动,开展跟着“蔡奶奶”学农耕、“全民向上村BA” “红莓花儿开”少年民歌团、 “幸福小屋”梦想改造等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和村民自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以“共同缔造”理 念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