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阳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咸阳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根据陕西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及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编制背景“十三五”时期,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残疾人事业政策
2、体系不断完善,市政府连续两年把为残疾人办实事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在织密织牢残疾人基本保障网的同时,形成了普惠+特惠”的助残政策体系,广大残疾人切实感受到了惠残政策带来的红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8713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部如期脱贫,3.74万名残疾人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范畴,6.04万名残疾人享受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02万名残疾人享受了重度护理补贴。残疾人养老、医疗、临时救助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全面落实,残疾人关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中央财政支持的彬州市、永寿县、旬邑县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设施基本建成,30万以上人口的县均设立了残疾
3、人特殊教育学校。为3.23万名残疾人免费适配了辅助器具,康复救助残疾儿童4205人次,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5498例,救助精神病患者3.26万人次,为1.14万人次贫困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举办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班342期培训1.37万人次,向1604名残疾人发放了临时救助金,为残疾人专职委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143万人次,对64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全社会扶残助残氛围日益浓厚,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残疾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残疾人事业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不充分、公共服务不充分、融合共享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
4、出。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高,相当数量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和就业质量还不高,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托养、无障碍等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区域分布不均衡、质量效益不高,残疾人多样性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农村地区服务残疾人的能力相对薄弱。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仍受到诸多限制,社会上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民生福祉,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残疾人。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5、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政治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残疾人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健全全领域的社会动员机制,搭建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平台,落实“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的要求,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6、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引导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残疾人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让残疾人过上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坚持残疾人主体地位,增强残
7、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更好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坚持固本强基、重点突破。坚持固底板、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提升残疾人保障和服务能力,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增加服务供给,完善供给结构,改进供给方式,优先满足困难、重度和残疾儿童少年等重点残疾人群的保障和发展需求。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协同作用,激发改革创新活力,集成政策、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民生福祉达到新
8、水平。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更加完备,康复服务体系初步健全,特殊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托养照护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文化体育服务供给愈加丰富,残疾人事业法治基础坚实有力,无障碍环境进一步优化,残疾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物质生活更为宽裕,精神生活更为丰富,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平等包容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充分享有平等参与、公平发展的权利,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专栏1:“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主要指标内容主要指标属性L新生儿遗传
9、代谢病筛查率(%)98预期性2.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筛查率(%)95预期性3.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100约束性4.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100约束性5.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100约束性6.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预期性7.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预期性8.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总人数(万人次)0.8预期性9.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总人数(万人次)1预期性10.有需求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90约束性IL有需求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90约束性12.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7预期性13.困难重
10、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总户数(万户)0.3预期性三、主要任务(一)实施残疾预防行动1.普及残疾预防知识。结合残疾预防日、爱耳日、爱眼日等主题宣传日,以儿童、青少年、新婚夫妇、孕产妇、婴幼儿家长、伤病者、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等人群为重点,开展针对性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形成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意识。(市卫健委、市残联、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2 .防控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加强婚前保健,加强对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的检查,深入实施孕产前优生健康检查、围孕期增
11、补叶酸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免费产前筛查、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等制度。加强儿童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逐步扩大致残性疾病筛查病种和范围,推进早筛、早诊、早治。深入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强化致残性出生缺陷儿童的转介治疗及康复,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发育障碍致残。探索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大力推进014岁儿童残疾筛查,推进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及孤独症等五类残疾为重点的残疾筛查,完善筛查、诊断、康复、救助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儿童致残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能力和效果。加强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夯实县、乡、村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市卫健委、市残联、市民政局、
12、市教育局、市妇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3 .防控疾病致残。推进以减盐、减油、减糖及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胳为重点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公共场所禁烟,加强限酒健康教育,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行动,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做好并发症筛查和干预。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持续开展脑卒中等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开展防盲治盲、防聋治聋工作,实施白内障复明工程。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报告登记和救助管理服务,积极组织实施精神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落实精神残疾人监护人护理补贴政策,有效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继续维持无脊灰状
13、态,消除疟疾状态,巩固提升大骨节病等地方病三年专项行动防治成果,在碘缺乏地区持续推广居民食用碘盐。推进健康企业示范建设,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专项调查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妇联、市残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4 .防控伤害致残。加强消防安全治理,排查治理客运车站、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加强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致残。加强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推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鼓励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防范化解农产品质
14、量安全风险隐患,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无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减少饮用水、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致残。(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总工会、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煤炭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2:残疾预防重点任务1.重点人群残疾预防知识普及。面向儿童、青少年、新婚夫妇、孕产妇、婴幼儿家长、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普及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等致残预防的科学知识、方法,面向伤病者、残疾人,加强康复知识宣传、普及,着力提升康复意识、能力。2 .产前筛查、诊断。广泛开
15、展产前筛查,加强常见胎儿重大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加强卫生健康、残联、民政等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实现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干预相衔接的管理和服务体系。3 .传染病及地方病致残防控。全面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继续将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致残性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率维持在高水平。实施重点地方病监测全覆盖,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等重大地方病危害。4 .职业病致残防控。加强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建设,做好重点行业职业健康管理,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升职业致残人员保障能力。(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聚焦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加强数
16、据交换共享,对有致贫返贫风险的残疾人家庭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加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加强咸泰协作帮扶工作,探索产业协作、劳务协作、人才协作等帮扶新路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健全党员干部帮扶困难残疾人机制,持续做好农村低收入和易地搬迁残疾人家庭帮扶工作。指导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发改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 .健全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