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604422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富达1OOO2000米。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1 .地质与地貌黄土庙原在构造上可以六盘山为界,分为两部分。东部为鄂尔多斯台地,西部属祁连山褶皱带。位于吕梁山至六盘山之间的鄂尔多斯台地,从中寒武世到中奥陶世,是一个沉降区,长期受到海水的淹没,沉积了巨厚的海相沉积物。晚奥陶世

2、时,地壳上升,直至中石炭世开始,再行下降,造成海陆相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其中含有数层煤层。到三叠纪后期,在潮湿的气候和低下的地形条件下,陆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低下的地方分布有湖泊,滋生着淡水动物。因此,在三叠纪后期的地层中,夹有含油层和油页岩层,成为鄂尔多斯台地上最重要的矿产。黄土高原古地形的基本轮廓是在白垩纪燕山运动后形成的。高原上的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割成3部分。(1)山西高原。吕梁山以东至太行山西麓,有许多褶皱断块山岭和断陷盆地,主峰海拔均超过2OOO米,山地下部多为黄土覆盖。(2)陕甘黄土高原。吕梁山和六盘山之间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很大,其堆积顶面海拔一般在IoOO1

3、300米,是我国黄土自然地理特征最典型的地区。(3)陇西高原。六盘山以西,高原海拔约2000米,黄土厚度逐渐增大,成为波状起伏的岭谷。黄土高原上还有许多地貌迥然有别的姬、梁、郎等高原沟间地,以及为数众多的大小沟谷。2 .气候与水文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雨量稀少,变率大;日光充足,日照时数多,热量条件较优越(见下表)。内容数据备注年均温变化范围814C日均温210C的活动积温20003000C无霜期120200天年降水量200700mm65%以上集中在79月,而且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和冰雹。黄土高原的水系以黄河为骨干。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流较多,约有

4、200条,较大的有跳河、祖厉河、清水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北洛河、渭河、沁河、汾河等,河川径流不丰。大多数河流汛期受暴雨影响,洪峰急涨猛落,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80%以上。3 .土壤和植被高原土层富含碳酸钙和磷、钾、硼、镒等元素,土壤反应多偏碱性,腐殖质和氮素养分贫乏。黄土高原因长期滥垦滥伐,土地利用不合理,自然植被残留较少,分布零散。植被由东南向西北为森林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森林主要分布于吕梁山、子午岭、六盘山等地,为落叶阔叶林及少量针阔混交林。在沟谷和荒坡上,草本植物多为旱生种类。高原农业垦殖条件最好的地区,如关中盆地、晋中、晋南盆地等,是我国著名的小麦和棉花产地。陕北、甘

5、肃和晋西北条件差,一般仅能种植耐干寒的被麦、养麦、糜子、胡麻、薯类等。黄土高原的过渡性及其影响1 .黄土高原地区处在我国第二级阶梯,及由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2 .黄土高原还是我国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区,从而使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东北递减。黄土高原南北地跨亚热带、暧温带、温带三个温度带;东西跨半湿、半干旱和干旱等干湿地带,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本区位于季风的尾闾区,干旱与半干旱范围大,降水不稳定,干旱、风沙频繁,天然草地与旱作农业生产能力低且不稳定。气候的干旱与降水不稳定、黄土及风沙物质的不稳定相结合,使得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3 .从土地利用形式上看,

6、这里是农业耕作区和畜牧区交错的地区。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动和历史上农耕、游牧民族交替控制的影响,在农牧交错地带表现为有农有牧、时农时牧的变动,导致土地退化加剧。黄河中游地区的环境脆弱形势所谓“环境脆弱”是从人文概念出发去理解的,即当环境退化超过了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和发展的现有经济和技术水平时,称为“环境脆弱换句话说,在保持和增大人类利用环境的程度和规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改革来调适,也可以依靠外来资源和向外输出来缓解环境退化和资源枯竭。按照这样的理解,环境脆弱的形势(情况)是随着区域,乃至区际的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不仅仅是自然条件本身意义上的“脆弱”。同时,脆弱的环境更易于在贫穷

7、、不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和发展。造成环境脆弱的因子很多。在黄河中游地区,偏南的黄土高原存在十分剧烈的土壤侵蚀,偏北的鄂尔多斯高原有严重的风蚀沙化,全区煤炭、油田开采引起相当广泛的污染,以及地方性疾病的普遍性及严重性等,都与国内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干旱、洪涝、洪水泛滥、水资源枯竭、森林过伐、草场退化、土壤盐碱化及次生盐渍化、地震、滑坡、泥石流、地下水降落漏斗以及农作物的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的研究,把黄土高原地区分成若干环境脆弱程度不同的区域。例如,黄河中游地区有40多个面积大小不等的环境极脆弱区,这些地区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环境本身极为脆弱,对各种自然变化和

8、人为扰动极为敏感。这类地区每一块的面积相对较大,多数是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的区域,因此,可以说贫困与环境脆弱在这里并存。另一类区域表现为零碎小块,东南部比西北部多。这一类地区正是现代工业发达的城镇,人口集中,尽管东南部的自然条件在整个黄河中游地区是优越的,但仍然加入了环境极脆弱的行列,充分反映出人类活动的压力,尤其是现代工业的直接而深刻影响。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是环境较脆弱的地区。黄河中游的东南部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环境变量相对较大,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等许多地方,本来就是农业精华所在。西北部出现环境比较脆弱的环境形势则主要是人口稀疏、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微弱所致。事实上,这一地域自然

9、界本身是相当脆弱的,只要人类活动加剧,则很快由环境较脆弱直接变成环境极脆弱。因此,在开发利用这一部分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时,尤其要充分注意这一问题。除了环境极脆弱区和较脆弱区外,还有一些环境很脆弱区和脆弱区。综观黄河中游的环境形势,与广义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系的环境脆弱区,面积相对广大,这与本区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人类活动频繁密切相关。现代城市兴起和工矿业发展的历史虽短,但它对环境的影响己经构成极脆弱环境形势出现的基础,特别是地处盆地、谷地内的中小城市和煤田、油气田开发区情况尤为严重。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持续发展,城市郊区的环境形势趋于恶化0黄河流域的地震带与大震灾害地震带地震名震级(M)发震日

10、期汾渭地震带山西临汾地震81965年5月18日山西洪洞地震81303年9月1日陕西华县地震81556年1月23日银川平原地宸带宁夏平罗地震81739年1月13日六盘山地宸带宁夏海原地震8.51920年12月6日天水一兰州地宸带天水南地震7.51654年7月通渭地震7.51718年黄河流域旱涝频度统计表()区域站名年降水量mm)旱年大旱年涝年大涝年资料年限上中游黄灌区呼和浩特410.266.716.714.34.819511991包头302.876.231.07.14.819511991银川197.778.635.70.00.019511991中宁222.472.530.05.10.019531

11、991陕北榆林405.978.523.821.44.819511991延安554.659.59.523.97.119511991汾渭谷地西安586.557.111.931.05.01951-1991太原450.473.816.719.07.119511991临汾515.970.015.025.05.019531991陇中地区兰州320.361.914.37.10.019511991天水535.840.521.416.70.01951-1991临夏498.750.04.821.40.019511991岷县590.231.02.47.10.019511991陇东地区西峰558.747.619.01

12、9.02.41951-1991青海西宁368.542.57.52.50.019531991黄土高原的暴雨地质灾害暴雨地质灾害包括暴雨山洪和与之紧密相关的滑坡、泥石流和滑塌等重力侵蚀灾害。此类灾害具有历时短、地域性强和危害大等特点,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及土石山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仅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黄土高原即发生较大滑坡千余次,造成数千人死亡。从有关气象台站的记录资料来看,特大暴雨中心主要位于六盘山以东黄土高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即晋陕地区和陇东、宁南。由于这些暴雨强度大、雨量高,因此常造成严重的山洪暴发和水土流失。如1977年7月和8月陕北地区先后出现三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降雨量分

13、别为228亳米、365亳米和280毫米,造成严重侵蚀产沙,仅7月上旬的暴雨所造成的侵蚀量在延安站即高达16万吨/平方千米。该年的三次大暴雨,使黄河三门峡站出现高含沙量洪水,最大洪峰流量达8900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911千克/立方米。滑坡多见于坡度在2040之间的黄土沟坡。由于黄土区地形破碎,沟谷发育,黄土中的古土壤层和下伏第三纪粘土及基岩,常形成相对不透水层,遇暴雨或持续降水使黄土浸润和坡脚淘蚀,即诱发滑坡灾害。据有关调查资料,位于黄土丘陵区的柳县、兴县、临县、安塞和延安等县,各县的滑坡达251292处,滑坡面积4171平方千米。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土石山区。黄河流域泥石流灾害较集中的地区有六

14、盘山及其以西的山地、混水沿岸部分山地、渭河沿岸山地、秦岭北部、贺兰山东麓和吕梁山等地。滑塌等仅局限在黄土勾坡陡崖,一般规模小,其危害相对轻微。不同侵蚀产沙类型小流域的治理类型区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流域芹河流域韭园沟流域南小河沟流域流域面积(km2)205.270.736.6流失面积(km?)(占流域面积(%)205.2(100)70.7(100)36.3(99)治理起始年代20世纪70年代1953年1951年各种治理措施及面积田梯田(hm2)1529.4715.3坝地(hm2)223.510.4水田(hm2)1346.147.7485.0三田占流域面积(%)6.525.433.3林草造林(hmli)13493.720.76341.73种草(hm2)2512.1115.33274.23林草占流域面积(%)78.030.917.0工程库坝(个)2426治理程度84.5656.350.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在植被遭受人为活动破坏之前,沟谷系统已在发展,水土流失现象在黄土高原已经存在。但是,从近数十年来黄土高原侵蚀产沙动态来看,随着地壳上升,气候干旱、植被破坏和人类加速活动等机制的共同作用,土壤侵蚀日益恶化。据科学工作者通过对泾河、洛河和河口镇至龙门区间13条面积大小不等的流域的综合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