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实施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深入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实施方案一、十四五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全面加强,自然资源市场化配置 效率显著提高,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应保尽保,优势矿种保障能力明 显提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采矿权数控制在 3000宗以内,其中砂石土矿控制在1500宗以内。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自然资源保护体系更加完备,耕地占补平衡 全面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力度不断加强,生产矿山全部达 到绿色矿山标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国家下 达目标,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4. 2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不 低于59%,森林蓄积量不少于71亿立方米,自然保护地面积比例稳 定在%
2、左右。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 面建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度明显提升,主体功能区战略落 地实施,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和国土 开发强度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 全面节约、循环利用的模式和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单位GDP建设用地 使用面积下降率达到国家下达目标,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30%以上。自然资源资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基本摸清, 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基本明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 代理制度初步建立,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建立。自然资源现代化治
3、理体系更加完善,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更 加健全,用地全程一体化监管、自然资源监测保护及督察执法保障体 系全面建成,自然资源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群众在自然资源领域的获得感更加充实,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 实现全覆盖,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更加科学完备,测绘地理信息服 务水平全面提升。二、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以确权登记为基础,以落实产权主体 为关键,统一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加快构建系统 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第一节健全以所有权委托代理为核心的资产管理制度1、完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明确委托代理的资源类型和范
4、围、行权主体、权利、责任、义务 等。探索建立包括调查监测、确权登记、清查统计、资产核算、储备 管护、处置配置、收益管理等在内的受托资源资产全链条所有权管理 体系。根据我省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探索实现土地、矿产、 森林、草原、湿地、水等自然资源和国家公园等生态系统的委托管理 目标。切实承担和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责任与义务。建 立资产规划使用和管护制度,着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维护资产安全。 构建范围明确、分类科学、报告与报表相辅相成、实物量与价值量相 结合的报告体系,接受人大监督。督促受委托主体依法履行所有者职 责,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公益诉讼的追责、 追
5、偿作用。2、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完善自然资源价格体系,适时制定和调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 基准价,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价格形成机制。探索构建统一规范的全民 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提高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效 率,对经营性资产坚持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所有者职 责履行和所有者权益维护情况的监督,探索建立监督考核评价机制,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第二节推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1、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充分集成各类自然资源调查成果,完成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 林、草原、湿地、水流等六类自然资源调查。形成涵盖数量、质量、 用途、分布等资源属性和价格、成本、
6、收益、使用权等资产属性的自 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集。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编制试点, 整体反映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状况。开展自然资源地籍调查, 并关联不动产登记信息和取水排污许可、生态红线、国土空间规划等 公共管制信息,形成自然资源资产地籍调查成果。2、全面实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对全省范围内的水流、森林、山岭、草原、 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 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通过确权登记,清晰界定各类自然资源 资产的产权主体,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不同集 体所有者的边界,划清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边界。在实现全省自然资
7、源首次登记基础上,开展日常性的变更、更正、注销等登记工作,逐 步实现常态化管理。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 并纳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实现有效衔接和融合。第三节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体系1、推进全省一库一平台建设以国土空间一张图为基础,在统一流程、统一事项和统一数据标 准基础上,建设完善全省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 业务办理、权籍数据、档案资料、电子证照、信息共享交换、业务监 管、综合统计分析、登记人员、登记平台的一体化管理。完成全省各 级各类不动产登记数据清理、整合、汇交、迁移和存储,构建全省统 一的数据库,实现数据标准统一、内容全面、覆盖全省、互通共享、 实时更新
8、。深化省级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推广,做好登记数据日常统 计分析和抵押融资、市场交易、税费征缴等专题统计分析。2、加强不动产登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不动产登记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服务规范体系,建立健全岗位 责任、行风评价、考核评估等监督制度,积极推进窗口规范化建设。 加大登记质量和效能监测力度,建立全类型、全过程登记业务监测体 系,加快制订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操作规范和纠纷调处制度。积极推 进不动产登记法治化建设。3、加快不动产登记便利化建设建设完善全省统一的一窗办事平台,推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向 更高层级发展,并积极向银行、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端口延伸,实现所 有登记业务全程在线、一网通办和抵押登记不见面
9、办理。打造全省一 站式服务网。全面实施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积极构建部门协 同、流程优化、平台互联、全程监管和诚信约束的工作体系,从根本 上解决房地产办证难问题。4、推进不动产登记向农村延伸全面完成农房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主体资格、权属 来源等历史遗留问题,完善手续,实现应登尽登。组织开展宅基地地 籍调查,建立从乡村规划、用地审批、农用地转用、执法到登记发证、 土地征收的全生命周期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乡镇登记服务点建 设,规范日常登记发证。规范开展林权不动产登记和纠纷调处,加快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第四节显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1、加强自然资源储备体系建
10、设探索将单一土地储备扩大到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储备。加大储备土 地资产管护力度,定期清查核实各地储备土地情况。严格土地储备规 模管控,发挥调控土地市场和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推进片区收储 和综合开发,优化储备土地来源结构。探索省本级土地储备,创新收 入实现机制。优化省直管土地资产处置程序,探索作价出资入股等多 种处置方式,盘活省直管土地资源资产。2、探索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适时开展相关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因地制宜制定支持 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工作。三、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高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着力加强耕地 数量
11、、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第一节编制实施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省市县三级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根据建设占用 计划落实占补平衡指标,并依托村庄规划层层传导和落实耕地保护责 任。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统筹协调 退耕还林还草和耕地开发,科学划定宜耕后备资源范围。完善永久基 本农田及储备区划定成果,统筹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和城镇开 发边界划定工作,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允许以开天窗的形式对城 镇开发边界内的永久基本农田予以保留,对调出的现状永久基本农田 中的非耕地、不稳定利用耕地,在稳定利用的耕地中补足。明确耕地 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特别
12、是水稻生产,一般 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菜、蔬菜、棉花等农产品生产及饲草饲料生产。 耕地在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 品生产并严格监管。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确保好耕地数量稳步上升,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依据 专项规划制定年度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计划。第二节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耕地数量、水田规模和粮食产能三类指标库,实行建、 管、用相对独立运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时,严格执行无耕地指标停 审批制度,确保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全 面推行耕地动态监测占补平衡,对农民建房、违法用地等占用耕地但 未落实占补平衡
13、的,以县为单位相应扣减或冻结补充耕地指标。依据 新增耕地平均成本和占用耕地质量状况等,适时调整耕地开垦费标准 和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指导价格。坚持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 剂为辅,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省级继续按一定比例统筹市县新开发的 补充耕地指标,优先用于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第三节全程监管新增耕地开发健全新增耕地监管机制,对土地开发、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所有新增耕地项目立项和指标确认严格把关。进一 步规范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和复核。全程监管新增耕地开发,实行立项、 验收、核查等全流程监管,确保新增耕地真实可靠。严格城乡建设用 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产生的新增耕地指
14、标与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无差 别管理。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规范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和建 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第四节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科学核算全省年度用地规模和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建立用地审批 与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后备资源潜力、指标使用进度挂钩制度,进一 步释放存量,严控增量。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落 实建设用地总量、国土开发强度、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的 目标任务,以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建设占用耕地压力。及时更新和完善 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禁止和限制使用耕地 名录,对尚未明确控制标准和确需超标准建设的项目,将占用耕地情 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在报批
15、前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对占用 耕地超过一定规模或比例的项目,必须进行耕地保护专项论证和节约 集约用地评价。准确把握国家明确的允许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建 设项目范围,从严规范永久基本农田不可避让性论证和补划工作,强 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格农转用审批管理,对已核发用地预审 和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在用地报批阶段,点状、块状建设项目所 占耕地规模和区位原则上不予调整,线性建设项目选址发生局部调整, 占用耕地规模较用地预审时增加超过一定比例的,从严论证选址调整 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 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 制
16、。第五节加强耕地保护督察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加大省级督察督办和案件查办 力度,确保乱占耕地一亩不让。加强自然资源与纪检监察、检察、法 院、公安、审计、发展改革等单位和部门执法联动,推动各类违法乱 占耕地行为的公益诉讼、刑事立案、行政执法、问责追责实现制度化、 常态化。完善滥占、破坏耕地行为全民监督举报奖励制度,巩固大棚 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成果,稳妥推进农村乱 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完善耕地保护约束激励机制。四、推动矿业转型发展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聚焦生态和安全两大主题,聚焦服务 保障民生需求和优势矿种高附加值开发,推动绿色、安全、开放、协 调的矿业转型新发展。第一节强化矿产资源源头管控完成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全面掌握80种矿产资源数 量、质量、空间分布及开发利用状态。动态调查评价资源禀赋较好、 经济发展急需、产业基础良好的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