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人体秤校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人体秤校准规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医用人体秤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用人体秤,包含数字式人体秤、模拟指针式人体秤,其他类型机械式人体秤和家用人体秤的校准也可参照使用。本规范不适用于非自行指示人体秤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以下文件:JJG99-2006祛码JJG539-201数字指示秤QB/T2065人体秤JFl181-2007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JJF1001-2018通用计量术语与定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计量单位人体秤使用的计量单位为千克(kg)O4 .概述医用人体秤是一种测量人体体重的衡器,可分为数字
2、式人体秤、模拟指针式人体秤。模拟指针式人体秤其原理是利用弹簧(或其他弹性变形元件)受外力作用时产生位移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其位移变化与外力成比例,由指针和度盘形式来指示人体的质量值。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及各种需要人体称重的场所。图1为结构示意图。度找承鼓器图1模拟指针式人体秤结构图数字式人体秤是利用承载器内部安装的称重传感器感受到电信号的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装置转换及计算,在数字指示装置上显示出称量结果。图2为结构示意图。图2:数字式人体秤结构图注:图中1顶板,2超声波探头(测身高部分),3立柱,4-显示屏,5承载器5 .计量特性5.1. 示值误差医用人体秤(以下简称秤)的任何单次测量的示值与对应参
3、考量值之差。5.2. 重复性同一载荷在秤上多次称量结果之间的差值。5.3. 偏载同一载荷在承载区的不同区域的示值误差中,取绝对值最大的作为校准结果。5.4. 身高测量示值误差身高测量示值与实际值之差。6 .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6.1.1. 环境温度:(040)o6.1.2. 环境湿度:不大于80%。62测量标准器及其他设备6.2.1测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测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表1。表1测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指标测量标准器祛码不低于Mi等级标准祛码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测量范围不小于(03000)mm,准确度等级符合。级配套设备三脚架(富度可调,带调节水平泡)高度不低于2m水平尺7
4、.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校准项目校准项目见表2。表2校准项目一览表序号校准项目1称量2称量重复性3偏载4身高测量7.2. 校准方法7.2.1. 校准前的准备将人体秤放置在平实的地面或者台面,承载器不应晃动。承载器如有水平泡应调至水平状态,没有水平泡可使用水平尺调整。7.2.2.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目测检查被校体重秤的外观及附件,人体秤应有铭牌,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日期和出厂编号。被校体重秤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完整,无影响正常工作和妨碍读数的缺陷和机械损伤,各部件连接牢固,无明显松动,且不影响示值读数。7.2.3. 称重测量将显示值调至零点,分别将不小于20%最大秤量的载荷施
5、加到承载器上3次,每次卸载完载荷后,显示值应回到零位,若不回零,应重新调零。1)称重示值误差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称量点。推荐选择零点、最小秤量、25%最大秤量、50%最大秤量、75%最大秤量和最大秤量。每个称量点测量完成后都卸载载荷,卸载后需检查零点,如果零点示值不为零,应重新置零,然后进行下一个称量点的测量。秤量示值误差按照公式(1)计算:E=I-m(1)式中:E示值误差,kg或g;/人体秤的示值,kg或g;tn一试验载荷标准值,kg或g。2)重复性用1/2Ato的载荷在承载器上进行3次称量。每次称量前应将人体秤示值调至零点位置。按照公式(2)计算重复性。R=ImaX1min(2)式中:R重
6、复性,kg或g;Imax三次称量示值的最大值,kg或g;Imin三次称量示值的最小值,kg或g。3)偏载在承载器上加载相当于1/3Mar的祛码,使用质量值大的祛码优于使用质量值小的祛码组合。若使用单个的祛码,应将祛码放置在图3所示的承载器1/4的区域的中心位置;按照公式(1)计算示值误差。宽度不超过250mm的承载器则不需要进行偏载测试。图3偏载校准区域划分示意图7.2.4. 身高测量(适用于身高测量上限不低于2m、分辨力为0.5cm的超声波身高体重仪的校准,其他规格的超声波身高体重仪和电子式、模拟式人体秤的校准,可以参照执行)1)测量人体秤承载器至顶板实际高度(激光测距仪测得值)hx将激光测
7、距仪竖直置于承载器合适位置,开启测量开关,让激光对准体重秤的顶板(带有向下凸出的超声波探头需要注意避开),在激光照射出做一标记。测量承载器到顶板的实际距离,取3次测量平均值作为平均高度瓦。2)测量三脚架顶端至顶板实际高度(激光测距仪测得值)hi将三脚架放入承载器上方。在身高测量范围内均匀选取4个高度测量,如50cm、IOoCm、150cm、200cm,调整三脚架支架长度至上述测量点,三脚架顶端调至水平。水平移动激光测距仪直至激光对准顶板标记处,测量其垂直距离,取3次测量平均值作为平均高度后。3)计算三脚架在承载器上的实际高度小三脚架在承载器上的实际高度值按公式(3)计算hs=fi-ft2(3)
8、式中:%三脚架在承载器上的实际高度,cm;后一3次测量承载器至顶板实际平均高度,cm;瓦3次测量三脚架顶端至顶板实际平均高度,cm。4)测量三脚架在承载器上的高度(超声波身高体重仪测得值)移除激光测距仪,用超声波身高体重仪测量上述4个高度的三脚架,每个高度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及测量时需在承载器上放置1个祛码,称重稳定后记录超声波身高体重仪身高测量部分示值。5)计算高度示值误差”高度示值误差按照公式(4)计算。H=h-%S(4)式中:H高度示值误差,cm;h三次超声波身高体重仪测得值的三脚架高度平均值,cm;hs三脚架在承载器上的实际高度,cm。8 .校准结果8.1. 校准记录校准原始记
9、录格式(推荐)见附录A、附录B。8.2. 校准结果表达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如下信息:1)标题,如“校准证书”;2)实验室名称和地址;3)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的标识;4)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5)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如型号、产品编号等);6)进行校准的日期,若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及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7)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和代号;8)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等说明;9)校准环境的描述;10)校准结果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11)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12)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
10、有效的声明;13)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人体秤校准后,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符合JJF1071-2010中5.12的要求。9 .校时间间隔人体秤的复校时间间隔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由用户确定,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不超过1年。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10 .附录附录A:人体秤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附录B:人体秤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附录C:人体秤称重部分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D:人体秤身高部分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附录A人体秤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计量标准器名称编号型
11、号/规格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有效期至校准依据:委托方:地址:样品名称:制造者: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校准地点:测量范围或准确度等级:批准人:温度:样品接收日期:年月日核验员:湿度:%RH校准日期:年月日校准员:证书(记录)编号:校准项目及校准数据称重部分Max=(kg)Min=(kg)分度值:d=g单位:校准项目试验载荷标准值(加)人体秤的示值(7)秤量示值误差(E)称重示值误差偏载试验载荷标准值(m)位置人体秤的示值(Z)秤量示值误差(E)重复性试验载荷标准值(加)测量次数人体秤的示值(/)max-min扩展不确定度:身高部分Max=分辨力:单位:承载器至顶板实
12、际高度()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所三脚架顶端至顶板实际高度(Zz2)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后三脚架在承载器上的实际高度(九)高度1超声波身高体重仪测得值的三脚架高度值(/1)第I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五高度示值误差(三)高度2超声波身高体重仪测得值的三脚架高度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h高度示值误差(三)高度3超声波身高体重仪测得值的三脚架高度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五高度示值误差(三)高度4超声波身高体重仪测得值的三脚架高度值(八)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E高度示值误差(/)扩展不确定度:附录B人体秤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校准结果:一、称重部分序号项目单位:1称重示值误差试验载荷标
13、准值(M人体秤的示值(/)示值误差(E)2重复性3偏软扩展不确定度:二、身高测量部分设置高度激光测距仪测得平均值人体秤高度测量平均值示值误差扩展不确定度:以下空白附录C人体秤称重部分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数学模型和灵敏系数标准器:Ml等级祛码。测量对象:RGZ-120-RT型医用人体秤。最大秤量Max=I20kg,分度值仁0.5kg,准确度等级为普通准确度等级,载荷m=60kg测量过程:在规定的测量环境下,用标准祛码直接加卸载方式,所得测量示值与标准祛码之差,即为医用人体秤的示值误差。C.1.1数学模型E=I-m(1)式中:E医用人体秤的示值误差,kg;/医用人体秤的显示值,kg;m祛码标称值,kgoC.1.2灵敏系数灵敏系数ci=-=1,c2=-=-11dmC.2不确定度来源经过分析,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读数引起的不确定度和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加。C.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C.3.1输入量I的标准不确定度(/)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医用人体秤的测量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1)与读数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和偏载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