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十年·济宁”主题新闻发布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这十年·济宁”主题新闻发布会.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解放思想勇争一流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山东这十年济宁”主题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中共济宁市委新闻发言人、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冰):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济宁市委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山东这十年济宁”主题新闻发布会,非常荣幸邀请到中共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红玉同志,中共济宁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于永生同志,请他们一起为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济宁牢记总书记嘱托,解放思想、勇争一流,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的生动实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下面,先
2、请中共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红玉同志介绍有关情况。中共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红玉: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好!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欢迎大家参加“山东这十年济宁”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济宁市委、市政府,向各位记者朋友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济宁改革发展的海内外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著称,现辖11个县市区和4个功能区,面积Ll万平方公里,人口890万,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济宁改革发展史
3、上极不平凡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提出了“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和“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这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最让我们振奋和难忘的是,2013年11月26日总书记亲临济宁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特别是作出“四个讲清楚”和文化“两创”重要指示,赋予我们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济宁发展,大力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尤其是将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为济宁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十
4、年阵厉奋发,十年笃行不怠。十年来,济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主动转型中蓄能增势,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各领域各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我们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完备、创新活力充沛、区位交通优越、城镇布局科学、县域特色突出、农业前景广阔、人文沃土丰厚、生态资源富集、民生保障有力“九大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创新驱动、现代港航物流、济宁都市区建设、
5、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文化“两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共同富裕“九大战略”,奋力实现“跨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奋斗目标,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强力推动各项工作“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济宁正在昂首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崭新阶段。总结济宁这十年的历史性变化,主要体现在“六个新”。这十年,我们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时,作出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能变成朝阳产业”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济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6、,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先后迈上4000亿元、5000亿元和300亿元、400亿元两个大台阶,2021年达到5070亿元和440.5亿元,分别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51位、第43位。转型发展积厚成势,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扎实开展“干部助企攀登”,“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持续提升,7个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规模达到2300亿元,2021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24.7%、四年提升9.5个百分点,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制造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在全省率先建成市产业技术研
7、究院,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53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38家、增长近6倍,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0.7%、五年提升10.8个百分点,获评国家创新型城市,太阳纸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动能新经济充满活力,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574家;贷款余额达到6253亿元、十年增长3.3倍;境内外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4家、34家,这些都已成为支撑济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十年,我们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迸发新活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实施“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着力构建领导干部亲力亲为抓改革工作制度,创新实行重大改革事项领衔突破机制,“十三五
8、”期间集中突破286项改革事项,“市县同权”改革等200多项经验获省级以上推广。营商环境大幅优化,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进入“1天时代”,政务服务指标、政府采购指标进入全国标杆城市,营商环境稳居全省前3位,入围全国25个营商环境便利度最高城市。目前,全市市场主体达到95.5万户、十年增长近4倍,济宁大地成为创新创业的热o对外开放稳中提质,“兖欧班列”直通欧洲腹地,济宁至青岛海铁联运班列开通运营,金乡内陆港、中欧国际合作产业园等开放平台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L3亿美元。围绕“把济宁打造成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桥头堡”目标,对运河全线200多公里港口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大力发展公
9、铁水多式联运,梁山港、济州港投入运营,新开通12条集装箱航线,2000吨级船舶直达京杭运河、长江、淮河等水系主要港口,港口吞吐量超过部分沿海城市大港、跃居全省第5位。这十年,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品质实现新提升。坚持“大济宁、全域化”理念,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济宁都市区发展研究及行动计划,以交通一体化为突破,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都市区、全市域梯次融合、协同发展。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2%.十年增长15.1个百分点。城市能级大幅提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124平方公里扩展到245平方公里,全长41公里的内环高架全线贯通,与都市区外环高速互通互联;
10、鲁南高铁、京杭运河航道升级竣工投用,新机场、机场高速年底前投入运行,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提速推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9.4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成为全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城市品质显著改善,改造棚户区31.27万套、老旧小区620个,市文化中心、济宁大剧院、市民公园等成为城市“新地标”,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全国“新城建”试点城市等国家级名片。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坚持“五大振兴”一体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达到584.7万亩、粮食总产近百亿斤,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7个,兖州、嘉祥、汶上成功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济宁礼飨”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品
11、牌影响力排行榜第4名,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整建制创建资格,是山东省唯一获得创建资格的地级市。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农厕改造、清洁取暖、污水处理、荒山绿化等工程,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营实现全覆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十年,我们坚决扛牢文化使命担当,文化“两创”展现新作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践行“四个讲清楚”“两个结合”重要指示要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为引领,建设全国教师培训基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基地,开馆运行孔子博物馆,挂牌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持续提升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影响力、国际传播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12、高地。成立济宁孔子文旅集团,高标准承办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论坛,微山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尼山圣境成为山东文化旅游新地标,全市A级景区达到99家,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着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立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被中组部列入省部级党性教育基地。在全省率先推行乡村儒学讲堂、“图书馆+书院”等模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文明县实现全覆盖。这十年,我们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始终稳定在80%左右。12.03万户、23.8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获省对市综合考核“打赢脱贫攻坚战”单项奖。投入
13、24.1亿元,全面完成6948户、20436人黄河滩区迁建任务,在全省迁建工作总结性绩效评价中获第1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PM2.5、PMlO浓度分别比2013年改善59.5%.52.7%,优良天数达到246天、比2013年增加133天;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南四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获批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2018-2020)实施评估中居全省第1位。全力办好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社保等民生事业,累计新改扩建学校484所、新增学位48.3万个,设立市托育集团,
14、在全省率先出台28项支持托育发展政策措施;总投资近110亿元的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中医医疗中心等“六大中心”加速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免费公交、幸福食堂、希望小屋等惠民措施广受群众欢迎。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守住守牢“一排底线”,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全面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狠抓国务院安委会“15条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八抓20项创新举措”落实,建立健全“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高质量完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这十年,我们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我
15、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水平持续提升。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在全市积极倡树“六个标尺”“三个导向”,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充分激发。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深化拓展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纠“四风”树新风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十年栉风沐雨,十年辉煌嫁变。回顾十年奋斗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济宁发展取得的一切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
16、指引。十年的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留下的好传统、打下的好基础,得益于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倾力相助、鼎力支持,这是济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跨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奋斗目标和“发挥九大优势、实施九大战略、实现六个走在前”思路布局,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冲锋姿态、干则必成的决心气魄,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主持人(中共济宁市委新闻发言人、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冰):谢谢林书记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不意。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