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十年·德州”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这十年·德州”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辞.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山东这十年德州”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辞田卫东: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山东这十年德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首先,我代表德州市委、市政府,向新闻界的朋友、向关心支持德州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感谢。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德州和全国全省一样,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进、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十年。十年来,德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办成了一件件顺应群众期盼的大事实事,迈上了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台
2、阶,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十年,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十年。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经济总量、人均增量、发展质量“三量齐升”。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89亿元,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亿元,是2012年的近2倍;市场主体达到53.2万家,是2012年的2.9倍。成功创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市、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国家市域旅游示范区。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
3、代会精神,按照“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只进不退”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增幅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2.9%.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十年,全力融入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南北借力京沪高铁大动脉,东西融入沿黄达海大通道,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学、宜购、宜养”的社会环境,建设年轻人喜欢的城市,让年轻人喜欢,让老年人方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聚焦“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加快
4、推进产业融入、市场融入、平台融入、政策融入。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校、招医引药“四招四引二累计引进京津冀过亿元项目591个,1853家企业与600多家大院大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协同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沿黄现代产业示范带,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30个,完成投资660多亿元。牵头搭建全国首个“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与6个省(自治区)20个城市172个县实现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全市之力建设省级天衢新区。加快建设总部基地、职业教育聚集区、金融创新区、大学创新园等重要功能板块,实施消费扩容提质
5、工程,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德州味德州宴”“德州游德州造”“德州赛”“德州展”等地方品牌,加快建设会展名城、特色体育名城、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让人流物流在融入双循环中更多地汇聚在德州。这十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要指示要求,新旧动能转换相继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L滚动实施了“千项技改、千企提升”行动,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例达60%以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近40%,这个比例居全省首位,能耗“双控”工作连年获得省通报表扬。围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大创新”的部署,每一个创新领域,完善一套政策体系,形成一
6、套推进机制,建立一套考核评价办法,市级以上科创平台由203家增加到1201家,成功创建体育用品、马铃薯、功能糖、太阳能热利用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德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德州纳入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等七大主导产业,精选集成电路等H个关键产业链实施“链长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12年的23.9%提升到45.4%,“四新”经济年均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由21家增加至474家,增长了21.6倍,全国、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分别达到8家、57家,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4家、299家,上市企业增加到11家。
7、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全力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惠才,实施了人才“创业券”政策,设立了人才”编制周转池”,实施了“三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叫响小德有你、才沙全”品牌。依托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打造开放式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中试基地体系,营造“一池春水”的创新生态,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如鱼得水这十年,乡村振兴成果丰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10万余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5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共富型”社会大救助工作在全国创出品牌,整合了15个职能部门42项救助政策和资金,对易返贫致贫人员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救助,努力不让一户返贫,也不让
8、一户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我们确定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扛好“三面旗”,争当“先行区”。一个是争取扛好“粮食安全”这面旗,做到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去年粮食总产152.3亿斤,实现“十八连丰”。在全国率先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地力提升、现代种业提升等“六大工程”,力争建成全国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今年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推广了“吨半粮”建设经验。坚持高产创建和节粮减损一起抓。启动了全链条节粮减损集成改革。二是努力扛好“食品名市这面旗,食品工业年产值达到了638亿元,中粮、双汇、新希望
9、、光明乳业等90多家国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德州,启动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构建“一区多园”格局,打造面向京津冀鲁的中央厨房。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8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由40家发展到76家。三是努力扛好“城乡融合”这面旗,重点培育10个中心镇、11个特色小镇、100个中心村,在中心镇建设上,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产业振兴的引领镇、公共服务的先行镇、乡村文明的样板镇、共同富裕的示范镇。引领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目前,“吨半粮”创建、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等重大事项列入了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项目。这十年,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先后承担90余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300
10、多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系统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三医联动”+中医药、节约用水等“十大集成改革”。在全省创新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实施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让农民工免费上大学,从今年开始,3年提供农民工入学名额1000个以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三块地”改革作为国家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对标对表全国最优标准,做好营商环境的“基础题”,18项指标争取一流;同时,实施部门和单位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做好营商环境的“加试题”。推行了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建设“无证明城市”,叫响“德办好”政务服务品牌。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机遇,中国一东盟市长论
11、坛等高层次会议在德州举办,着力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是2012年的3倍。益海嘉里、光大、华润等80多家中外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落户德州,德州正成为创新创业的高地、投资兴业的热土。这十年,民生事业显著改善。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请群众点单、让群众评价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民生投入占比保持在80%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L4倍、2倍。2012年以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新建学校2700多所,新增学位53万个,努力让孩子在家门口能够称心入学。全市医疗卫生机构5468个,是2
12、012年的L6倍;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对德州人民医院实施全面托管,全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群众看病不再“北上南下”。探索建立“12345+”系统集成解决群众诉求工作机制,实行全链条封闭管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这十年,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低碳发展,让群众始终能够在“德州蓝,里“深呼吸pM由2013年的123微克/立方米降至3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9%提升至67%,重污染天数由88天降为10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正成为常态。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建成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28个,数量居全省第2位。
13、深入开展“3060德州践行“,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狠抓冬春两季绿化,形成运河森林等4片森林源地和黄河等8条森林廊道“四源八廊”百万亩林业发展格局,努力走出平原地区也能有“金山银山的路子。这十年,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四责联动二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强基固本行动,创新打造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初步探索出在全国有影响的典型经验,目前正深化推进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落实“严真细实快”要求,深入开展“五争”“五比”竞赛,建
14、设严明型、求真型、专精型、务实型、高效型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在市直机关推行“零差错”办事、“零延时”服务、“零距离”解难、“零泡沫”沟通、“零容忍”追究“五零”岗位管理制度。一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激励干事创业,以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赢得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回顾十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到,德州大地发生的每一点变化、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亲切关怀和把舵领航,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接续奋斗,得益于全市上下的拼搏进取。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将更
15、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定位,努力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德州作为山东“北大门”,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重大国家战略和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天衢新区建设等省级战略交汇叠加,带来了发展新机遇。我的问题是,德州怎么用好国家、省重大战略机遇?田卫东: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你所说的,德州现在确实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在德州交汇,黄河、大运河
16、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在德州联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天衢新区建设等省级战略机遇在德州叠加。可以说,落实好国家重大战略和省里的战略,既是我们的重大使命责任,也是应该抓好用好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所以,服务和融入重大战略,我们现在全力聚产业、聚资源、聚要素、聚人气、聚红利,加快培育区域发展增长极。一是把握用好重大国家战略,打造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的重要支点城市。如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是东西“一条线”、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圆”,那么我们德州就处在“线和“圆”的切点上。所以德州作为全省唯一的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城市,被赋予了“一区四基地”的功能定位。“一区”就是京津地区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四基地”就是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培训输送基地。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德州市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复函明确支持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9个重要事项。可以说用好用足这些政策,是我们当前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