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昆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 主动适应和引领昆明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打造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依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 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云政发(2021) 22号)和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室昆 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分工方案的通知(昆办通(2021) 53号),制定 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把实施科技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促进昆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极大推动了昆
2、明市科技 创新事业发展,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支撑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一)取得成效1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全力推进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先后被评 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 市。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挂牌运营信息及芯片产业创新中心、生物医 药大健康创新中心和高原特色农业创新中心三大产业创新中心以及科技服务业 平台和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简称3中心2平台”)。昆明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到60.03% ,全社会R&D经费投入由2015年的73.73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 120.86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40% ;每
3、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9件, 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在2020年科技部发布的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地级市) 排名中,昆明位列第28位,西部第4位。2 .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持续集聚昆明汇聚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 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平台。截至2020年底,昆明市共有各类研发机构1733 家,其中企业研发机构1370家,高等学校研发机构196家,医疗单位研发机构 167家;共有各级重点实验室127个(其中国家级6个),较2015年相比增 加68个;共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2个(其中国家级4个),较2015年 相比增加49个。成立昆明市一高校发展合作联盟
4、、昆明市一科研院所发展战略 联盟等产学研发展联盟以及区块链、大数据、细胞产业、贵金属材料等一批科技 产业联盟,产业协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截至2020 年,省级科技领军人才达37名,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达146家,国家级、省级 创新团队达258个,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达2234人长期在昆工作外国人1116 人。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色突出2020年,昆明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66家较十二五末增加了 101.7% , 占全省高企数量的69.4% ;实现营业总收入预计2858.50亿元,相较十二五” 末增加了 32.5%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
5、% ,较十二五末提高4.8%o在“云药特色产业领域,培育形成了三七系列、 天麻系列、灯盏花系列、青蒿素系列等一批国际知名的“云药产品,昆药集团 蒿甲醛原料药及其制剂已获得49个国家的专利、84个国家的注册,已连续10 多年位居中国药品单一制剂出口首位,并与屠呦呦团队合作开发青蒿素治疗红 斑狼疮适应症项目。在新型疫苗领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建成 国内最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研制生产基地启主研发了全球首个肠道 病毒71型灭活疫苗、全球首个S-IPV单苗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 细胞),培育形成近10个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3位的品种,自主研发的科维 福新型冠状病毒灭
6、活疫苗上市使用。在功能性护肤品领域,贝泰妮集团的薇诺娜 系列化妆品已成为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护肤品牌,获得云南省 科技进步特等奖。在稀贵金属新材料领域,累计取得科技成果1000余项,获 授权技术专 300余项,在锡、粕、褚等稀贵金属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昆明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呈贡信息产业园)成为云南省 数字经济开发区,五华科技产业园建成云南省区块链中心。4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纵深推进2020年,昆明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5.66亿元,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 新材料及其运用、农业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了 27家昆明 市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服
7、务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昆明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15个专业科技成果转化特色平台相继搭建, 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累计跟踪服务成果1759项,促进成果转化 957项,成果转化金额58348.15万元。盘龙区、安宁市、嵩明县、官渡区相继 成为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培训、云南国际 技术转移论坛等培训,技术转移经理人数量达到200人。5 .国际科技合作取得重要突破昆明与俄罗斯、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 的企业(机构)建立畅通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机制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三驾马车齐
8、头并进的国际科 技合作平台融合发展局面逐渐形成。昆明万象(老挝)科技创新中心、昆 明暹粒(柬埔寨)科技创新中心、昆明海阳(越南)科技创新中心、昆 明曼德勒(缅甸)科技创新中心等国际城市间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初显中 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等国际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光伏发电技术、畜牧技术、种植养殖技 术、检测检验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灾害防治技术等一批先进科技成果走向 南亚东南亚国家。6 .科技营商环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围绕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科技管理、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
9、施,基本建立了适应 创新需求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508.61亿元,科技服 务业营业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由十二五末6.44%增长到2020年 7.55%o认定重点科技服务机构共357家,引进域外业内科技服务机构34家。 全市共拥有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0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29家,经开区 成功创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昆明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工作在全国第二批示范城市绩效评价中排名第二。成立昆明科技金融(建行) 示范支行、面向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600多家涉外企业提 供知识产权服务交流。7 .科技扶贫谱写脱贫攻坚新篇章针对贫困县区脱贫攻坚工
10、作实际,统筹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向脱贫攻坚工 作倾斜。在禄劝县、寻甸县、东川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和发 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挥科技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通过农业科技成 果转化应用和推广示范,支撑构建撒坝猪、山羊、土鸡、中药材(附子)、马铃 薯、麻椒、草莓、花生、蜜蜂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十三五”期 间,立项安排科技产业扶贫项目47项,经费2228万元,辐射带动农户6000 余人。表1昆明“十三五”科技创新主栗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2015 年 完成值2020 年 目标值2019 年 完成值2020 年 完成值完成情况1科技进步贡献率(%)42.0060. 00
11、59. 1360. 03完成2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与GDP 比值()(按全口径统 计)2. 04%2. 50%2. 402. 50完成3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 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比 重(%)46. 4060. 0060. 6957.01未完成4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 人力投入(人年/万人)60. 0090. 00108. 20108. 50完成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8.00210. 0014. 7016. 90完成6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 (亿元)31.80245.0070. 1135. 66未完成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的比重(%)35.0040
12、. 0039. 8040. 00完成8科技服务业营业总收入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值()6. 449. 507. 007. 55未完成9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 比例(%)3. 30210. 009. 8011. 30完成(二)存在问题十三五期间,昆明市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 .科技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昆明市科技创新尚未形成体系,创新资源缺乏整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 出,科技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创新体制机制不灵活,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 人才链、政策链尚未形成融合态势,科技资源碎片化的问题较为突出,六大产业 创新研发中心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
13、发 昆明市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昆发2017 20号)中 明确的六大产业创新研发中心为:生命科学与大健康产业创新研发中心、信息产 业创新研发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新能源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新材 料产业创新研发中心和特色农业与特色资源创新研发中心。尚未发挥实质性作 用,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创新生态圈尚未形成。2 .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益不高从研发投入和财政科技支出来看,昆明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西安、 成都、广州、杭州等主要省会城市;从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和PCT PCT指 专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是于
14、1970年签订在专利领域 进行合作的国际性条约,依照专利合作条约提出的专利申请被称为专利国际申请 或PCT国际专利申请。国际专利申请量来看,昆明也低于成都、西安等西部主 要城市。昆明总体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3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稀缺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高端人才严重匮乏,在昆 两院院土、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专业人才队伍、科技型企业家队伍、科技管理服务 人才队伍等均较为缺乏。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昆明市 创新人才呈现出传统优势科研领域青年骨干人才外流,新兴产业领域领军人才引 进困难并存的局面。4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昆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
15、大,大中型企业较少,特别是缺乏自主 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企业研发经费 投入普遍偏低,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不突出。5 .成果转移转化技术市场交易不活跃昆明科技成果产出能力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相对不足,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成 熟度不高、与企业需求结合紧密度不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不畅通,社会化、 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平台数量较少技术经理人等专业科技服务人才较为缺 乏。6 .科技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双创基地、孵化器建设存在同质化、低层次竞争,缺乏专业性孵化器,孵化 器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过度依赖财政资金补贴,创业孵化体系亟待优化。科技服 务业机构规模小、数量少、业态发展不足,缺乏骨干领军科技服务机构。二、面临形势围绕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深 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三品牌昆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即: 一枢纽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四中心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 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三品牌一提升世界春 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品牌。建设,在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