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成本控制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成本控制要素.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基础工程成本控制要素设计阶段选择基础型式时应尽量考虑市场价格。各类型基础的成本大致按以下顺序递增:天然浅地基基础、筏板、预应力管桩、人工挖孔桩(逐渐受限制)、灌注桩。1)设计合同内明确设计单位必须提供两种以上的基础方案(含桩型、桩位布置、基础形式等)以供比选;多方案比选确定基础形式,平衡进度和成本的关系。根据地质条件及现场情况,合理布置桩位。2)基础工程必须由设计、工程、成本参与方案评审后方可确定。3)桩基设计选择最经济方案尽量选择最省配筋、最省长度,避免保守设计。注意单桩承载力取值,取值越高,桩数越少;泳池、地库等下沉构件严格按照地下水位,考虑抗浮桩设计,禁止设计一切多余的抗浮桩;桩配筋在抗
2、压桩中基本起构造作用,减少配筋,抗浮桩需按计算要求计算配筋;采用后注浆工艺的灌注桩应注意注浆管可替代桩纵筋。4)桩身完整性检测优先采用低应变法;仅在必要时采用静载试验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5)当桩身四周有回填土,负摩阻力计算时其标准值取值大于28KN/m2;重庆地区计入负摩阻力的桩基计算方法未采用重庆地标DBJ50-200-2014;上述均造成成本浪费。6)桩长超过6m时未采用小直径桩+承台形式,造成成本浪费。7)在外审审查专家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未临空的桩、未穿越人防洞室的桩其桩身配筋未按国标桩基规范要求0.2%配筋率控制(有些审图专家要求按JGJ225T-2010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
3、程的0.3%配筋率控制),造成成本浪费。招采阶段D桩基合同中必须明确以下内容:桩基工程量按实际有效桩长结算;明确桩长计算方法,以及在异常地质情况下,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明确断桩、桩位偏移等超规范规定桩的结算规则;合同附件中增设桩基础现场工程量记录表格,明确现场记录人员组成、记录方式以及验收方式成本控制建议。2)合理安排工期,充分评估桩基工程与主体工程工期关系,减少因工期引起的降排水措施费等大幅度增加。3)桩型确定后,待施工图纸确定后核定暂定总价。工程施工阶段1)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每日现场打桩情况形成书面记录;记录表中要有该项目工程桩基的桩号、桩径、规格尺寸、设计桩长、施工桩底标高、入土深度、钻杆数量、钢筋笼长度、配桩方案、施工桩顶标高、欠送/超送长度,有效桩长等具体内容。2)打桩记录需经甲方项目工程师、现场成本、监理、桩基单位四方签字,方可作为结算的依据。3)做好桩机设备进退场次数记录,如因项目分段施工而造成的桩机设备退场二次进场需做会签记录,作为结算的依据。4)桩基进场时间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条件合理的情况下确定,明确各种施工条件情况,避免后期扯皮。5)项目组织工期上,在工期符合要求情况尽量采用长螺旋引孔,避免采用冲孔引孔。6)桩基检测项目部应根据项目情况整体考虑,提出检测费用最低的书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