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实施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开放合作,服务建设能源强国,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战略部署,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着力推进能源消费、供给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能源惠民利民力度,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积极探索能源要素短缺地区解决能源保障问题的高质量发展方案,为
2、凝心聚力建设壮美广西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一、构建能源合作输送大通道建设绿色安全电力通道。发挥好“西电东送”直流输电通道作用,持续推进金中直流、昆柳龙直流输电送桂,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加强与青海、甘肃等西北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省份电力合作,力争推动青海、甘肃等西北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广西输电通道相关工程纳入国家规划。积极引入藏东南清洁能源,力争推动藏东南清洁能源送电粤港澳大湾区输电通道增加广西落点,实现部分清洁电力输送广西。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海上天然气外输通道。统筹沿海LNG接收站配套外输管道建设,推动沿海LNG接收站与已建干线管网互联互通。完善与云南、贵州、湖南、
3、广东等周边省份联络线布局,重点加快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广西支干线等天然气管道干线建成投产;以百色市为枢纽,加快推进广西LNG外输管道与云南等省际互联互通管道建设;积极开展与湖南、广东等省际互联互通管道前期工作。推进与西南中南地区管网深度融合,形成“南气北输”新格局。积极培育氢能产业链谋划氢能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培育绿色低碳氢能制取、储运、加注、应用、燃料电池等各环节产业链,加强核心零部件、关键装备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发展。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升级,积极发展氢燃料电池系统、加氢站、供氢系统、储氢设施等关键产品,加快玉柴燃氢发动机技术创新成果转换和商业化应用,力争打造全国先进的氢能汽车产业链。二、构建
4、西部陆海新通道能源合作走廊全面建设陆海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能源合作通道,促进能源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建设绿色安全电力通道,打造“西电东送”重要通道和清洁能源消纳重要受端,积极推动区外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广西”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谋划天然气“南气北输”大通道,布局建设与周边省份互联互通的输气通道,完善沿海输气管道“一张网”,形成多气源互保互供格局。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港口能源集疏运能力,有序扩大海上煤炭油气登陆和“铁海河”运输规模。加快形成立足广西、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走廊,为国家“西电东送”、“南气北输”等战略实施提供支撑
5、。三、打造风电装备核心产业基地加快构建集风电装备研发设计、关键装备制造、装备配套、总装集成和海上安装施工及全寿命周期运维等全核心要素于一体的产业链,初步形成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沿海城市和百色市等产业条件较好区域,引进一批大型风电叶片、发电机、齿轮箱、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重点建成北部湾海上风电产业园等。支持南宁等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建设风电大数据中心和风电咨询设计研究平台,重点发展风电大数据、咨询、技术研发等服务产业。四、基本原则坚持系统统筹,守牢安全底线。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和市场的关系,注重统筹谋划,合理布局。筑牢底线思维,立足广西以煤炭消费为主的
6、实际,坚持转型升级以立为先,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坚持需求导向,着力提高能源自给能力,预留充足安全保供裕度。积极融入区域能源合作,着力增强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创新引领。坚持生态优先,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协同推进能源供给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持续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培育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进步引领,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进能源产业链现代化。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公平开放、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更好发挥作
7、用,破除制约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民生优先,促进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强化民生领域能源需求保障,推动能源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强能源保障。五、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建立健全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为主体、以各级人民储备为补充的煤炭储备机制,鼓励依托大型燃煤火电项目,或在煤炭主要运输通道、主要接卸港口区、重要物流节点、主要消费地区、废弃煤矿场址等重点区域建设煤炭储备项目。完善煤炭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在防城港、北海、钦州等市建设一批百万吨级煤炭储备基地,到2025年,力争北部湾煤炭储备基地静态储备能力达到Iooo万吨。建设内陆地区煤炭集散中心,形成沿海与内陆互补、集疏运畅通的煤炭储运体系。持续优化煤炭生产结构,新建崇左红岭煤矿,推进百色、来宾等市具备条件煤矿升级改造或核增产能,增加供给弹性。资料整理来源:广西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