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圆明园的消灭教学设计一(3)教学流程一、从图入手,形象感知(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课文插图画的是圆明园消灭后西洋楼的一片废墟,史书记载,西洋楼是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和法国蒋友仁、王致诚等人设计、监造的,是圆明园一处西洋景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景物并抓住其特点进行表达。如今,我们只能看到荒草丛中、乱石堆上几根劫后残留的烟痕犹存的石柱,石柱上雕饰的长青藤依然顽强地攀附在石柱上,远近石柱子上下错落,我们不难想象出此楼昔日的宏大与辉煌,四周绿树郁郁葱葱,飒飒作响,仿佛向世人诉说着什么,那么,这破败、荒凉的圆明园废墟,昔日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消灭。(教师加以
2、引导、梳理、评说,突出废墟的衰败,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此环节设计的主要意图是利用图像造成强烈的视觉形象,为形成图、文内容(景物)的强烈反差打好根底。二、探索内容,生成情感1、默读二到四自然段,概括地说一说你读到的昔日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课文又是怎样概括的呢齐读。2、请你以小组为单位,以读读、品品、感悟的方法合作学习。3、汇报自学,相机点拨,深入理解(1)第二自然段:指名学生上黑板画出圆明园的整体布局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般地环绕的意思。板书:规模:非常大。(2)第三自然段:在学生读、品、悟的过程中结合课件讲解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是杭州西湖十景中的两处,补充瑶台、武陵春色的出处,引发学生进
3、行想象,体会为什么作者会产生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置身在梦想境界的感觉,并想象着读文。讲述:这样的一座宏伟壮观的园林,会聚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当你漫步圆内-(引读)流连其间-(引读),谁还想再读一读这句话难怪课文中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了解了昔日的圆明园的景象,你觉得圆明园怎么样板书:景观千姿百态。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二、三自然段让学生再次投入地读一遍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去想象圆明园中的辉煌景观。1通过逐层深入的读,个性化的品,使学生展开想象,生成自豪感、美感)(3)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年代之长
4、、物品之多、价值之贵三个方面体会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收藏:最珍贵文物。如果圆明园的文物还完好无损地在那儿,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情读第四自然段谁来试一试(4)当你了解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想到了什么三、领悟中心,升华情感1、圆明园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神话,如果圆明园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现在看了该是多么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搬走了,毁掉了。让我们记住这一天,1860年月10月6日,这是中华人民的国耻,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看一看火烧圆明园的资料片,能说一说你读到了怎样一种情感或你产生了怎样一种情感(恨,一恨英法联军、八国联
5、军的无耻;二恨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惜。为失去园林艺术的瑰宝和无价的文物而痛惜)2、想想你能不能用不但而且甚至的句式来说说强盗们消灭圆明园的经过。板书:掠、搬、毁、烧。3、价值连城的国宝统统掠走、搬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最可恨,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行是活的东西,销毁了吗请同学们再看书,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嘴脸,带着你的满腔仇恨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学生思想上形成强烈反差,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怒火中生,此时读课文,无须从技巧上指导,感情是体会出来的,是感悟出来的,学生通过悟,将体味出一个恨,学生会读得很到位)4、再读第一自然段,圆明园的消灭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确实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
6、损失不可估量。然而仅仅是个损失吗你对作者对这一局部的议论有意见吗我想每一个中国人读了这篇课文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再次多媒体显示课文插图)看了那样好的皇家园林变成残垣断壁,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对自己,对别人,甚至对至今还在搞霸权主义的国家说。把此时此刻要说的话写下来。写后交流,即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结语:虽然140多年过去了,但当年的这把火把耻辱烙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7、为了让历史永远成为过去,让我们发奋学习振兴中华!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消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消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比照,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分析学生是学习的
8、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四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宽,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已具备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但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一般囿于文字介绍,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要切实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教师在关键处作些点拨和引导,表达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学目标:1、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认真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3、通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消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内容总结(1)圆明园的消灭教学设计一(3)教学流程一、从图入手,形象感知(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课文插图画的是圆明园消灭后西洋楼的一片废墟,史书记载,西洋楼是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和法国蒋友仁、王致诚等人设计、监造的,是圆明园一处西洋景观(2)(教师加以引导、梳理、评说,突出废墟的衰败,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3)写后交流,即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