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准备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准备工作.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隧道施工准备工作现场调查及施工方案编制开工前现场调查与施工方案编制开工前现场调查与施工方案编制隧道开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编制和校核设计文件,并充分了解以下要点:1.隧道线路设计方案的选定经过。2、隧道与所在区段的总平面、纵断面设计的关系。3、设计的勘测资料,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测绘、气象、钻探、测量资料,要求齐全,必要时进行勘查核对。了解对隧道有影响的水源的保护措施,以及隧道穿过复杂煤层、溶洞、断层、坍体等不良地质和流砂、流泥、涌水等不良地段是否将造成施工极端困难。4、隧道进出口的设计位置是否恰当。洞门和洞身的衬砌类型、式样,以及辅助坑道的类型和位置是否适应现场实际条件
2、。洞口仰坡边的稳定程度是否能保证施工和运营的安全。5、设计的施工方法和有关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实际。6、洞门与洞口地段其他各项工程的相互关系。7、洞口排水系统和排水方式的安排是否妥善。8、通过调查研究,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埋深和工期要求,结合劳力、施工技术水平与机械设备、能源、交通、物资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应简明扼要,主要有施工方法、施工场地布置、施工进度安排(包括施工准备工作)、工程数量、人员配备、材料(包括大堆材料)、机具设备、电力、运输和通信线路等需要量以及有关安全、质量、技术、节约等措施;若对以上各项有改善意见,及时提请变更设计。施工场地规划绘
3、制总布置图施工场地,要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给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创造条件。要绘制总布置图,向现场单位、部门交待清楚,共同执行,其内容包括:(1)轨道运输的卸渣线、编组线、牵出线和各种作业线的布置;(2)运输道路、场内道路和其他运输设施的位置;(3)风、水、电力、照明、通讯、管线与设施位置;(4)大型机具组装、停放位置;(5)机具加工维修,木工、混凝土拌合等附属设施厂地;(6)大堆料堆放场地与水泥库房位置;(7)生产、办公、生活等房屋与设施位置;(8)卸渣场位置和范围等。施工现场总体要求(1)洞口边设置工程概况揭示牌、施工平面布置图、形象进度牌、责任划分牌、隧道施工工序作业状态图、隧道正断
4、面图、隧道施工安全措施牌,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安全标准及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牌等各一块(2)在洞口挂有入洞必须戴安全帽、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穿好防护靴、严禁明火、严禁汽油车入内等警示标志;(3)距离隧道口20-30m(结合地形可适当放宽处设置三级沉淀池;(4)隧道内照明、通风、排水设施及性能良好,交通运输道路平整无堵塞,施工使用的各类机械管理有序、规范;(5)洞内动力线、照明线、高压风管、通风管、水管等各种管线布局合理,顺直成线,设有保护措施、不漏电;(6)洞内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设有有电,危险等警告牌(规格尺寸04m30.4m);(7)高压风管、通风管和水管接
5、头牢固、结实、可靠,不漏风、不漏水,不侵限;(8)进入洞内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负责开挖、喷锚的施工人员按要求穿戴劳动安全防护用品;(9)洞内通信联络畅通,设有专职安全员,佩戴安全员袖标巡视,主要负责洞口、掌子面;安全员熟知安全措施并落实职责,有每日安全检查情况的详细记录;(10)爆破施工有设计,有审批,爆破过程防护安全体系和措施有保障;(11)施工按照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隧道开挖得到及时支护、衬砌,搭设的脚手架平稳、牢固、安全可靠;(12)施工现场备有充足的应急物资,如型钢、方木、圆木、钢管、钢筋等。有关具体问题处理原则如下:洞口近处的桥梁墩台、涵洞、下挡等工程,要考虑到隧道弃渣的需要
6、及早完成。当发现洞口处有坍方、泥石流、落石等威胁以及边坡、仰坡过高时,可提出改变设计意见,如早进晚出延长洞口,设置明洞或增加支护工程。洞口坡顶天沟、洞门排截水沟、路堑排水沟,要及早完成,并构成排水体系,以防因排水不当造成坍塌。严寒地区、洞内向外的排水沟,应具有防寒的冬季排水性能(如保暖暗沟)。刷仰坡、边坡,要自上而下,一次挖成,并随时处理危石与隐患,护砌工程也要紧跟完成,尽量缩小开挖暴露面。地质条件差时,应采取措施,如放缓坡度、护砌、喷锚支护,做抗滑桩、降水;对倾斜岩层或层理结合差与软硬岩石层,要防止切断岩脚引起坍滑。洞口土石方工程,不要采用大爆破施工。洞门坛工工程应尽早安排施工,施工完毕应及时对排水系统和仰坡防护进行再处理。洞门工程施工人身安全的重点是:高处作业预防坠落;凡是在垂直高度大于2m,或在大于1:1的坡面上垂直高度大于3m处作业者,都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绳,并拴在坚固的基桩上,并不得多人系在同一根绳上;若是工作量较大砌体等,则应搭设工作平台,安装栏杆,挂安全网。使用索道运输料具,其索道必须经主管工程师设计、检验认可,并制订管理制度,确保不断绳、不倒架、不坠物、不伤人、机。通往山上的人行道路,其宽度应不小于O.7rn,当坡度大于25。时,应作成台阶状,并设单侧栏杆扶手。严禁双重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