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把乡村治理现代化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位置,从根本上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一)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夯实乡村治理组织保障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保障,只有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号召力,实现乡村治理有效。一方面,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建设,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人的能力关系到乡村治理的效果,因此要选优配
2、强乡村党组织支部书记,积极汲取高等院校毕业生、企事业单位、优秀农民工中优秀党员到乡村基层党组织任职,增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能力。对那些组织涣散、贫困落后的村,通过派驻第一书记的方式,提升乡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水平。同时,要动员村级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的中青年是增强乡村基层党组织能力的核心力量,要提升乡村社会的服务水平以及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更多的中青年留在乡村,加入党组织,提升乡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水平Q另一方面,加强对乡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管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党的理论方针,使得乡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要严格落实各类党的主题教育,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通
3、过学习、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同时,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党员联系户等活动,增强党员同群众的联系,拉进党员和村民的距离,提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完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机制,乡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设置流动党组织,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开展各种党建活动,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同时,通过“一对一联系”和“定期汇报”等形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联系,提高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乡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各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人才建设、加强对乡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管理、完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机制等方式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
4、乡村治理组织保障。(二)构建“多元共治”治理格局,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厘清乡村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激发各治理主体之间的主动性,提升乡村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共治能力。一方面,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自身优势,这是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一个前提。基层党组织要积极解决党组织面临的问题,丰富基层党建工作理论体系,主动担负起乡村治理工作的政治和领导责任。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力军,要拓宽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政府要转变其职能,对乡村治理工作给予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保障;村民委员会要以村级事务为中心,发挥基层民主协
5、商作用,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乡村企业要积极吸引人才,带动村民积极就业,推动乡村经济建设发展;积极引导各类社会其他组织为乡村治理工作提供资金、技术等有效资源的支持Q另一方面,提升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能力。乡村治理各主体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治理目标与治理手段的关系;乡村治理各主体要加强沟通、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形成“共建共享”的机制,使乡村治理成果惠及各个乡村治理主体,不断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治理主体的协同能力关系到乡村治理的效果,通过明确各主体间的职责,促进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构建“多元共治”治理格局,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水平。(三)转变乡
6、村公共服务模式,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乡村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城乡公共产品服务分配不均,使得乡村治理工作陷入困境。解决城乡公共产品服务分配不均的困境就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各类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另一方面,要调整乡村公共产品服务的供给策略。我国政府单一供给造成乡村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无效。解决供给无效应改善乡村公共产品服务状况,通过多元渠道供给提高公共产品服务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应建立公共产品服务诉求表达机制,建立乡村公共产品服务
7、供给监督体系,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公共产品服务的需求,简而言之,就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侧要服从农民需要,交由农民决定。此外,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自我供给Q乡村产业振兴是基础,通过发展乡村产业,统筹乡村集体土地和集体经济收入的使用,引用其他社会资本,弥补乡村公共产品服务供给不足。通过转变乡村公共产品服务模式,满足农民群众对公共产品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自治、法治、德治水平。首先,要加快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激发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8、一是要加强乡村自治组织的管理和建设,村两委在村民自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镇政府可以通过下派驻村干部完成各项政府工作,保障村两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乡村建设。二是要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常态化机制,拓宽村民参与治理的途径,依托民主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保障村里的事情由村民说了算,提高村民民主参与度。三是要尊重村民的主体性,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如果不尊重农民意愿,搞政府工程,会伤害农民的积极性,要尊重村民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宣传、引导,提高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通过培训、教育,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其次,要加快提升乡村法治
9、水平,加强法治的保障力度。一是要加强对村民的普法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的相关知识,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同时,还要健全完善村民法治诉求机制,组建乡村法律服务队伍,引导村民利用法律解决利益纠纷,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完善乡村法律法规,提高法治服务水平,对那些涉及村民利益的法律法规,积极引导村民提出意见,提升乡村治理的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水平。三是要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定期对乡镇司法所、乡镇派出所、乡镇法庭以及法律顾问等乡村法治队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最后,要加强乡村德治建设,重塑乡村德治新秩序。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社会主义核心观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村民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
10、具有引领作用,通过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使其成为村民自觉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要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党员干部要带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一些列精神文明创建和评比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二是要复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规范着村民的行为,维系着乡村的社会秩序,要大力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增强村民对传统规范的认同。三是要健全村规民约,村规民约规范着村民的行为,对于村规民约中过时的部分应加以剔除,同时也要汲取现代化的法治精神,增强其道德规范作用。“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