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研究.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31600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特色研究引言:高校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组织,其发展必须要有优秀的组织文化给予支持。在高校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三项基本职能当中,文化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是其主导性的诉求,因此文化价值就是商校发展的主导性价值,而文化育人则是高校价值中的灵魂与基石。高校文化育人是其自身实现文化价值的前提条件,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主要措施。对此,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促进文化育人发展,对于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落实立镌树人任务,以及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具有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一、三全育人与文化育人概述(一)三全育人三全育人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是一项极为完整的育人系统,主要包含了

2、以下三个部分:1 .全员参与育人过程中的人员要素。是由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构成。在这之中,社会教育包含内容较多,比如社会环境、榜样力量、媒体教育、优秀校友等;学校环境则包含了教育环境、校园环境等;学生教育中包含了学生自身以及其自我教育(1)O但不管是哪种教育对学生发展而言都有一定促进作用,缺少任何一环,梆会导致德育缺失。2 .全方位教肓即育人过程中的空间要索。当前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推动学生发展,而全方位教育的目的则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感用型人才。从众多角度耒看,这不但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心理与德育都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具备强大的综合素质。3 .全过

3、程育人即育人过程中的时间要素。当前高校教学通常都是四年制,在这之中学生往往会经历放松、彷律、迷茫、焦虑等心理变化,只要能抓住这些变化节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就能够促进其实现健康成长(21.高校教育的并非只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是要充分落实人才教育,一位优秀的人才并不只是取得良好成就,还要有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这都需要全程教育帮助实现。当前大学生受到成长环境差异的影响,导致其心理特点存在很大不同,对此这就必须开展个性化教育,加大重点人群教育。(二)文化育人育人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与核心理念,也是其发展的关键目标和主要职能。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部分之一,文化育人是其主要职责以及历史使命,它并非是课

4、堂上自上而下的教授,而是通过资源.环境、服务和管理这类“第二课堂实现的.是L种潜移默化和极具亲和力地方式(3).其本质就是实现以文育人,通过先进的文化引导和教育人,促使其最终成长为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并能够把相关的先进文化全部内化成潜意识下的文化自觉。在“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文化育人发展必须取长补短,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中所蕴含的各种新思想,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促使其渐渐成长为拥有正确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和世界观念的综合型人才,并拥有和新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4)对此,在目前高校学生群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其思想源泉,是要将文化育

5、人的内涵内化至三全育人中去的。二、三全育人视角下文化育人特色(一)将思想文化作为重要的政治引领思政文化是文化育人的主要着力点。在这之中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激发改革动力,在立德树人目标之上,要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商校。同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充分把握意识形态的工作指导性,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创新守正,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源泉。另外还应枳极贯彻新时代下党的基本建设要求,积极推动学校党委以及学院党委、党支部实现规范化续设,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积极推进党要工作,使学校和学院成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培育单位。(二)将校

6、园规范作为重要的精神律约校园规范与准则是其历史文化积淀、办学思想和治学风格的整体概括,也是校园文化的升华,更是育人目标和校风学风的集中展现。它始终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全体师生,是大家认同并遵守的道镌准则以及行为规范,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由于其具有极强的训育作用,可以展现出高校的核心精神,所以在精神塑造和品质培养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得促进效果。比如在应用型本课高校建设中,就应以教学做合L”为基础,从时代内涵、教育教学主题、教师与管理者、实践改革等方面着手,落实校园规范与准则,进而实现育人功能。(三)将家庭文化作为重要的训育内核家庭是人发展的第一课堂,传家训、立家规、形家风对于社会主义

7、核心价值观念实践养化以及师生思政教育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将家风家训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当中,对于人才培养而言,是具有极大意义的事。在这之中,可以重点围绕“家风文化馆”建设,促使家庭文化走进校园,融入学生的思政教育当中。或者引入历史上著名的家风文化,例如颜氏家训诚子书弟子规放翁家训等等,从中谀取和借鉴各种孝悌精神、担当精神、艰苦朴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积极进取精神等等,以此形成研究性的课题和实践目标,以指导文化育人工作的进L步开展。(四)将劳动文化作为重要的实践成果高校需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充分认识劳动价值,使其尊重和热爱劳动,能够以身作则弘扬其中的精神,并作用到实践当中,进

8、行辛勤劳动、创作劳动。在这之中可以从教育研究、教学资源、课程设计、教材编撰以及制度构建等方面着手全方位推进,建立将大学生劳动素养教育内涵作为研究对象的课题,在劳动实践平台建设下,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素养(5)。促进劳动教育是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提升动手能力、培养抗挫意识、形成坚毅品质的关键,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还应尽可能贴近生活,坚持生本原则,使学生能够在劳动过程中感悟生命的内涵以及人生的意义,促使其形成的文化育人效应得到充分重视。(五)将民俗文化作为传承创新的内核对于高校发展来说,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研究一般都能够形成相应的特色校园文化。民俗文化通常是指民众创造和传承的生活习惯,是各种非物质的

9、内容。对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就可以以此为核心,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构速当地民俗文化展览室、发表或出版具有影响力的专著或论文、召开具有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意义的学术探讨会仪,最终形成极具地方文化的特色性科研,在潜移默化下影响学生,推动育人功能创新。三、三全育人视角下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一所大学文化特色的形成,不仅会受到自身长期沉淀的历史和地域文化影晌,还是其教育理念、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全面体现。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加强文化育人的基本功能,需根植于地方文化的深厚土塌以及全体学生和教师共同创建的文化环境,全面激发校园文化发展,通过巳有文化资源以及重新开发出耒的文化内涵,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化,在文化育人上

10、多下功夫,使校园文化全面活起来,使学校最终成为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6)。(一)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一方面,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和十九大精神作为理论教育的核心,积极开展各种宣讲活动、报告活动和主黑活动。另一方面,划定专门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组织全体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同时优化考核监督,促使整个学习活动实现常态化、高效化与机制化。例如可以邀请相关教授或专家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授课、组织干部领导参加新思想网络培训、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专题电影、电视节目等,以达到巩固思想基础,形成常态化学习的文化体系。(二)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以文育人,全面推进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

11、文化教育,能够进一步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风校风优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师生品行发展。一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比如可以设立社团文化节、艺术文化节、商贸文化节等各种学生品牌活动,形成新的教育格局,促进学生素质文化速设。二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优秀文化必修课,以促进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开设专门的纪念日和重大节日庆祝活动,通过其教育意义,构建出以民族精神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发展体系。三是加强先进文化教育。将更多革命文化、民间优秀文化以及各种非物质文化引入进来,从中探究和挖掘其中包含的育人内涵,以此为核心,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成果,从而达到提升学

12、生文化亲质和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四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出校园文化速设总体规划,加强项目设计,打造主题环境景观,不断时各项硬件设施进行改善,使文化能够看得到、摸得着,将学校渐淅被建设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三)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速立并优化“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到志愿服务、课程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实践教学全过程中。比如可以组织实践团队前往各红色基地进行考察学习,积极开展关于牢记历史使命”1促进社会主体思想主题实践”等育人活动,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或者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通过各种志愿公益活动,达到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建设意识的目的。(四)与思政课堂相

13、结合一是将思政课的主要作用发挥出来。即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进行师资力量整合,使课堂教学和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耒,积极推进社会主题思想进课堂。同时制定思政课程体系创新计划,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专题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增加思政课堂趣味性,使学生从中能够有所收获。二是提升思政教研水准。制定专门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方案,进一步规范思政教学;在校内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听评活动,推动教学手段改革,提教学质量;并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关键章节和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7)。同时在校级课题当中进行思政研究专项课题拓展,加大资金措施等方面的支持,以此激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思政专项项

14、目的研究当中。三是提升思政教学效益。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出台的思政教育意见,要求校领导带头讲授政策和形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十九大精神。建立专门的网上教学平台,实现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全面整合应用,增加教学资源,加强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学生动性。在思政教学备课中,相关教师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形式和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加强情感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以此提升教学效率和针对性。四是促进课程思政创新发展。将各课程当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全面挖掘出耒,使思政内容被融入其他课程当中,强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建立起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面协同发展的盲人体系

15、,提升课程育人效果。(五)与新媒体发展相结合(1)建立专门的网络教育机制。比如应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实施交互式的网络文化育人工作,通过新闻播报、信息发布、主题活动直播和学校宣传等方面进行文化宣传,进一步丰富文化育人形式(8)(2)促进网络文明建设,强化师生网珞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严格遵循网络行为规范,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3)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建立校园新媒体联盟,培育出一批新媒体教育平台,加强正面舆论内容供给。(4)完善网络成果评价,把各类网络文化成果融入科学研究成果统计中,或者列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中套条件。(5)加强网络工作力量培育,引导教师重视起网络文明,积极参与到网络育人当

16、中,从而形成一支具有极强业务能力和作风良好的网络工作队伍。四、结束语总体来说,文化是具有力量的,是会引导人产生共呜的。三全育人的落实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它能够给其在提出更高要求和同时,激发高校实现系统化和科学性的文化育人工作。对此,在这一视角下,高校还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通过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及时找到现实和历史之间的连接点与契合之处,从而使育人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参考文献)(1)刘岱,张璐平.文化育人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与实施一以昆明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价值工程,2018(32):297-299.(2)胡守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68-70.(3)祝李杨.“互联网+”视角下高校三全育人”实施路径研究(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