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度耕地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2023年度耕地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2023年度耕地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深入了解全市耕地保护情况,守住耕地红线,充分保障粮食安全,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全市耕地保护工作情况调研。调研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工委委员、市人大代表为成员组成。7月12日赴*县实地调研部分新增耕地、土地增减挂、卫片整改项目情况,7月28日召开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座谈会。结合其他县区调研情况,现报告如下:一、耕地保护基本情况(一)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出台*市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压实市县乡村四级主要负责同志耕
2、地保护管理责任,确保耕地保护制度从决策部署源头“长牙齿二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抓好耕地保护督查和耕地土地卫片问题整改,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零容忍”,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二)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有力。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等制度,耕地数量不断增加。全市现状耕地面积890.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775.3万亩,分别完成“三区三线”下达的876.1万亩、775.3万亩目标任务,且被省政府督查奖励100o亩新建用地计划指标。通过补充耕地、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工作,逐步恢复种粮或置换补充,稳妥有序推进园地和坑塘水面等地块复垦为耕地,切实增加优质耕地
3、面积。2022年以来补充耕地8371亩,找回流失耕地Ll万亩。*县全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组卷上报30个批次,总面积L3万亩。谯城区积极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被自然资源部列为2023年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据悉是*市唯一入选试点的县区,也是安徽省11个试点地区之一。(三)耕地质量稳步提高。耕地保护红线既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全市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工作,高标准农田建成率全省第一,2022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6.6%。共建设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90个,正常开展监测点田间管理、采样、
4、检测等,提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建议。目前,我市没有受污染耕地和严格管控类耕地,全市耕地全部为优先保护类耕地。蒙城县率先实施“旱改水”项目,2019年以来全市实施完成“旱改水”项目6个,新增水田L5万亩,耕地质量等别平均提升Ll等,粮食产能增加168万公斤。(四)重点项目精准保障。围绕“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空间规划走”的要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合理利用指标进行组卷报批,自2022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接省政府用地审批权工作以来,研究批准151个批次,涉及用地面积1.7万亩,保障了城镇村发展用地需求。同时,为*高速、*高速(二期)和*高速等三条高速建设用地,积极争取国家计划指标,获批用地1
5、.5万亩。各县区均保障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招商重点项目落地,如涡阳县供应S245、*民用机场等项目所需土地。二、存在问题(一)耕地保护意识有待增强。个别农户由于种粮成本高收益低,自行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种植林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致使耕地变成林地、园地等地类,变更了土地用途。农民建房需求仍然强烈,且面广量大,虽严肃处理但屡禁不止。个别基层政府耕地保护主体意识不强,有关部门监管不严、土地动态巡查不及时,省环保督查发现,我市多处出现基本农田变成集粪污池、晒粪场。(二)耕地后备资源亟需拓展。“三区三线”划定全市永久基本农田与实有面积相同,耕地保护任务艰巨。我市主要以林地、堤坝、坑塘补充为主,按照
6、“三调”数据,全市林地仅有37万亩,越到后期满足补充耕地条件的地块越少,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难度加大。林业“一张图”政策的实施,后备资源更加减少。项目区内复杂地块实施复垦复耕,不仅项目投入高,还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经济补偿。(三)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23年度*市中心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明确*市中心城区2023年度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总量为7657亩,较2022年计划指标5033亩增加2624亩,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明显增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不断发展,设施农业用地需求高,仅*县发展肉牛养殖一项,未来3-5年内就需要约1.2万亩设施农业用地,而
7、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共预留设施农用地7300块,约7万亩。(四)节约集约利用率还需提升。调研发现,由于缺少村庄规划,房屋建设散乱无序,更多靠近交通方便地域,老村内形成“空心村”,废弃房屋大量存在,村庄用地仍有一定挖掘潜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滞后,政策调整期间城镇开发边界未能明确,影响项目落地。部分项目选址不合理,未能做到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批而未供、闲置和低效用地情况仍然存在,正在逐年清理处置。三、意见建议(一)加强宣传引导,压实主体保护责任。结合“八五”普法,加强土地管理法、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坚决扛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实行党政同责,压实主体保护责任。强化
8、要素保障,加大资金投入,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健全补贴机制,支持农民复耕复垦,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鼓励农户规模经营。完善土地监督检查管理体制,明确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监督检查主体,加快推进土地执法机构改革,提高土地执法综合监管能力,进一步规范土地违法案件查处。(二)突出规划引领,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围绕“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的城市目标定位,优化空间总体布局、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加快完成*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特别是“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形成权威统一的“一张图”,为耕地保护监督提供法定依据。将“三区三线”划定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管控目标纳入各级各类规划,进一步完
9、善规划用地的分类管理,着力推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石。坚持刚性执行规划,明确规划约束性指标的层级传导,切实发挥规划在农村发展中的引领和管控作用。(三)强化用途管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以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为抓手,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确保良田粮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认真开展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突出节约集约源头管控,深入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常态化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在“遏增量”和“减存量”上并行发力,缓解建设占用耕地压力。着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挖掘存量土地,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实现土地精细化、集约化利用,提高用地效率。(四)坚持协同推进,促进绿色发展。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管控、节约、建设、激励等为抓手,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监管格局。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突出抓好耕地耕作层管理利用和地力提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探索县域范围内全要素、全链条综合防治工作的机制,逐步降低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加快提高农药包装物、废旧农膜回收率,提高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推动农业产业模式向生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